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佔優的日軍為何在瓜島爭奪戰中敗得這樣慘?
瓜島作戰屢戰屢敗,日軍大本營不得不下令將駐東印度群島的陸軍第38師,以及從中國戰場、南方方面軍和日本國內抽調的兵力配屬第17集團軍。10月初,百武司令率陸軍第2步兵師一部登上瓜島。為了保障該師團的主力盡快上島,日海軍第8艦隊派出第6巡洋艦隊準備對瓜島實施炮擊。
從10月13日起,日軍對瓜島機場連續實施三次大規模轟炸,美軍有34架無畏式轟炸機、16架野貓式戰鬥機和全部的復仇者魚雷轟炸機被炸毀。15日,日陸軍第2師主力和第38師一部登上瓜島,使瓜島的日軍兵力增至2.2萬餘人。
10月24日下午,就在日軍要發動猛攻的前一刻,天空突然烏雲滾滾,大雨瓢潑,部隊之間的通信聯絡暫告中斷,秩序混亂不堪。晚7時,大雨雖歇,毛毛細雨卻依舊不急不慢地漫天飄灑。日軍不能再等下去了,於倉促間發起了進攻。嚴陣以待的美軍直到日軍衝到鐵絲網前才開始射擊,第一批衝鋒的日軍被擊斃在鐵絲網前,第二批日軍爬過同伴的屍體繼續向前猛衝,卻遭到了同樣的厄運。經過一天一夜的廝殺,日軍留下了2500多具屍體,最後只好又退入叢林。
瓜島爭奪戰持續了幾個月,日本都沒有佔到什麼便宜。日軍真有點急了。11月初,戰時大本營派出增援部隊,準備以強大的海軍炮火為掩護,在島上發動一場全面進攻。
美國也不示弱,志在必得。美國總統羅斯福下令,將全部可調用的陸、海、空武器都迅速調到瓜島。
這時,在瓜島上的日軍所面臨的最大困難,不是美軍的反擊,而是飢餓。為了解決補給問題,日軍採取了獨特的「老鼠特快」和「項鏈運輸」。
什麼叫「老鼠特快」?
這個稱號來自山本五十六的無奈。由於日本海軍在瓜島以北海戰中損失很大,山本不願再派出大型軍艦進入瓜島海域,只使用驅逐艦在夜間偷運補給,日本人戲稱這種像老鼠一樣只能在晚間行動的運輸方式為「老鼠特快」。
然而,「老鼠特快」不能在運送軍隊的同時大量運輸物資,其實際供應量只能維持標準定量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由於長期補給不足,島上官兵體力消耗殆盡,食品極度匱乏,熱帶疾病流行,加上缺乏藥品,傷病員大量死亡,加劇了日軍的非戰鬥減員。
什麼是「項鏈運輸」呢?
原來,到11月下旬,日軍夜間運送物資的驅逐艦又發明並實驗了「鐵桶運輸」的新辦法。日軍把藥品、糧食裝入鐵桶,但不裝滿,使鐵桶剛好能浮在海面上,然後進行密封,用繩索連接,固定在艦艇的甲板上,在指定海域投入水中,利用潮汐漂向瓜島,再由島上的部隊用小艇回收。由於這些小桶呈項鏈狀掛在艦舷上,因此又被稱為「項鏈運輸」。當驅逐艦駛近瓜島時,將繩子割斷,鐵桶「項鏈」留在瓜島海岸,「老鼠特快」立即返航。
由於運載量有限,「老鼠特快」顯然不能滿足島上部隊的需要,而瓜島上日軍的被動局面,也絲毫沒有改變。形勢的發展迫使日軍大本營最終放棄了奪回瓜島的努力。1943年1月4日,日軍大本營下達了從瓜島撤退的命令。
代號為「K號作戰」的日軍撤退行動計劃十分周密。鑒於瓜島美軍不斷向日軍發動進攻,島上部隊無力保持現有陣地,因此日軍從第38師團抽調了約700人,於1月14日送上瓜島。這支部隊對外宣稱是第四次總攻的先鋒,其實是保障瓜島部隊撤離的殿後部隊。為分散美軍的注意,日軍還於1943年1月15日組織了一次牽制行動,通過無線電佯動迷惑美軍。由於計劃周密、準備充分、偽裝逼真、行動果斷,2月1日起,橋本少將率領20艘驅逐艦在敵方掌握制海權、制空權的不利條件下,經過三次撤退,共撤出1.3萬餘人,製造了戰爭史上一個罕見的奇跡。對於這次行動,美軍竟一無所知,直到兩天後在瓜島上找不到日軍蹤影時才恍然大悟。2月9日下午,美軍完全佔領瓜島,成為瓜島長達六個月激烈爭奪的最後勝利者。
兵力佔有優勢的日軍為什麼會在瓜島爭奪戰中敗得這樣慘?
非常關鍵的一點是日本人把自己給蒙蔽了。
中國古代有「三十六計」,其中第8計為「暗渡陳倉」。說劉邦手下大將韓信率軍攻楚,命大將軍樊噲帶1萬人,大張旗鼓地修復棧道。由於山路崎嶇,棧道全部被毀,將士們連立足之地都沒有。樊噲暗暗叫苦不迭,如此龐大工程,就是10萬人修一年也修不完呀。項羽手下把守關中第一道關的大將章邯也不以為然。而在這時,韓信率3萬精兵,秘密沿陳倉小路急行軍,將士們披荊斬棘,晝夜兼程,僅用半個月的時間,突然出現在關中。章邯聞知大驚失色,但是由於沒有防備,簡直是束手無策,只得硬著頭皮應戰,結果連丟三座城池。最後,章邯怕兵敗被俘受辱,拔刀自盡。
章邯棋輸,就輸在被「明修棧道」這個假動作而迷惑,沒有做好有效防備。
日軍在瓜島之戰也是如此。但是,與章邯不同的是,不是美軍的假招子有多漂亮,而是日軍被戰爭初期的勝利蒙住了眼睛,把美軍的真招子,看成是假招子。
章邯面對韓信「明修棧道」,是由於他認為工程浩大,根本不可能在短時間修好,而疏於戒備;而日軍面對美軍攻佔瓜島機場,則是認為美軍剛剛在薩沃島海戰失敗,而不可能在瓜島大舉興兵,進而沒有集中兵力到瓜島。
兩個「不可能」,前者是被敵人的行動麻痺,而後者是被自己的勝利所麻痺。結局都是一個:失敗!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被人們作為重要的軍事謀略所廣為傳頌,並走出軍事領域,成為人們日常生活表達的一個成語。而日軍在瓜島之敗,卻也作為教訓歸於歷史。
瓜島爭奪戰中,美、日雙方海空交戰30多次,各損失驅逐艦以上的戰鬥艦隻24艘,日軍損失飛機600架,超過美軍。參戰的6萬美陸軍和陸戰隊官兵有1600人陣亡,4200人受傷。島上的3.6萬日軍,陣亡及失蹤1.4萬,病死9000人,被俘1000人。
瓜島爭奪戰,是日軍在南太平洋上末日的開始,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權的企圖,反而遭到進一步削弱,從此被迫處於戰略守勢,處處設防,步步被動。瓜島之戰後,美軍開始了在太平洋上的戰略反攻,而日本,這個曾經橫行太平洋上的海盜,也逐漸走上了大勢已去的潰敗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