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人參軼事多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清宮人參軼事多

溫生處喜偏寒,一穗垂如天竺丹; 五葉三丫雲吉擁,玉莖朱實露甘溥; 地靈物產資陰騭,功著醫經著大端; 善補補人常受誤,名言子產悟競難。 這是乾隆皇帝寫的「人參詩」。皇帝寫詩贊人參,正說明人參與清廷有不解之緣。 滿族的發祥地正是人參的故鄉東北。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十歲喪母,受到繼母的虐待,年青時就入山採參、販參。那時當地的人參加工方法很落後,新鮮的人參只是用樺樹皮包起來,用水浸潤了事,因此很難長期貯存。努爾哈赤獨具睿目,改革了人參的加工方法,並加以倡導和推廣。此法是把人參煮熟晾乾,便於久藏,待價而售。正是努爾哈赤的新方法,使滿人的人參生產與貿易得到發展,獲利殊厚。努爾哈赤也因此在滿人中的聲望與威信陟增,深得人心。為其日後發跡圖霸打下了一定的基矗 入關前,明代崇禎的股肱重臣兵部尚書洪承疇率兵到薊遼與滿軍作戰,在那次戰役中,不幸兵敗被俘。起初,任憑滿軍如何勸降,洪氏都一概拒絕,並要以絕食為明朝殉身。滿人深知此公文韜武略,聲望顯赫,他若是倒戈,則無疑是對明朝的一大打擊。於是滿人最後由一代艷後博爾濟吉特親自出馬誘降。她用家鄉的野山參熬成湯液,夜探洪氏。在她的誘騙下,洪氏服下參湯,一時元氣回復,精神驟振,禁不住艷後的柔功媚術,終於苟且偷生,屈膝投降,並成為滿人滅明的一大功臣。在策反洪承疇中,人參起著微妙的「催化」作用,這段韻事也成為後世的趣聞奇談。 清朝歷來對人參的生產極為重視。對於奉天、吉林等產參地。清宮專門派王親官員監督管理,詔令參夫不得私自入山挖采,凡參夫入山採參,均要由戶部發給准票,對其所得抽成交納官府,並選上品送入大內。其時,野山參分為九等,一等者每支重1~1.5兩,二等1兩左右,三等0.8兩左右,五等半兩重。這些珍品一般人很難見到,而清宮每年庫存上繳或進貢的人參多達幾千斤,且大多是珍品或五等以上的。有時,人參積壓過多或受蟲蛀,宮中不得不南運外賣。如康熙57年,宮中剩下質次的人參1024斤,皇帝令曹俯、李煦兩位大臣運往南方售賣,一次得銀近三千兩。在民間,參價高昂,正如當時詩云:「一兩黃參直五千」、「中人十家產,不滿一杯味」。 人參確確實實也是清宮寵愛的御藥。人參大補元氣,振陽助神。清宮中,幾乎各朝的皇帝、后妃都常常服用。以乾隆皇帝來說,據記載,他在13個月中,一連服用人參359次,每日約用一錢多。乾隆25年,皇太后的一次記錄,就用過人參2.2斤。雍正13年,清宮一年僅用五等人參就達230斤。慈禧太后也是喜好人參的食客,在她步入中年之後,幾乎每日噙化人參,日約一錢,她交待總管切片按日包好逐日飼候供其含服。宮中的點心也常用人參做原料,如八仙糕、八珍糕等裡面就摻有許多人參。至於太醫用藥,也多有人參,如生脈散、回陽湯、異功丸等。 其實,清宮也有不看重人參的皇帝,康熙就是其中之一,他對人們濫用人參最為反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深得康熙的寵愛,有一次,曹寅久病未癒,康熙親自過問其病情和用藥,並批評說:「南方庸醫,每之用補劑,而傷人者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元肯吃人參,今得此病,亦是人參中來的。」此外,康熙還在大臣李光地奏陳病情摺上朱批:「爾漢人最喜吃人參,人參害人處,就死難覺。」康熙的批示對濫用人參補劑的臣民無疑是一棒喝,因而其在位之日,宮中人參消耗少,庫存多,外賣亦頻。這也許正是康熙不隨大流,獨有見識之處吧。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