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爾馬·沙赫特的經濟思想介紹:亞爾馬·沙赫特思想對德國有何影響?
國銀行家、經濟學家和經濟部長,因1922-1923年遏制了威脅魏瑪共和國的生存的毀滅性的通貨膨脹而聞名於世,曾出任希特勒納粹黨政府的經濟部長(1934-1937)。戰後他被宣判無罪,並致力於戰後重建和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提供建議。
也是少有的幾個戰後沒有被起訴的戰敗國重要成員。
一戰後,德國喪失了十分之一的人口和七分之一的土地,1320億金馬克的賠款壓的德國人根本喘不過氣,同時,法國夥同比利時趁火打劫,導致「魯爾危機」,逼得德國政府不得不「飲鴆止渴」——增發紙幣。
印鈔機一加速,鈔票便像潮水一般「嘩嘩」的湧向市場,火箭式的通貨膨脹一發不可收拾。美元與馬克的比率從1921年1月的1:64,到1923年11月已經崩潰為4,200,000,000,000。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上都看到過一幅歷史照片:兒童蹲在馬路邊上用一捆捆的鈔票搭積木玩,這張照片就出自於那個時期的德國。
1923年11月沙赫特臨危受命,出任德國國家貨幣流通專員,僅僅一個月,在1923年底持續3年的惡性通貨膨脹就得到了緩解和控制。
如果說,1923年11月希特勒是用一種主義來挽救德國的話,那麼沙赫特則是用一種政策來挽救德國。
在那一年冬天,兩人在不同的領域為著同一目標開始了各自的奮鬥,8年以後,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為德意志民族創造了偉大的奇跡。20多年後,希特勒神秘的消失在地下室,而沙赫特卻淡定的坐在國際法庭裡接受納粹審判,然後竟然無罪釋放。30多年後,希特勒的陰影還沒消失,沙赫特已經重返德國金融界,給戰後慘到不能再慘的德國再次創造了經濟奇跡。
如果說,在一戰後,希特勒為迷茫的德國人豎起了一尊燈塔,照亮復興之路的話,那麼,沙赫特就是那個燈塔上的點燈人。他沒有煽情的語言,也沒有精彩的演說,更多的是實幹和精密的金融操作。和具有藝術家氣質的希特勒相比,他更像是一個學者,更像一個科學家。
總所周知,無論怎樣強悍的政府和軍隊都離不開「錢」!
如果沒有金融力量的支持,希特的「忽悠」出來的政府,根本無法解決德國人的實際問題,那麼,他的政權就會成為第二個短命的魏瑪政府,迅速在消失在民眾的失望和咒罵中,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無從談起。而然,沙赫特卻讓希特勒對國民的許諾都逐一的兌現……
毫無以為,無論是一戰後挽救德國經濟危局,還是為希特勒建立世界第一陸軍提供雄厚的財力支持;無論是在納粹審判席上無罪釋放,還是二戰後在廢墟中重建德國經濟……這些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沙赫特卻都做得了!
所以,稱沙赫特是金融街的首席魔術師。
凱恩斯是歷史上著名的經濟學家,在1920年代就赫赫有名,大約是這個時代最出名的經濟人物。他不僅是英國政府的重要經濟顧問,還是全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的董事長。其對股東的年度報告一直都是歐洲金融界人士必讀而且是搶先收聽的新聞。
此外,在1919年他還作為英國財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會。在巴黎和會上,他所持的立場比較親德,因為德國的賠償數目過於巨大而辭去和會代表職務。稍後他出版了一本《和平的經濟後果》,對戰後的歐洲進行了相當悲觀的預期。在此書出版的時候,英國媒體因為他的親德態度而稱其為叛徒,當時的財政大臣奧斯丁.張伯倫還指責他辜負了祖國的信任。
但是到了1923年時,這本書上悲觀的預言正在成真!歐洲的經濟非但沒有從懲罰德國中獲益,反而正因此走向崩潰——德國在戰前就是歐洲經濟的重要引擎,失去德國就意味著歐洲經濟失去了至少三分之一的增長動力。而且德國經濟和法國經濟、英國經濟還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
在法比兩國佔領魯爾區引起的總罷工不僅讓德國經濟陷於崩潰,同樣也讓法國和比利時的經濟因此蒙受損失——萊茵河和德國鐵路系統是歐洲國際貿易的重要通道,來自德國的焦炭也是法國和比利時鋼鐵工業的重要原材料,現在全都失去了。
而社會革命的風潮在1922年和1923年又開始捲動,這一次興起的不是布爾什維克主義,而是法西斯主義!
隨著凱恩斯的預言一個個兌現,以及「金本位」和「金匯兌」之爭的興起,凱恩斯再一次成為英國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所謂「金本位」和「金匯兌」背後其實是美元和英鎊在爭奪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美國因為擁有全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因此積極推動恢復金本位制,以便讓美元替代英鎊。而英國則希望用歐洲各國貨幣和英鎊掛鉤,英鎊和黃金掛鉤的制度,鞏固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而能否拯救德國,則是「金本位」和「金匯兌」兩種貨幣規則的一塊試金石。
就在德國國內發生政治劇變的同時,位於倫敦的全國互助人壽保險公司總部的董事長辦公室內,一場關係到整個歐洲未來命運的重要會談,也在進行之中。
參加這次會談的只有兩個人,凱恩斯和遠道從德國而來的沙赫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