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第11位君主朝鮮中宗在位時有何作為?李懌的歷史評價
朝鮮中宗(韓語:조선 중종/朝鮮 中宗 Joseon Jungjong;1488年三月十九-1544年十一月十四),名李懌(韓語:이역/李懌 Yi Yeok),字樂天(韓語:낙천/樂天 Nak cheon),明朝賜謚號恭僖,廟號中宗,朝鮮加謚曰恭僖徽文昭武欽仁誠孝大王,是李氏朝鮮第11位君主,1506年9月2日至1544年11月14日在位。成宗嫡子,由貞顯王后尹氏所生;前任君主燕山君李㦕的同父異母弟弟。1494年,燕山君即位時,李懌被冊封為晉城大君(韓語:진성대군/晉城大君 Jinseong daegun)。由於燕山君的暴政,使群臣密謀廢除燕山君,並擁立李懌為君主。中宗即位後廢除了燕山君的不少苛政,受到歡迎,但他為人優柔寡斷,容易被兩班所左右。
即位後受趙光祖、金湜等儒家學者輔佐,推行所謂"至治主義"的治國方針。在位期間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南倭北虜"。正德五年(1510年),盤踞在薺浦、富山浦、熊川三地的"恆居倭人"在對馬島主的帶領下發動暴亂,史稱"三浦倭亂"。之後又發生了楸子島倭變、東萊鹽場和蛇梁鎮倭亂。北方的野人女真在正德七年(1512年)進攻了朝鮮的甲山和昌城。
在位期間繼續推行滅佛政策。同時因為朝鮮使臣在中國私下貿易,貪婪尤甚,以至被明朝錦衣衛把門看守拘於禮部會同館內,朝鮮感到"祖宗見寵於中華之美掃地矣",因此頒布了除書籍和藥材外禁用唐物(即:從大明國進口的商品,尤其是高級絲織物和奢侈品)的命令。同時,中宗對明朝政局也多加刺探,多次密令朝鮮赴華使節瞭解明朝皇帝、朝廷動態。朝鮮雖然事明恭謹,但是素以"禮義之邦"自居,常從儒家宗法道德角度出發私下批評明朝弊政。中宗對明朝皇帝便頗不以為然:"成祖……以一言之失,誅戮大臣,略不假借,甚為不可"、"崇信釋教,非帝王盛德";宣宗"興居無節,豈美事乎?";世宗"好自用,天下之事無不總治,如有直言者,輒重刑,人皆禁嘿"……。(成祖即:永樂皇帝;宣宗即:宣德皇帝;世宗即:嘉靖皇帝)但是中宗自己在漢城也並非"興居有節",尤其喜好煉金術和命課學。
中宗年間,發生了己卯士禍(正德十四年/1519年,趙光祖死)、辛巳誣獄(安塘之亂,嘉靖元年/1522年,士林派再次被貶)、全國傳染病(嘉靖五年/1526年)、灼鼠之變(嘉靖七年/1528年,敬嬪樸氏被廢,嘉靖十二年/1533年賜死)等政局變動。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一月十四日,在位三十八年的中宗薨逝於昌德宮歡慶殿,終年五十八歲。明朝賜謚"恭僖"(敬事供上曰恭;小心畏忌曰僖)。初葬高陽,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遷葬廣州靖陵。
評價
朝鮮中宗不論在韓國本土和國外,對於他的評價大多數是負面的,當中主要是說他優柔寡斷,被群臣弄得左搖右擺。中宗被認為連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都不能保護,所以也沒有治理國家的本事。此外中宗時期亦是朝鮮除了朝鮮世宗大王以外最強盛的時期。
對於中宗本身的軟弱,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對現實的妥協。一來,中宗本身是靠著"反正功臣"的力量才登上寶座,所以在情在理,他也要受制於群臣,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趁著功勳大臣內訌之時,建立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自世宗大王開始得勢的勳舊派,不要說此刻依然掌權,就連他的曾孫光海君,也因為得罪功臣而被拉下王座,所以中宗若為了保護妻兒而與群臣對抗,有可能令他步其兄燕山君的後塵被廢。更何況,不管是中宗本身還是慈順大妃的本事,把群臣安插進後宮的力量逐一瓦解,並使之有利於王室,這對國家是有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