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艱難的首相歷程:因性格並非是第一候選人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歷史學家、畫家、演說家、作家、記者,出身於貴族家庭,父親倫道夫勳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1874年生於英格蘭牛津郡伍德斯托克。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表《鐵幕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16卷、《英語民族史》24卷等。丘吉爾是歷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誌《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一大演說家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從1929年到1965年,連續36年擔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校長。 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未當首相前,丘吉爾在保守黨內並不受歡迎,這個愛抽雪茄的胖子被人形容為粗魯冒進、難以交往。
在日前英國大選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泰晤士報》曾對歷任英國首相進行了一次評比,結果溫斯頓·丘吉爾排名第一。然而,70年前,這位戰時領袖登上權力頂峰的過程遠非人們想的那樣必然和順利。作家泰勒·唐寧在他的新著《丘吉爾的戰爭實驗室》中,詳述了那一刻是如何產生從而改變歷史的。
接替張伯倫
丘吉爾並非理想人選
1940年5月9日下午4點半,唐寧街10號召開了一次堪稱改寫英國乃至世界歷史的會議。這是一次決定首相繼承人的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有4個人:英國首相張伯倫、外相哈利法克斯、海軍大臣丘吉爾、保守黨黨鞭瑪格森。
就在會議召開前一天,反對黨工黨提交了一個針對內閣的不信任案。由於保守黨當時在下院佔據213席多數席位,張伯倫的地位似乎難以被撼動。但是,對張伯倫「毫無生氣」的戰時政策的不滿已經發酵到了一定程度。
1939年秋德國入侵波蘭後,英國成千上萬兒童被緊急疏散,但是當想像中的納粹炸彈沒有落下來後,焦慮的父母們又都把孩子領了回來,英國政府在短暫緊張之後迅速恢復到了和平時代的鬆散狀態。 1940年春的「靜坐戰」更是麻痺了決策者們的神經。 4月4日,在一份充滿自滿和誤解的聲明中,張伯倫對下院議員們說,時間在英國這一邊,他對戰爭勝利的信心是戰爭剛開始時的10倍。他還評論說,希特勒已經「錯過了班車」。
挪威慘敗引爆了張伯倫內閣的信任危機,人們突然認識到「這樣的內閣有可能葬送英國的前途」。除了主要反對黨工黨之外,保守黨內部也出現了分裂,要求張伯倫下台的聲音異常強烈。但是,誰來接替張伯倫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一直持強硬路線、擁有豐富軍事經驗的丘吉爾也許是一個選擇,但丘吉爾在保守黨內並不受歡迎,這個經常抽雪茄的胖子被人形容為粗魯冒進、難以交往。丘吉爾還有「叛黨」記錄、1915年達達尼爾海峽慘敗的「劣跡」等。總而言之,在很多人心中,丘吉爾不是一個理想的人選。
誰當接班人
哈利法克斯最理想
1940年5月7日上午,張伯倫發表演講,為自己在挪威戰役中的失策進行辯解。他沉悶的演說不時被反對黨席位傳來的譏笑聲所打斷。有人喊「你已經誤了班車」來諷刺他。晚上,張伯倫的政治盟友、同事萊奧·埃默裡發表演講:「你在這裡坐的時間太長了,沒有幹出任何好事。 」他還引用了當年克倫威爾解散議會的名言,「走吧,看在上帝的份上,快走吧! 」這一發言如火藥般引爆了議院,張伯倫癱坐在座位上茫然無措。
8日,前首相勞合·喬治公開表示,希望張伯倫辭職,對內閣的不信任案被明確提上了桌面。身為保守黨黨員的丘吉爾面臨艱難的選擇,但他表示了對張伯倫的絕對忠誠和「期待團結」的態度。晚上的投票結果顯示,張伯倫內閣在議會的席位銳減到81席。
內閣岌岌可危,但張伯倫不想離開,他竭盡全力試圖挽救自己的命運。 9日清晨開始,他和助手們就和各黨派重要議員頻繁會談,他甚至求助工黨領袖艾德禮,詢問一旦走聯合政府之路,工黨是否支持他繼續當領袖。艾德禮答應進行商議,但也坦率地稱「應該沒什麼可能」。
張伯倫意識到,辭職已是不可逆轉了,他開始思考繼承人問題。在他的眼中,外相哈利法克斯最理想,這個出生於約克郡的富紳優雅、富有貴族氣質、有領導能力且善於協調,是個天生的領導者。而對於丘吉爾,張伯倫則不希望他當上首相。出於對丘吉爾的反感和不信任,張伯倫還試圖將挪威戰役的失敗歸咎到他身上,「使他盡早退出首相競爭」。但張伯倫也意識到,從決策和軍事經驗考慮,丘吉爾是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選。
塵埃終落定
競爭對手主動放棄
9日下午,一場重要的會議召開了(即本文開頭提到的場景),張伯倫在會上直率地問,如果他辭職,他應該向英王推薦誰做接班人。根據丘吉爾的自傳,當時丘吉爾感到「自己正處於人生中最為重要、也最為艱難的談話之中」,一向健談的他沉默了,大概兩分鐘之後,哈利法克斯先開了口,表示自己難以駕馭上議院,因而恐難擔任首相,並且認為丘吉爾是更好的人選。丘吉爾沒有表示反對。有歷史回憶者提到,丘吉爾沉默是因為他擔心會陷入某個「圈套」當中,認為自己的任何表態都有可能被張伯倫利用作為選擇哈利法克斯的借口。然而,哈利法克斯的日記裡沒有丘吉爾所說的「兩分鐘沉默」,而是說張伯倫曾多次提到讓自己繼任首相,可是他感到壓力很大,「對在這個緊要關頭領導國家有些恐懼」。哈利法克斯覺得,他無法勝任危機之下「軍事領袖」的責任,因而,面對張伯倫明顯的邀請,他還是拒絕了。
會議結束後,張伯倫希望出現的轉機沒有發生,心情低落的他推遲了晚上去向喬治六世辭職的計劃。
10日清晨,德國向比利時和荷蘭發起進攻,英國真正到了「命運攸關的時刻」。早上8點,張伯倫召集緊急內閣會議,在會議中,他曾表示「此時討論政權更替並不合適」。11點30分,內閣第二次會議也沒討論任何關於內閣下台的問題。但中午之後,一些重要議員包括艾德禮面見張伯倫,再次提出希望他盡快辭職,這讓張伯倫最後一絲希望破滅了。下午,內閣第三次會議上,張伯倫突然提出將立即辭職,但他並沒有說誰將繼任。
會議結束後,張伯倫立刻覲見喬治六世。喬治六世對他的辭職並不意外,但國王以為張伯倫一定會推薦哈利法克斯當首相。當張伯倫說哈利法克斯已經主動放棄後,國王有些意外和失望。然而他立刻表示,「目前還有一個人對這個國家充滿信心,這個人就是丘吉爾。 」
傍晚6時,丘吉爾應國王的召喚來到白金漢宮,接受英王的任命成為首相。正是在這決定命運的「尖峰時刻」,丘吉爾的「英雄」形象開始深植於英國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