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帝國的社會改革:朝鮮高宗帶頭穿著西服
高宗皇帝非常重視教育,他在光武三年(1899年)4月下詔:「國家之開設學校,作成人材,將以廣知見而求進益,以為開物成務、利用厚生之基本也。現今世界各國之蒸蒸日上,富強無敵者,豈有他哉?不過曰從事格致之學,究解物理之蘊,識已精而益求其精,器已巧而愈出愈新也。有國之要務,寧有先於此哉?我國之人才,未必多讓於外國,而特以教之無素,故人民之知見未開,農商之功業不興,以致民產日蹙,國計日絀。…… 自政府另飭該部,無得踵前因循,一概認真辦理,期有作成開進之功。」 高宗皇帝頒布了大量近代學校教育規則,如《醫學校官制》、《中學校官制》、《商工學校官制》、《外國語學校規則》、《中學校規則》、《礦物學校官制》、《郵務學徒規則》和《電務學徒規則》等。在大韓帝國政府的支持下,直至光武三年(1899年),韓國成立了10間漢城國立小學、6間外語學校、1間醫科學校、1間師範學校及62間地方國立小學,同時也對外派出留學生,韓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不過由於財政問題和思想問題,日俄戰爭前的韓國新式教育仍處於起步階段,教育事業直到光武末年才全面開花。
光武年間,韓國的社會生活和社會文化上也發生著諸多變化。韓國報業發展迅速,湧現了《獨立新聞》、《帝國新聞》、《皇城新聞》、《大韓每日申報》等近代報刊。韓文(訓民正音)得到提倡,成為韓國的國語。政府公文不再只用漢字,而採用韓漢混用的字體(國漢文混用體)。推翻金弘集內閣後,朝廷雖然廢除了強制斷髮易服的命令,但隨著光武改革的深入,韓國皇室業已在對外場合換成西式裝束,光武三年(1899年)2月1日高宗李熙接見清朝使臣徐壽朋時就穿的是西式禮服。光武四年(1900年)4月,高宗皇帝以敕令第14號的形式頒布「文官大禮服制式」,規定韓國文官大禮服用西式大禮帽、大禮衣,小禮服真絲高帽、燕尾服,常服等「並用歐制」。 此後韓國的大部分上層人士和一些百姓也相繼斷髮易服,而韓國的警察和軍人更是在光武六年(1902年)後全部穿上西方制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