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島戰役背景:德軍試圖威脅英屬非洲殖民地
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東臨黑海和愛琴海,西瀕亞得裡亞海,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對於軸心國的德國、意大利而言,佔領了巴爾幹半島既可以有效控制東地中海,進而威脅英國在近東、中東和北非的殖民地,又能封鎖蘇聯的黑海出海口,從南翼進攻蘇聯;而且還能切實保護其生命線--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免受英軍飛機的空襲。
正因為如此,意大利於1939年4月佔領了阿爾巴尼亞後,又於1940年10月28日發動了對希臘的進攻,最初曾一度迫使希軍後退五六十公里,但希軍在英軍的支援下,很快阻止了意軍的攻勢,並於12月將意軍一舉趕出了希臘,還乘勝追擊,佔領了阿爾巴尼亞的部分領土。
1941年初,意大利再次發動進攻,仍未能取得突破,雙方形成了僵持局面。
1941年4月6日,即南斯拉夫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次日,納粹德國未經宣戰就向南斯拉夫發動了進攻。同一天,德軍以兩個集團軍,計22個步兵師、8個坦克師和5個摩托化師,共35個師約四十萬人,在意軍配合下也對希臘發動了進攻。
4月9日,德軍攻佔了薩洛尼卡,迫使希軍東馬其頓集團軍投降,並對在意希戰線上的希軍和英國遠征軍形成了包圍態勢。
4月12日,希軍開始從阿爾巴尼亞撤軍,但為時已晚。
4月18日,希臘首相科裡西斯自殺,國王喬治二世攝政,他見已經無法阻止德軍的推進,下令希軍向南部港口撤退。部分希軍還未到達目的地,就被德軍追上,被迫投降;部分希軍隨同英國遠征軍進行了一次類似於敦刻爾克的撤退,經海路退往克里特島和北非。
4月27日德軍進佔希臘首都雅典。
4月29日德軍到達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南端,佔領了整個希臘大陸。
顯而易見,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克里特島了。
克里特島,位於東地中海,正處在愛琴海與地中海的交匯處,面積約820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的第五大島,也是愛琴海的最大島嶼。西距馬耳他島約810公里,東距塞浦露斯島約520公里,西北距伯羅奔尼撒半島僅90公里,南與北非重鎮托卜魯克隔海相望,距離約360公里,東南距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約560公里。在軍事地理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佔有該島,即可控制東地中海,利用克里特島為基地,海空力量將對南歐、北非都將構成嚴重威脅。所以,早在1940年5月21日,英國與法國和希臘協商後,決定一旦意大利入侵希臘,英法就出兵保衛克里特島。同年10月,意軍入侵希臘後,英國就向克里特島派出了地面部隊和飛機,但由於英國此時要應付軸心國在幾個戰場上的攻勢,實在力不從心,派出的部隊規模比較小。
克里特島東西長約257公里,南北平均寬約32公里,最窄處寬僅11公里,最寬處也不過60公里,是個狹長形的島嶼。全島地形崎嶇不平,遍佈連綿起伏的山地,從西到東依次有白山山脈、伊達山脈、臘西提山脈和希提亞山脈,這些山脈的主峰海拔高度都在1800米以上,而且陡峭難行,眾多東西走向的山脈,使得島上的河流都是南北流向,而且非常湍急,對部隊的東西方向運動構成了嚴重的天然障礙。
全島只有在北部首府干尼亞附近有一條狹長的平原地帶,地勢較為平坦,島上主要的港口和錨地蘇達灣、雷西姆農和伊臘克林都在這片平原上,其中蘇達灣水深灣寬,北面又有阿克羅蒂裡半島作為天然的屏障,是全島最理想的避風港灣,可以停泊大型水面軍艦。所有這些港口的規模、設施都不大,只能滿足本島的日常需要。
英軍進駐克里特島後,進行了機場建設,但島上三個機場都比較簡陋,充其量不過是前線機場。其中的伊臘克林機場條件最好,能起降各型飛機;干尼亞以西16公里的馬拉馬機場,只能起降戰鬥機;雷西姆農機場情況最差,還未能完工。正因為如此,島上機場數量少,設施簡陋,英軍無法組織起有效的空中掩護。但這些機場,卻對德軍在登陸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島上只在北部有一條公路,而且路面狹窄,又多急轉彎,公路上的橋樑承重量都不超過7噸,無法通行重型卡車。總之,島上交通不便,通信聯絡也比較困難,這都給英軍的抗登陸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克里特島的4、5月間的氣候通常是晴朗少雨,這種氣候對於掌握制空權的德軍是非常有利的。
這樣看來,克里特島只有北部適於登陸,該地區從海岸開始全是連綿的丘陵地帶,中間夾雜著一些或寬或窄的谷地,這種地形將限制防禦部隊的機動,使其容易遭到登陸部隊的迂迴攻擊。總而言之,從地理上講,克里特島的防禦態勢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