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次,在撰寫這樣的新聞時,心情是沉重的。本報24日頭版頭條,刊登了上海公安戰線好民警丁旭日的生前事跡,這位南匯公安分局原坦直派出所所長走時,年僅43歲,死於肝癌。
壯年猝死,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並不鮮見,中年人的健康保健究竟出了什麼問題?———編者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心內科教授戚文航:
【解讀疾部
過勞死青睞「工作狂」
「過勞死」是源自日本的一種現代特殊病,因為工作時間過長、勞動強度加重、心理壓力過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亞健康狀態,由於積重難返突然引發身體潛藏的疾病急速惡化,救治不及,繼而喪命。
有人將其定義為由於長期慢性疲勞而誘發的猝死,即「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淤積並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亞健康狀態並非一朝一夕形成,是日積月累逐漸積攢的。有的中青年人仰仗身體底子好、健康強壯,往往工作起來不要命,玩起來又酣暢淋漓。連一年一度的健康體檢也疏而不檢,久而久之,終於積勞成疾,釀成憾事。
【數據分析】
我國知識分子平均壽命:53歲上海新聞人員健康比例:18.4%
據調查,我國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只有53歲,比全國平均壽命低17歲,中年知識分子死亡率超過老年人的兩倍,死亡年齡段多為45~55歲。
以新聞工作者為例,他們是工作節奏快、壓力大、任務重、亞健康分佈密集的人群。去年上海10家主要新聞單位聯合搞的大規模調查表明,去世的新聞工作人員中,死亡年齡高度集中在40歲至60歲這個年齡段,占78.6%,平均死亡年齡為45.7歲。更令人警醒的是,在職人員中,健康者僅為18.4%,患病者為8.9%,其餘不同程度處於亞健康狀態。
人真的會累死嗎?
小時候,大人們常說:「要勤勞,人不會累死的;睡上一晚,明天又有新的力氣長出來了。」這話對嗎?
案例一:香港一名身體健壯、不沾煙酒的26歲男子,在一家電腦公司工作,同時在夜間兼讀碩士課程。每天只睡4個小時,身體長期處於過度疲勞狀態,突然死於辦公室。
案例二:一名34歲的男子在深圳一家大酒店宴席廳裡猝死。他原是某公司的銷售部經理,拚命工作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100萬元的存款,一棟花園別墅,一輛本田小車。然而,「三個一」目標未達到,卻提前得到了一張「心肌梗死」的死亡證明。
案例三:一位36歲白領,每天連軸轉地拚命工作,在洽談好一筆生意後激動地與對方雙手相握時心臟病猝發而死。
案例四:一位中年男子酷愛足球,連著加了幾個夜班,比賽當天在電視機前觀看足球比賽時,喜極猝死。
事業"上",健康"下"
最近,一項在上海、無錫、深圳等地對1197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66%的人有多夢、失眠、不易入睡等現象;經常腰酸背痛者為62%;記憶力明顯衰退的占57%;脾氣暴躁、焦慮者占48%。這類人的生活常態是超時工作、睡眠不足、壓力巨大、沒有休閒的亞健康狀態。這類人隨著職位的陞遷、存款數字的增多、事業的蒸蒸日上,健康卻一路負債,最終停泊在人生的中點。
猝死四大「隱性」殺手
猝死直接死因的前5位是冠狀動脈疾並主動脈瘤、心瓣膜並心肌病和腦出血,這些病的隱蔽性蒙蔽了過勞者,以至釀成惡果,過度勞累其實是一個重要的誘因。
無症狀冠心病,特別是無症狀心肌梗死是首要的危險因素,平時病人的自覺病狀被隱蔽,一般的體檢和心電圖不易發現隱性冠心病,有些病人靜息心電圖檢查結果可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檢查時才可證明有心肌缺血。一旦發作,措手不及,暴卒者多。
其次,高血壓也是一個潛在的危險因素。有些人對自己的高血壓已經適應,雖然血壓超標,他卻無任何不適,如果把他的血壓降到正常,他反而感到不舒服。這種不被人注意的高血壓,危害性更大,它隱蔽地在那裡損害人體重要臟器,在遇到某些誘因時,便會引發高血壓腦並腦中風等突然事件致死。
再次,慢性疲勞、積勞成疾也是不可小覷的因素,累積疲勞達到嚴重程度時,就會步入病態疲勞。現代生活中的艱辛磨難,人情世故的煩擾,長期超負荷工作,往往積澱成一層又一層的潛在致病因素,致使許多人勞累而疾病纏身。有調查結果表明,慢性疲勞綜合症在城市新興行業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0%至20%,在某些行業中更高達50%,如科技、新聞、廣告等業的從業人員、公務員、演藝人員、出租車的司機等,而這些都是「過勞死」的潛在人群。
另外,過重的生理壓力、工作壓力也是猝死的兇手之一。處於長期精神壓力下,患各種疾病的幾率會增加3~5倍。而免疫力一低,等於身體內部的防衛軍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發生。
四招打敗"過勞死"身體乏力、睡眠不穩、記憶減退、經常頭痛、腰酸背痛、食慾不振、視覺紊亂、關節疼痛等都是亞健康的表現。在這裡,教你四招,保護自己。
健康體檢防範未然
無論中青年還是老年年齡段的人,也不論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最好每年作一次體檢,包括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及有關心臟的其它檢查,以便早期發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特別是隱性冠心玻有張有弛勞逸結合
勞逸交替才能保持彈性,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學會調節生活,短期旅遊、瀏覽名勝、爬山遠眺,開闊視野,呼吸新鮮空氣,增加精神活力,忙裡偷閒聽聽音樂,跳舞、唱歌,觀賞花鳥魚蟲都是解除疲勞,讓緊張的神經得到鬆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勞症的精神良藥。
堅持鍛煉強身健體
現代人的工作往往具有靜而不動的特點,最易使人疲憊的莫過於長期不活動。研究表明,人到30歲以後,每過10年心臟排血的能力就下降6%~8%,血壓上升5%~6%,肌肉組織減少3%~4%,每天腦細胞遞減以千、萬計。這是人體生理發育的必然規律。而經常鍛煉身體的人,肌肉的萎縮和力量的減退可推遲10~20年,血壓可保持穩定的正常水平;運動還能推遲神經細胞的衰老,幫助廢物排除,從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長期堅持健身跑和徒手體操,人體的新陳代謝和工作能力會大大加強。
心情舒暢疾病逃逸
現代心理學研究發現,當一個人感到煩惱、苦悶、焦慮的時候,他身體的血壓和氧化作用就會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時,整個新陳代謝就會改善。俗話說:「人逢喜氣精神爽,悶在心頭瞌睡多。」煩悶、懊悔、憤恨、焦慮、憂傷,是產生疲勞的內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須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個「樂天派」,並培養堅強、樂觀、開朗、幽默的性格,具有廣泛的愛好和興趣,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會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文字整理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