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停戰日的習俗:源自英德士兵的一場足球賽

聖誕停戰日的習俗:源自英德士兵的一場足球賽

世界歷史雜談

聖誕停戰日的習俗:源自英德士兵的一場足球賽

  在歐洲大陸,20世紀前半葉是一個戰火紛爭的年代。尤其在英國、德國與法國之間,大小規模的戰鬥一觸即發。但即使這樣,人們依舊不會忘記每年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天:聖誕節。相傳在1914年的聖誕節,交戰的英德雙方戰士們共同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各自在營中度過了這溫暖而神聖的節日,「聖誕停戰日」的傳統就這樣延續了下來,而今年正好已經是第100個年頭。

  「英國人從戰壕中拿出一個足球,之後一場比賽就這樣開始了。」德國老兵澤米奇(Kurt Zehmisch)回憶道,「那時的感覺真是既美好又特殊。」在這場沒有上場人數與時間限制的比賽中,雙方都踢得十分賣力,場邊也到處響起了歡呼聲與加油聲。最終隨著皮球被鐵絲網刮破,比賽宣告結束,技高一籌的德國隊以3-2戰勝英國隊。

  不過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故事恐怕並沒有上邊的這樣溫馨。主人公愛德華茲(Frank Edwards)是一位來自倫敦的普通步兵,並且參加了這場戰場上的足球賽。對於不少他的戰友而言,或許這場球賽會讓他們暫時忘掉與家人分離的愁苦思鄉之情。但對愛德華茲來說,足球也許就是他活下去的希望。

  在21歲生日之前,愛德華茲就已體會到別離的痛苦。當時在倫敦的切爾西地區工作的他本有一個幸福的二人世界,但在1913年,年輕的妻子就因難產離他而去。一年之後,無牽無掛的愛德華茲選擇了加入倫敦槍兵隊。這時,足球已經成為愛德華茲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他與戰友們組建球隊,並順利拿下了部隊比賽的冠軍頭銜。

  歡樂時光終究是短暫的,沒過多久愛德華茲就與隊友們被分到了不同的部隊。但他時刻都沒有忘記足球,每次都會把洩氣的皮球裝在外套口袋裡,一有機會就會拿出來大顯身手。哈里斯(Ed Harris)——愛德華茲孫女的丈夫——在著名足球書籍《The Footballer of Loos》中講述著他對老人家的回憶。「足球也讓愛德華茲漸漸變得開朗起來,有次在軍隊前往西方戰線執行任務後駐紮在摩洛哥附近,他竟然從一堆裙子中挑選出一條穿在身上,隨後被大家簇擁到了隊伍的最前邊。」

【步入火海】

  當然在戰場上這樣娛樂的時光是很少的,5個月後他與戰友們正式培訓完畢,被派往充滿殺機的前線,一個叫做洛斯的地方。在這個如同地獄一般、九死一生的地方,顯然僅憑一桿有些過時的來福槍是無法保證性命的。在戰壕裡的每一天,戰士們所做的一切就是保持冷靜與低調,避免成為「被槍打的出頭鳥」。夜裡睡覺時他們也必須全副武裝,以保證敵軍襲擊時可以第一時間作出回應。由於當時醫療與取暖設施的不完善,幾乎所有人都患上了戰壕足病(類似於凍瘡),發展到後來有些人會肌肉麻木,甚至被截肢。

  作為衝鋒隊的後援部隊,戰士們深知死神就在眼前。這時,或許他們更希望自己可以染上重病,之後被遣返回家中。當然,這裡的「重病」並不是會造成後遺症的那種持久性疾病。

  終於那一刻還是降臨了,實施推進計劃的48小時倒計時已經開始,戰士們手中的刺刀已經磨得光亮,手中的彈藥也是數量充足。進行過牛排加上朗姆酒的「壯行餐」後,戰士們終於迎來了為國捐軀的時刻。清晨5:50,炮彈的轟鳴聲敲響了新一天的鐘聲,但是氯氣讓天空失去了原有的顏色。對於這場著名的生化武器戰爭,後人也給出了客觀的評價:一戰當中的污點。(一戰之中,交戰雙方都使用了氯氣這種生化武器,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

  「戰壕當中都配置了梯子。這就意味著,真正的戰鬥就要開始了。」當時的通訊記者寫道,「有些人看上去面目有些憔悴,不過絕大多數人看上去都是信心滿滿。」

  不過,愛德華茲則想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他想把皮球踢到對面的戰壕當中以示威。」哈里斯寫道,「這絕對是他最光輝的決定。」當時的作戰長官都被愛德華茲這樣的想法驚呆了,隨手就用鐵絲把後者手中的皮球扎破以杜絕這種奇葩的念頭。不過愛德華茲並沒有放棄,只見他又從口袋中拿出個皮球,並慷慨激昂地說道:「無論發生什麼,英國軍人鎮定自若的態度都不能丟,這就是給敵人最大的震懾。」

  「愛德華茲迅速用嘴把皮球吹滿了氣,就像參加杯賽決賽一樣將皮球莊嚴地放在了地上。」《每週快訊》雜誌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那些在場的倫敦人們完成了一生中最為偉大的比賽。」

【倫敦,指引人們前進!】

  「天哪,你竟然還帶著足球。」身邊的戰友們看到愛德華茲的表現也紛紛震驚了,低聲說道。與此同時,「倫敦人,加油!」的助威聲也響了起來。「當時我一手拿著足球,另一隻手拿著我的槍。」愛德華茲事後回憶道,「當時感覺好像自己在地獄中徘徊,剎那間我們都衝出了戰壕,也就是在那時我完成了這完美的一擊,就像在地獄轟出一道驚雷。」

  當時的戰況並不樂觀,許多英軍拋出的氯氣炸彈並沒有爆發在德軍的戰壕中,有些甚至被風吹回本方戰壕附近。雙方戰士們不斷倒下,有些當場斃命,有些奄奄一息。愛德華茲與隊友米勒哈姆(Micky Mileham)、泰勒(Bill Taylor)以及達爾比(Jimmy Dalby)同樣沖在了毒霧之中,頭戴防毒面具的他們高聲交流著:「護好球。」皮球在他們幾人當中來回傳遞著,身邊的隊友們一個接一個倒下,但皮球的傳遞從未停止。

  這樣的畫面也被不少英軍的盟友法國軍人看在眼裡,有人高呼道:「快看,那孩子瘋了。」但他身邊的長官回應道:「不,他並沒有。他是運動員,一個蔑視死亡的勇士。這就是英國的運動家。」

  終於,伴隨著「臨門一腳」,皮球準確飛入了德國敵軍的戰壕。此前他們一共帶球奔跑了1300米,這絕對稱得上是足球史上最偉大的進球。

  這個「進球」絕對是價值連城的。「設想你在擁擠的大街上奔跑著,但是路邊家家戶戶都在向窗戶外邊扔著磚頭。」一名目擊者這樣描述當時的畫面。不過愛德華茲也為這個進球遭了秧,他的大腿與手都被子彈擊中受了傷,還有那些與他一起完成這項壯舉的隊友們,他們有些也受了輕傷,有的人倒下了就再也沒有起來。

  隨後受傷的愛德華茲被米勒哈姆救回了救助站,此時他的皮膚已經發黃,並且伴隨著十分強烈的咳嗽。「在那生命垂危的時刻,所有榮耀與往事似乎都只是過眼煙雲。」哈里斯寫道。最終愛德華茲得救了,但很不幸的是他並沒有像我們上文提到的「幸運兒」一樣全身而退,氯氣中毒帶來的氣體敏感後遺症伴隨了他剩餘生命的每一天。

  經過一年的休養,愛德華茲返回了他在切爾西地區的家。無論如何,生活還得繼續。帶著肺部的頑疾,他成為當地的一名體育老師,並再次組成了新的家庭,還養了一隻名為Tigg的小狗。在輔導學生們游泳及擊劍的同時,愛德華茲還利用業餘時間當起了治安警察。在他後來居住的地區,一些酒吧還將他衝鋒在最前線完成「最後一擊」的畫面以油畫的形式展現了出來。

  後來,愛德華茲的經歷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一尊名為「洛斯的足球運動員」的雕像就此問世,並在全國範圍內展覽。在30年代,BBC還特意對愛德華茲進行了專訪,他的老隊友米勒哈姆在聽到節目後也是熱淚盈眶,也正是因此,二人得到了重逢敘舊的機會。此後愛德華茲再添新業,成為當地一家紋身館的股東。

  不過哈里斯依舊認為戰爭帶來的只是悲劇:「洛斯戰役本應是一場漂亮的勝仗,但整個戰線拖得太長了,很多人為此做出了無謂的犧牲。之前在索姆的英軍就遭遇過類似的教訓(指著名的「索姆河戰役」,英軍一天陣亡曾高達6萬人),指揮官們並沒有從中汲取經驗。」

  「但對愛德華茲而言,至少他完成了整個靈魂的釋放——那象徵生命與榮耀的一腳。」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