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壞聖像運動:揭露伊斯蘭政權和拜占庭帝國的關係
毀壞聖像運動是中期拜占庭帝國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這場運動是8—9世紀拜占庭教、俗統治集團發動的禁止使用和崇拜聖像的社會鬥爭。這場運動涉及面廣,影響極大。學者多以這場運動標誌當時的歷史,稱運動發生的100餘年為毀壞聖像時代。
這場運動起因比較複雜。從宗教角度來看,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拜占庭統治集團為消除有礙加強基督徒與其他宗教信徒,如穆斯林或猶太教徒之間關係的宗教障礙。他們認為,由於基督徒對聖像等宗教偶像的頂禮膜拜,使得其他宗教信徒難以與基督徒接近,從而造成基督徒與其他宗教信徒的對立,也使帝國境域內外的猶太教徒和穆斯林對帝國抱有宗教敵對情緒。其二,伊蘇利亞王朝的皇帝試圖通過「淨化」信徒對原始基督教教義的信仰來加強思想控制。拜占庭皇帝認為,由於《聖經》明確規定「不可跪拜那些偶像」,而拜占庭基督徒普遍崇拜聖像,故觸犯神威,屢受懲罰。他們甚至將諸如726年大地震等自然災變和阿拉伯人入侵等都視為上帝對基督徒違犯上帝戒律的懲罰。其三,拜占庭教俗統治集團中一部分受到拜占庭東方省區神秘宗教藝術影響的人力圖將古典藝術崇尚自然形象的傾向排除出基督教藝術,在藝術領域恢復基督教的純潔。
事實上,基督教內部關於如何對待聖像的爭論由來已久。早在4世紀初,西班牙地區就舉行過愛爾維拉基督教大會,明確規定,教堂中嚴禁設置用於頂禮膜拜的繪畫和圖像。但是,基督教在羅馬帝國獲得合法地位特別是成為國教以後,這一規定被棄之不用,使用聖像和聖物裝飾教堂日益流行,聖像藝術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以致與君士坦丁大帝同時代的作家凱撒裡亞的優西比烏認為,對耶穌基督、使徒彼得和保羅聖像的崇拜是基督教民族的習俗。對這一現象的出現,教會內部產生了兩種相反的意見。
反對者認為對聖像的崇拜有違上帝的意旨,而支持者則認為目不識丁的普通信徒唯有通過聖像才能瞭解基督教的信仰和基督的聖績。當然,這個時期的爭論還僅限於個別教士。例如,塞浦路斯教士伊皮法紐(Epiphanius of Salamis)就憤怒地撕毀過教堂中那些飾有基督和聖徒的聖像畫窗簾。在拜占庭帝國重鎮安條克,反對崇拜聖像的民眾向聖像投擲石塊。
至7世紀後半期,對聖像的崇拜愈演愈烈,聖像的內容從對基督和教父的描繪發展到對所有聖人和殉道者的描繪,聖像的形式也多樣化,不僅有繪畫、鑲嵌畫,而且有使用象牙、木料、寶石和各種貴金屬製作的雕像。更有甚者,一些狂熱的信徒宣稱,這些聖像不是普通的藝術品,而是上帝借人手創造出來的,因此會產生神跡。作為對這種傾向的對抗,拜占庭帝國亞洲各省份出現了廣泛的毀壞聖像的風潮,許多教堂有組織地清除聖像,並組織學者著書立說批判對聖像的崇拜。顯然,毀壞聖像運動爆發以前教會內外關於如何對待聖像的爭論已經達到相當激烈的程度。
毀壞聖像運動最直接的影響是在政治和軍事領域,因為,剛剛建立統治的伊蘇利亞王朝的君主首先面對的是威脅其統治地位的國內外敵對勢力。在這些勢力中,教會是與皇權相抗衡的主要力量,至少成為皇帝專制統治的掣肘力量,在拜占庭政治生活中對皇權構成威脅。可以說,毀壞聖像運動是拜占庭教俗統治集團之間政治較量的結果,這場運動也可以被視為皇權極力恢復對教會控制的鬥爭。
毀壞聖像運動是自上而下的政治鬥爭,世俗君主對削弱教會勢力更感興趣,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毀壞聖像的皇帝,其打擊反對派教士的積極性更甚於對聖像的處理。利奧三世撤換反對派大教長日耳曼努斯和任命擁護毀壞聖像政策的大教長阿納斯塔修斯,都有力地打擊了不斷膨脹的教會勢力。君士坦丁五世採取的暴力措施,並在君士坦丁堡游鬥教會上層人士使教士的人格備受侮辱,一掃其昔日威風。支持崇拜聖像的世俗君主在反攻倒算中也不甘示弱,對毀壞聖像派教士大肆迫害。
這樣,在毀壞聖像運動進行的百餘年期間,教會元氣大傷,勢力迅速下降,很難再與皇權相對抗。843年的法令確定了崇拜聖像的教義,同時再次明確皇權對教會的控制,使教會一度出現的擺脫皇權控制的趨勢被遏制。在拜占庭帝國的歷史上,東正教教會始終未能像羅馬教會那樣發展成為凌駕一切世俗君主之上的至高權力,其重要原因是毀壞聖像運動對教會勢力的致命打擊,這或許也可以被視為毀壞聖像運動的遠期影響。
清除政治分裂勢力和強化中央集權是毀壞聖像運動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在整個運動中支持毀壞聖像的皇帝大部分來自拜占庭帝國的東方省份,例如利奧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是敘利亞人,利奧五世是亞美尼亞人,米海爾二世是小亞細亞地區弗裡吉亞(Phrygia)人。這批來自帝國東部省份的軍事將領奪取皇權後,必然與以官僚為主體的西部貴族勢力發生衝突。為了鞏固統治地位,軍事貴族集團利用毀壞聖像運動打擊西部勢力。利奧三世在罷免反對派教士的同時,對起兵反叛的希臘軍區和愛琴海軍區的貴族進行殘酷鎮壓。君士坦丁五世也在迫害反對派高級教士的同時,處死一批反對派世俗權貴。毀壞聖像運動的政治實質是拜占庭皇帝努力恢復皇權的至高無上地位,在拜占庭教俗各界重新確立皇帝崇拜的舉措,是強化中央集權的重要步驟。
毀壞聖像運動在軍事方面的影響是與其政治影響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當時,拜占庭帝國最主要的外部壓力來自阿拉伯軍隊的入侵,而擔負抵抗入侵的主要軍事力量集中在帝國的亞洲軍區。早在毀壞聖像運動爆發以前,帝國各地教會內部在如何對待聖像問題上出現了兩種意見。帝國東方和西方省區在這個問題上也形成了截然不同的派別。大體而言,包括希臘在內的西方省區支持崇拜聖像,而東方各省則支持毀壞聖像。
拜占庭統治者十分清楚,如果不以明確的立法和政策支持東部軍區的毀壞聖像的主張,就無法穩固軍心,也不能使東部廣大士兵得到安撫,進而對東線防務產生不利的影響。毀壞聖像政策的出籠確實鼓舞了東部各軍區的士氣,因而,8世紀中期的拜占庭軍隊在東部前線節節取勝,764年橫掃小亞細亞,進抵敘利亞北部地區。東部邊境的軍事勝利還使拜占庭帝國能夠從容地實現其戰略防務重點的轉移,一方面它進一步擴充以東部各省士兵為主的武裝力量;另一方面它可以更多地抽調東方前線部隊到巴爾幹半島打擊長期為患的保加利亞人勢力,使之數十年不敢輕舉妄動。
毀壞聖像運動在經濟方面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這在遏止教會產業急劇膨脹和防止國家人力資源流失兩方面表現得十分突出。由於基督教作為拜占庭帝國的國教受到皇帝的特殊保護,教會財產增加極為迅速,教會的經濟實力急劇增強,因此在運動之初,教會已經成為帝國內部最富有的利益集團。教會經濟實力的急劇增長不僅成為它在政治領域與皇權分庭抗禮的基礎,而且直接蠶食和損害國家人力物力資源,特別是在拜占庭帝國連年戰爭、瘟疫不斷、人力資源消耗嚴重、國庫入不敷出的情況下,教會侵蝕國家經濟基礎的作用就顯得特別惡劣。
拜占庭皇帝多次試圖徵用教產,都因為教會的反對而未果。在毀壞聖像運動中,利奧三世首先對羅馬主教的轄區開刀,將原來歸屬羅馬教區管理的西西里、卡拉布裡亞和伊利裡亞教區強行劃歸君士坦丁堡教區,他還下令將意大利南部地區繳納給羅馬教會的什一稅全部收歸帝國國庫。君士坦丁五世更是把沒收教產、關閉修道院作為其採取的主要行動之一,以致現代學者評論說:「與其稱之為毀壞聖像運動,不如稱之為毀壞修道院運動。」尼基弗魯斯一世則毫不留情地取消了教會的免稅特權,甚至大幅度提高強加給教會的稅收。
為了阻止教會奪取國家直接納稅人,拜占庭皇帝多次頒布法令,禁止士兵、軍官和國家官員在退休以前進入修道院當修道士,同時強迫大批教士和修女還俗。這些措施有效地實現了拜占庭皇帝從經濟上打擊教會的目的,大幅度增加了國家的稅戶,進而增加了國家的收入。
最後,我們還應提到毀壞聖像運動在拜占庭文化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毀壞聖像運動的高潮中,確實興起了世俗藝術的熱潮,在石灰水刷掉聖像的牆壁上出現了以皇帝圖像和花草動物等自然景物為主的世俗繪畫,其中不乏對重大戰役、皇家生活、圍獵和公眾活動以及賽車競技等場面的描繪。事實上,正是由於毀壞聖像運動對教會文化的打擊,才遏止了5世紀以後教會文化迅速發展的勢頭,並為世俗文化的復興提供了機會。此後,拜占庭教俗文化在不同的領域共同發展,形成了拜占庭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