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突進運動代表人物簡介:德國戲劇家、詩人歌德

狂飆突進運動代表人物簡介:德國戲劇家、詩人歌德

德國歷史故事

狂飆突進運動代表人物簡介:德國戲劇家、詩人歌德

狂飆突進運動(德語:Sturm und Drang)是指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城市青年所發動的一次文學解放運動,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這個時期,是文藝形式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過渡時的階段,也可以說是幼稚時期的浪漫主義。其名稱來源於劇作家克林格的戲劇「狂飆突進」,但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達的是人類內心感情的衝突和奮進精神。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狂飆突進運動代表人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戲劇家、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為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是世界文學領域最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之一。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德國戲劇家、詩人。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1774年發表了戲劇《少年維特之煩惱》而出名;1794年完成了個人代表作《浮士德》。

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

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1774)、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1774~1831)和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1775~1828)。《少年維持之煩惱》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聲,受到群眾熱烈的歡迎,使歌德從此享有世界聲音。

《浮士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關於浮士德博士的傳說,給以加工改造。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資產階級先進人士不斷探索、追求的藝術概括。悲劇不但結構宏偉,色彩斑斕,融現實主義、浪漫主義和象徵手法為一體,且讓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個思想言行都形成善與惡、行與情、成與敗的辯證發展關係。

歌德一生尤其是後期創作的輝煌成就,是同他對這一現實主義原則的恪守分不開的。歌德早年曾領導過狂韌突進運動,傾向於浪漫主義。但以後意識到當時浪漫主義的「病態」,轉向古典主義。

歌德所倡導的古典主義,實質上便是現實主義。現實主義問題是歌德後期理論思考的一個焦點。

在西方現實主義理論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歌德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想稱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給予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動。興起於十九世紀三十年代的歐洲批判現實主義文學運動,顯然受到過歌德文藝思想的深刻影響。

他並不企圖在作品中「體現某種抽像的東西」,而只是把自己從生活中獲得的「感性的、生動的、可喜愛的、豐富多彩的」「印象」,「用藝術方式」進行加工,通過「生動的描繪」提供給人們。

歌德在這裡雖然沒有指明「印象」的來源,但聯繫整段話的內容,不難理解,所謂「印象」,不是別的,而正是客觀外界的現實生活在作家主觀意識中的反映,而作家在社會實踐中對客觀生活的一種「觀照」。因為他認為這才是文藝創作的真正的基礎和根據。

歌德在同愛克曼談到《浮士德》的創作時,他一方面承認其中「沒有哪一行詩不帶著仔細深入研究世界與生活的明確標誌」,另一方面他又說道:「我如果不先憑預感把世界放在內心裡,我就會視而不見,……我們周圍有光也有顏色,但是我們的眼裡如果沒有光和顏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顏色了」。

他所說的「預感」以及眼裡的「光和顏色」,即是指作家能動地感應和預測生活的心理條件,或者說是創作主體所應具備的一種宏闊、靈勁、富有張力的心理形式。

從這裡可以讀出這樣一層意思:文學創作者對特定外界事物的感受與把握,依賴於相應的主體條件,如不具備這方面條件,客觀存在的事物即使再有意義也不會成為他的對象,因而也不能引發他的創作衝動。

歌德生活的時代,在文學創作和理論批評中張揚自由、表現個性的呼聲與傳統的文學觀念之間的衝突日益尖銳。

歌德基於自己對文學特徵的深刻體會,沿著前人的方向繼續探索,終於在創作理論上完成了從「類型說」到「個別說」的轉換,轉換的重要標誌,便是從個別出發的創作主張的提出。歌德從理論上對「類型說」給予了有力的否定。這裡所傳達的基本精神,同樣貫穿在歌德的其他不少言論中。

在歌德生活的中晚期,即十八世紀九十年代至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在德國,以至整個西歐和俄國,瀰漫著一股消極浪漫主義的逆流。不少人鼓吹藝術必須從詩人的內心世界出發,拒絕接近生活和反映主活。

面對這股極其有害的文藝思潮,歌德獨立不移,力挽狂瀾,表現出對現實主義原則的堅信。

德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