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的「恐孩症」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蟄伏的「恐孩症」

當美國社會學家西德尼·霍夫曼(SidneyHoffman)第一次提出生育恐懼(Bearing-fear)這個概念的時候,中國還正處剛剛開始實行計劃生育的年代。而到了今天,中國的社會學家卻不得不認真地考慮大都市中蟄伏的「恐孩症」問題了。

廣州一位心理學專家王醫生告訴記者,在中國的一些城市中,某些年輕人對於生育的抗拒幾乎已經到了一種恐懼的程度,再發展下去就是一種心理疾病了。她說她曾經治療過好幾例深圳的病例,主要是女性,頗有代表性。她認為這是由於深圳是一個移民城市,生活工作壓力大,人們也缺少歸屬感,因此容易產生心理上的疾玻

案例一:黃小姐,女,25歲,家庭主婦。

病情:黃小姐結婚一年多了,因為恐懼生孩子,結婚以後如果沒有安全措施,就不和丈夫同房。後來還變本加厲,每次性生活對她都是一種折磨,生怕出現問題。搞到最後,她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多次想要自殺。

醫生診斷:像她這種病例已經屬於極端。主要是由於周圍的人一開始沒有留意她的這種想法,特別是她的先生,總是給她施加壓力,使得她的心理疾病越來越嚴重。這個女孩子從四川來,家裡很多兄弟姐妹,小時候生活困難,因此在她的心理上留下了陰影,對生育有恐懼。其實前期如果注意到這些問題,平時多加開導,可以通過聊天等心理治療來解決。到了後期,就已經從心理的病症發展到身體上,只能通過藥物治療。

病例二:小雲,女,28歲,公務員。

病情:小雲和先生都希望有一個孩子,但小雲對生育有著一種天生的恐懼,懷孕以後越來越擔心,甚至不敢面對現實。

醫生診斷:小雲以前學醫,實習的時候曾經接觸過生育環節,產婦那種痛苦的神情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她的心裡,她將生育看成了一種酷刑。接受治療期間,我給她看了很多無痛分娩的資料,在心理接受力增強以後,我就播放產婦無痛分娩的教學片給她看,讓她客觀地認識分娩,改變了她腦海裡那種根深蒂固的觀念。現在,她已經順利產下一個女兒。

案例三:鍾小姐,女,26歲,公司職員。

病情:鍾小姐總是認為現代社會太複雜,生孩子是不負責任的事情,為了不生孩子,她甚至不願意結婚。為此,她已經換了好幾任男友,但始終克服不了心理陰影。

醫生診斷:鍾小姐這種情況準確地說還不是病,只是有些心理障礙。我告訴她她的想法很正確,不必有過多的心理負擔,也不用為了不生孩子而不敢結婚,其實結婚以後也可以不要孩子。像她這種情況,往往會隨著個人心智的成熟,社會閱歷的增加而不知不覺地消除。

王醫生說,她還接到過很多關於這方面的電話和信件咨詢,事實上,產生這些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壓力太大,有個人的,也有社會的。她認為,只要擺正心態,這一切就不成其為問題,畢竟生育權在自己手上,生不生,什麼時候生,都應該在輕鬆的心態下做出決定,不需要理會他人的看法。現代社會也越來越開明,對於這種事的壓力將會越來越校

(新華網)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