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東學黨起義?這場起義的後果如何?

什麼是東學黨起義?這場起義的後果如何?

歷史問答

什麼是東學黨起義?這場起義的後果如何?

什麼是東學黨起義?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蝴蝶效應,指的是在一個動態系統中,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將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且巨大的鏈式反應。簡單來說,就是原本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引發了超乎想像的巨大的後果。歷史上這樣的事件比比皆是,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個歷史事件就是蝴蝶效應在歷史中起作用的真實寫照之一。

這個歷史事件就是19世紀末發生在朝鮮的東學黨起義,這場起義或許對於中國人來說印象不是非常很深刻,但這場農民起義引發的後果卻對中國近代的歷史影響深遠,因為它是中日兩國爆發甲午決戰的導火索。按理說,這場農民起義其實並沒有持續多久,東學黨起義從光緒二十年(1894)二月初爆發,到六月份政府便與起義軍和解,持續時間甚至不到半年。那麼,為什麼這麼一場發生在朝鮮的短暫的農民起義,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呢?

這就要先從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說起了,眾所周知,朝鮮在古代長期作為中國的蕃屬國,在古代朝貢體系中,朝鮮將中國奉為宗主國並接受來自中國的冊封。所以中國對古代朝鮮不論是內政還是外交都擁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但時間進入19世紀以後,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並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形態。對於當時面臨自身難保的艱難處境的中國而言,想要保持對周邊那些原來的蕃屬國的影響力自然也不像以前那麼容易。

但由於古代朝貢體系思想對朝鮮的長期的影響,以及當時清政府依然不願放棄自己「天朝上國」的宗主國地位,所以兩國之間的蕃屬關係到19世紀末依然尚未解體。但中國與朝鮮之間這種關係,是當時經過明治維新一天天強盛起來的日本不願意看到的。

當時的日本經過資產階級改革,已經逐漸使日本的國力與軍事力量得到長足的發展,但日本自身貧乏的資源以及狹小的國內市場,使得日本必須要追求屬於自己的海外殖民地,從而將其作為自己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傾銷地,並且可以輸出自己剩餘資本。

而與其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和中國大陸自然成為了其首要目標。根據日本自己設定的大陸政策,想要圖謀中國大陸,那必然要先吞下朝鮮,將其作為大後方和跳板,之後奪下中國東北和蒙古地區,再試圖全面侵佔中國。

所以,日本必然要將手伸向朝鮮,而中國與朝鮮之間的蕃屬關係是日本奪取朝鮮半島的阻礙之一。但日本也不是一上來就打算對中國和朝鮮兵戎相見。日本先是通過江華島事件與朝鮮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使得日本的勢力能過滲透到朝鮮國內,然後又多次借朝鮮國內發生內亂(壬午兵變、甲申政變)為借口,步步為營,在甲申政變後與中國簽訂的關於朝鮮的條約中,雖然自己被迫撤回了駐朝的軍隊,但卻逼得中國也撤回在朝鮮的駐軍,並且約定如果朝鮮再次發生內亂,中日兩國都有派兵到朝鮮的權力,這使得日本從此可以名正言順地向朝鮮派兵,而原本作為朝鮮宗主國的中國卻要受到日本的節制(因為雙方派兵去朝鮮都需要知會對方)。

而這便是東學黨起義前的國際背景,我們其實通過上面的背景介紹便可以發現,當時的朝鮮其實早已經是一個夾在中日兩國的火藥桶。面對著步步緊逼的日本帝國,以及越發對朝鮮力不從心的清朝,再加上朝鮮自己統治階級的腐朽和西方文化對傳統的衝擊,造成了當時的朝鮮內部社會矛盾極度尖銳,在這種內憂外患的環境下,對中日韓三國近代史有著深遠意義的東學黨起義爆發了。

所謂東學黨的東學,是朝鮮人崔濟愚開創的一種與以西方天主教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即西學)相對抗的文化。東學黨認為,傳統的東亞的儒釋道三家已經無力對抗西學的乘虛而入,導致朝鮮國運衰微,為了對抗這種亡國的邪教,所以要開創東學。但這種新的思想被朝鮮政府同天主教一道被視為邪教,並遭到鎮壓,其創始人崔濟愚被處死。

東學黨雖然多次為其教祖伸冤無果,但卻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明確了自己的口號和旗幟,之後東學黨以「討倭斥夷」為旗幟進行活動,但卻遭到了來自朝廷有增無減的鎮壓,最終東學黨起義爆發。

起義最早爆發於對農民橫徵暴斂的全羅道,東學黨的領袖之一的全琫准帶著古阜和泰安兩郡的數千農民進行起義,手持鐮刀、鐵鍬等簡陋武器的農民們卻很快便貢獻了古阜的郡衙,並佔領了武器庫,逼得全羅道古阜的貪官郡守倉皇而逃。得到壯大的起義軍開始與其他地區的東學黨相聯動,並提出了「不殺人,不傷物;忠孝雙全,濟世安民;逐滅倭夷,澄清聖道,驅兵入京,盡滅權貴。」的行動綱領。還喊出了逐滅倭夷,盡滅權貴」的口號。

朝廷對起義軍的剿滅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起義軍在對朝廷的作戰中越戰越勇,響應的人也越來越多,不僅南方三道都被起義軍佔領,甚至李氏朝鮮的祖籍地全羅道首府全州都被起義軍攻陷。而起義軍的下一個目標便是北上攻入漢城,此時南方各道都已經爆發起義,朝鮮政府眼見起義開始呈現燎原之勢,便選擇一方面就像之前幾次內亂一樣向自己的宗主國清朝求援幫忙平定,另一方面則是選擇和起義軍議和。

在朝廷選擇滿足起義軍所有要求,以及起義軍自身也傷亡慘重並且正遇上農忙季節的原因,雙方最終同意停戰並簽訂了《全州和約》。本來如果按照正常的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的套路,那麼這場農民起義其實也就告一段落了,但處於中日夾縫中的朝鮮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整個東亞的局勢的變化。

在接到來自朝鮮的求援後的清朝,二話不說派出了援兵前往漢城,結果還沒趕到戰場,朝鮮朝廷便和起義軍講和了。沒有用武之地的清軍為了避免與日軍發生衝突也就沒有進入漢城,甚至軍艦都沒有開進仁川港。但得知中國出兵朝鮮後的日本便開始大做文章,直接借口保護使館和僑民決定向朝鮮增兵,而根據我們之前介紹過的中日之間的協定,日本在清朝向朝鮮派兵後是有資格也向朝鮮派兵的。

而為了避免日本借清朝出兵朝鮮作為借口進行軍事入侵,朝鮮政府便致信主管朝鮮事務的袁世凱希望清兵盡快撤離,這樣一來便可以使日本也不得不撤離。清朝雖然同意了這一提議,並試圖讓日本也隨自己一同撤軍。但日本卻提出希望兩國一同改革朝鮮內政的借口試圖留下,清朝雖然拒絕了日本提議,但日本卻沒有就此放棄,反而繼續單方面向朝鮮施壓,讓朝鮮改革內政,甚至放出了讓朝鮮在三天之內廢除與清政府的一切條約的最後通牒。

沒得到朝鮮政府回應的日本在期限到達後攻佔了朝鮮王宮,扶植了親日的朝鮮內閣,並控制此內閣向日本請求驅逐在朝鮮的清軍。然後日本便在幾天後,對清軍不宣而戰,炮轟停泊在朝鮮的清朝軍艦,而中日甲午戰爭就此爆發。甲午戰爭爆發後,清軍節節敗退,很快便被驅逐出朝鮮半島,而作為導火索的東學黨人便成了朝鮮親日政府和日軍的新矛頭,東學黨再次起義,並試圖北上討伐日軍,雖然起義軍在前期獲得了一定的優勢,但由於武器裝備的差距,加上缺乏正規的軍事訓練,起義軍被日軍不斷反推,最後被打散。

而日軍和親日政府則開始了對參加過起義的東學黨人的血腥報復,甚至連家屬都不放過,屠殺人數達到三、四十萬人,而起義軍的首領全琫准更是被高額懸賞,最終被變節的手下所出賣給了朝廷,最終被處死。而清朝也在與日本的甲午戰爭中落敗,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可以說這場起義真正意義上改變了東亞三國在近代的政治軍事格局的走向。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問答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