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國家為什麼會允許德國統一?德國統一東德和西德付出了什麼代價?
二戰結束後,德國被英、美、法、蘇四國分區佔領,而英、美、法佔領區合併成了聯邦德國,蘇聯佔領區則演變成了民主德國。兩個國家在意識形態陣容上存在巨大差別,在主權上也是互補干涉。這樣的情況一致持續到1990年,東德和西德才再次合併成一個統一的國家,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德國。
那麼德國為了統一東德和西德,付出了怎樣的代價?還有,歐美國家為什麼會允許德國統一呢?德國作為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難道他們不怕德國統一後再一次發動戰爭嗎?面對這一系列問題,且聽筆者一一詳解。
其實在70年代的時候,東德和西德的關係就有所緩和,開始有一些往來。兩個國家也在1972年的時候簽署了《兩國關係基礎條約》,並互設常駐代表機構。次年,兩國同時加入了聯合國。
80年代的時候,兩國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少加深兩德友誼的措施都得到了落實,比如放寬東德去西德旅遊條件和開放兩國邊界等。而1989年,兩國分別提出了「十點計劃」和「四步方案」,初次展露了德國統一的苗頭。
而聽說德國希望統一後,英、美、法三國領導人均在公開場合上發表言論,表示默認德國可以統一。那關鍵問題就在蘇聯的態度了,畢竟蘇聯還在東德駐守了15萬蘇軍。當時的德國為了得到蘇聯在德國統一問題上的支持,在戈爾巴喬夫改革時表示支持,並延長了蘇聯的債務期限,同時也展開了與蘇聯在經濟、科技等多個領域上的合作。
而1990年1月時,德國總理科爾看到蘇聯並為表現出反對統一的立場,又給蘇聯供應了5.2萬噸牛肉罐頭、2萬噸黃油、1.5萬噸奶粉、5萬噸豬肉和5000噸奶酪。同時,德國還從聯邦預算中拿出2.2億德國馬克進行補貼,並為蘇聯提供50億馬克的貸款。
面對德國拋出的一系列甜頭,蘇聯也終於表達出了自己的態度。戈爾巴喬夫在《我與東西德統一》一書中表示,蘇聯將支持德國統一,並認為東西兩德是否統一屬於德國的內政問題。之後,英法美蘇四國和兩德領導人進行了多次談判,最終在莫斯科簽署了最終解決德國問題的條約》。
而德國為了取得統一,在多方面做出了讓步。比如確定了領土邊境問題,放棄了大面積在過去曾經擁有的國土,並承諾放棄持有核武器、生化武器,同時也裁軍至37萬人,還表示會在統一後繼續留在歐盟和北約中。
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在多方面的努力和讓步,展現出了他們的誠意,最終在1990年10月3日合併成同一國家,結束了40多年的分裂局面。事實上,儘管現在的德國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發達國家,但它在軍事上依舊受到限制。比如現在的德國境內,還有3.4萬左右的美軍駐守著,這也表現出歐美國家其實對德國依舊存在不放心的心理,畢竟德國曾經是發動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