拉·封丹的寓言詩是什麼樣的 他的寓言裡有著什麼樣的思想性
讓·德·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1621年-1695年)是法國古典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以寓言詩著稱於世,備受著名批評家聖伯夫的讚許。
《拉封丹寓言詩全集》部分取材於《伊索寓言》。但相較而言,此書無疑是前進了一大步。《伊索寓言》畢竟有那麼一點枯燥,而這部寓言集則在敘述故事上生動活潑了很多。相對而言,前幾卷更風趣俏皮一點,後幾卷則說理性太強。最後一卷故事性也很濃,可能是由於獻給小王子的緣故吧。
▲《拉封丹寓言詩全集》插圖
▲《拉封丹寓言詩全集》插圖
拉·封丹熱衷於說理。他的寓言裡有很深刻的思想性。而他的思想中,包括了對人性、乃至社會的探討,其中不少飽含諷刺意味。
在這部寓言集中,我們可以發覺,其實中西思想在某些方面還是頗為相似的。如「死神與不幸者」(第一卷第十五則),與我們膾炙人口的「葉公好龍」的故事相類似;「橡樹與蘆葦」(第一卷第二十二則),則深契老子「柔弱者生之徒」的學說;「母貓變女人」(第二卷第十八則),其結論「即使你把天性關在門外/天性照樣會跳窗回來」,則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闡釋(拉封丹關於這類主題的寓言還有不少);「獅子出征」(第五卷第十九則),可用來反駁王荊公的《讀<孟嘗君傳>》,為孟嘗君重用雞鳴狗盜之徒作辯護,也與「人盡其才」的古訓雷同。類似這些還有不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那麼,中國究竟有沒有寓言詩呢?應該也有零星數首吧,譬如老杜的《義鶻行》,刻畫動物、描述故事都頗具神貌。可惜後來的詩人沒有從此處下苦功夫,否則中國古詩也許會開闢出另外的一片新天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