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故事

納粹讓德國青年都站在他這邊:製造猶太這個敵人

「慘絕人寰」、「令人髮指」、「罄竹難書」這些詞彙都無法描述德國納粹的反人類罪於萬一,然而納粹是敗於盟軍,堡壘並非從內部攻破。德國內部雖有零星的反抗,比如慕尼黑大學

德國科學社會主義奠基人恩格斯簡介 曾言死後將骨灰沉入海洋

1895年8月5日(農曆1895年6月15日),恩格斯病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喉癌在英國倫敦寓所病逝,終年75歲。當時還只有25歲的俄國社

克洛卜施托克:德國詩人,對歌德和狂飆突進運動影響甚巨

克洛卜施托克,德國詩人,對歌德和狂飆突進運動影響甚巨。認為寫詩是神聖的天職。反對理性主義,強調個人情感,崇尚浪漫主義,熱衷於自然、宗教和德國歷史。下面小編就為大家

戈林並非泛泛之輩:指揮德國空軍張網以待英國人

其實,早在「鷹日」之前一個月,即7月10日,戈林就已命令德機開始了在英吉利海峽上空對英國商船隊和港口的攻擊行動。戈林企圖誘使皇家空軍的戰鬥機升空作戰,然後予以殲滅,以

美蘇長達300多天較量之後 德國開始分裂歷史

在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一直較量不斷。但如果說美國和蘇聯第一次正面較量的話,還是要數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機。這場危機爆發之初,蘇聯方面殺氣騰騰,顯得自己不可一世。但是

聯邦德國復興的要素:懺悔文化消除周邊國敵意

納粹政權的惡行給德國帶來了滅頂之災,聯邦德國幾乎是在一片廢墟上發展起來的。在大部分德國城鎮,建築物遭到嚴重破壞,火車站和公共事業設施被毀。糧食供應緊張,燃料缺乏,

德國古典哲學是什麼?代表人物有哪些?

還不知道:德國古典哲學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德國的古典哲學,是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在德國形成的資產階級哲學體系。這裡所用「古典」上

猶太人對德國做了什麼?為什麼納粹對猶太人那麼殘忍?

猶太人的故事大家真的瞭解嗎?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法西斯國家做出了許多慘絕人寰的屠殺事件,回頭看去,都令人膽顫。他們的所作所為,對很多國

威廉·格勒納是誰?德國將領威廉·格勒納的生平事跡簡介

德國將領、政治人物。1884年參加符騰堡陸軍,1912年前後晉陞為德國參謀本部鐵道處處長。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負責德國武裝力量的迅速部署工作。後來成為軍需局長。1918年10月取代

慕尼黑協定影響:德國得到了進軍東歐的跳板

慕尼黑協定(英語:Munich Agreement;德語:Munchner Abkommen;法語:Accords de Munich)全稱《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台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國、法國、納粹德國、意大利

最不起眼的血王子:德國開國四傑腓特烈卡爾

腓特烈卡爾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孫子,1828年3月20日出生於柏林,自幼接受軍事教育,10歲時授近衛軍少尉軍銜,16歲授中尉軍銜。18歲進入波恩大學學習兩年。畢業後成為阿

德國侵蘇的重要因素:蘇聯並未打好蘇芬戰爭

希特勒一直在注視蘇芬戰爭,他鷹隼般的目光如同——衡量戰爭的一桿秤! 他的戰爭目光一直毒辣,最後用這種毒辣的目光擊斃了自己。一個人當他走向罪惡的時候,當他的邪惡傾注到

德國的潛艇戰:和“閃電戰”並列的“狼群戰術”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裡所有的龐然大物不寒而慄。在它們的輪番圍攻下,即使百獸之王也難以倖免於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海軍將領鄧尼茨之所以被稱

德國遠東艦隊的輝煌之戰:克羅內爾海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新興的德意志帝國依仗位列歐洲第一的國力傲視歐羅巴群雄。但如同300年來曾經崛起的歐陸強國--西班牙、荷蘭、法國、俄羅斯一樣,國家興衰的賭注還

維爾納是如何創立德國西門子公司的?在炮兵學院學習,在監獄裡當發明家

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維爾納·馮·西門子的故事。 同樣是坐牢,有的人在監獄裡無所事事,有的在監

德國名將馬肯森:威廉二世葬禮上最後的普魯士人

第9集團軍司令 多瑙河集團軍司令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陸軍元帥 ) 1849年12月6日-1945年10月8日 一位典型的普魯士軍官,更是一位能幹的、充滿活力並足智多謀的將領。作為塞爾維亞和羅

豪夫是誰?德國著名小說家豪夫的生平簡介

威廉·豪夫(Wilhelm·Hauff)他生於1802年11月29日,因病逝世於1827年11月18日,年僅25歲。威廉·豪夫是德國十九世紀著名的小說家和詩人,在德國文學史上是個彗星似的人物,所著的童話被譯

聯邦德國第四任總理:維利·勃蘭特曾是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維利·勃蘭特(亦作威利·勃蘭特 Willy Brandt,1913年-1992年),德國政治家,1969年-1974年任西德總理,以和蘇聯集團和解的新東方政策打開外交僵局,尤其以1970年在華沙的華沙之跪引起全球

解密:普魯士為何不選擇將奧地利納入德國版圖

「德意志所矚望於普魯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實力……當代的重大問題是不能夠用演講和多數投票解決的,這是1848年的人們所犯的錯誤,而只能夠用鐵與血。」 ——奧托·馮

長刀之夜背後的成因:衝鋒隊和德國陸軍的爭議

希特勒欲進一步控制與隊員期望落空的不滿 希特勒的下一步行動就是對付衝鋒隊而強化自己對德軍的權力。在1933年7月6日一場聚集納粹黨高層的會議中,希特勒表示:「是納粹黨的一場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