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帝國是由誰建立的?統治者是怎麼統治孔雀帝國的?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孔雀帝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當一個把整個物質世界看作不過是一種幻覺的文明,對如時間和地點一類細枝末節是不會感興趣的。印度歷史關心的僅僅是能否使印度哲學中的永恆真理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因而,在現能得到的為數不多的印度原始資料中,歷史、神話和想像總是難分難離地結合在一起。
「印度人的人數比我們所瞭解到的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要多,所以他們交納的貢物也超過了別的每一個民族。」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曾這樣告訴我們,公元前480年,當澤爾士入侵希臘時,其軍隊裡還有「身穿棉服、肩荷竹弓和鐵頭竹箭」的印度人。也許根據外國入侵和外國人留下的歷史報道,我們可以掌握到有關印度早期歷史的真實具體的資料。
孔雀帝國是印度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帝國,它標誌著印度從宗教運動轉向政治發展。
如果說在中國,是長期的帝國統一間隔以短暫的分裂;那麼在印度,則恰恰相反——是短暫的統一和長期的分裂。當然這並不是說印度就沒有統一。印度也有統一,但這是文化的統一而不是政治的統一。印度文化強調的是忠於社會秩序而不是忠於國家,正如種姓等級制度的地位比任何政治制度都要高這一點所證明的。
當雅利安人遷居恆河流域的摩揭陀王國時,西北地區憑借同波斯文明的密切聯繫,日益與印度其他地區相分離。大約公元前518年時,大流士皇帝已越過興都庫什山脈,使旁遮普西部成為其帝國的第二十塊轄地。波斯人的入侵,讓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歷史再次成為一個不可解的迷霧,一直到二個世紀以後,也就是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到來之時。
在當時的印度文獻中,迄今未發現有任何提及亞歷山大之處。而亞歷山大的同伴們留下的有關印度的印象記,也全未存留下來,只有其中的部分見聞,通過後來的著作支離破碎地流傳下來。這些東西描述了港口、買賣的商品、城市的外觀、土著的服裝以及諸如一夫多妻、種姓法規和死人火葬一類奇風異俗。
雖然這是一些注重事實的報道,但在歷史學家和地理學家的著作中則用講故事的形式說出來,從而大大增加了這些離奇故事的趣味性,比如說什麼有身高十英尺、肩寬六英尺的人,靠蒸汽維持生命的無嘴人,下鋼球的雨,恆河裡長三百英尺的蛇形魚,等等。
亞歷山大的入侵與其說是一次正式的侵略,不如說是一場襲擊。他在印度僅駐紮了兩年,而且在他去世不到十年的時間裡,旁遮普的希臘政權就完全消失了。不過,他發動的戰爭確實對印度後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亞歷山大的陸海軍在開闢或增加陸海商路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是較有實效的。
從印度西北部經阿富汗和伊朗,然後通達小亞細亞和地中海東部諸港的商業貿易,在這個時候獲得了迅速發展。而亞歷山大在整個中東建立的希臘殖民地無疑也為這一貿易做出巨大貢獻。
對印度歷史來說,最重要的是亞歷山大在印度西北部廢除當地的幾個王國和共和國、造成政治真空地帶方面所起的作用。旃陀羅笈多.孔雀迅速填補這一真空,建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帝國——孔雀帝國。
亞歷山大撤離三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22年,旃陀羅笈多還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青年將領,他奪取了摩揭陀國難陀王朝的王位,建立了他自己的王朝。在以後幾年裡,他穩步地朝西北方向擴大自己的統治,直到他的帝國從恆河流域擴展到印度河流域,並跨越了包括這兩條大河的三角洲地區。與此同時,他還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和一個有效的政府來維持他的國土。作為亞歷山大繼承人之一的塞琉古當上中東的國王后,試圖重新獲得亞歷山大統治過的印度地區,但是旃陀羅笈多毫不費力地便擊退了這支希臘軍隊。
一年後,也就是公元前304年,塞琉古被迫媾和,把印度地區讓與孔雀皇帝,並將一位希臘公主嫁給他。作為回報,塞琉古得到五百頭象,他利用這些像,成功地擊退了他在希臘化世界中的對手。塞琉古與孔雀皇帝之間的媾和標誌著孔雀帝國已作為當時的一大強國立足於世。
有一位名叫麥加斯梯尼的希臘使節,曾在孔雀王朝的首都華氏城住過好幾年,他的觀察報告雖然現在只能以第二手的形式得到,卻是些很有價值的資料。從報告中,我們得知旃陀羅笈多的兒子頻頭沙羅(約前298~273年)似乎征服了德干,而他的孫子,著名的阿育工(前273~232)則征服了羯陵伽,即印度東部。因而,在後者的統治下,孔雀帝國包括了除南端以外的整個印度半島。
阿育王統治時的孔雀帝國可以算的上一個「美好的國家」:養護很好的公路上,成群的商人、士兵、王室信使和行乞的托缽僧往來不絕,車輛眾多,這使正式的公路法成為必需。對東海岸羯陵伽的征服促進了貿易,一個海事部專門維護航道和港口。許多寺院的題詞證實了向寺院捐款的商會和行會的富有和慷慨。首都華氏城被稱為「花城」,以它的公園、公共建築物、九英里多長的河邊地和吸引國內外學生的教育制度而聞名於世。
但這同時又是一個高效率的、嚴厲的、官僚政治的社會。法律是嚴厲的,維持秩序的手段也是無情的。軍隊號稱有七十萬人,配備九千頭大象一萬輛戰車。精幹的密探無處不在,通過信使和信鴿將一連串的報告送交首都。嚴酷的刑罰有十幾種,常用作懲罰和逼供的手段。
阿育王的統治表明,傳統型的帝國統治發生了根本而獨特的變化。他在通過特別殘忍的戰爭征服羯陵伽王國之後,內心經歷了一番變化,他在刻於岩石上的第十三條敕令中這樣寫道:
十五萬人作為俘虜被帶走,十萬人被殺死,許多倍於這個數字的人死去。……為諸神所愛的羯陵伽的征服者,現在感到很懊悔,感到深深的悲傷和侮恨,因為征服一個以前未被征服過的民族,包含著屠殺、死亡和放逐。……即使那些躲過災難的人也由於他們始終熱愛的朋友、熟人、同伴和親屬所遭到的不幸而極度痛苦。因之,所有的人都承受著不幸,而這,使國王的心情十分沉重。
從此以後,阿育工致力於促進和實現佛陀的教義。他渴望有一個「安全、理智、所有人內心都很平靜、溫和」的未來。他倣傚波斯的統治者,將自己的敕令刻在岩石、山洞和專門建造的柱子上。這些敕命與其說是正式法令,不如說是具有國家訓誡的性質。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告誡人們發揚偉大的美德——樸素、同情、相互寬容和尊重各類生命。阿育王與首先考慮國家利益的考底和耶不同,他更關心的是人民。所以,他興辦了許多並不給國家帶來直接利益的公共事業——醫院和國家公費治療,大路兩旁的果園和休息場所,分配施捨物給各個教派,派佛教傳教團去外國。
阿育王並不像現在某些人士所宣稱的,是印度的君士坦丁。他沒有使佛教成為國教,也沒有迫害其他教派。相反,他對婆羅門和耆那教也予以慷慨的捐助,並幫助各教各派的傑出人士。這不是宗教上的變革,而是一種態度上的改變。
他最強調的是寬容和非暴力主義,不僅因為這兩者是道德上合乎需要的東西,而且因為它們會促進他那龐大且複雜的帝國日益和諧。這在阿育王統治期間證明是很成功的,因為他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統治了長達41年的時間。但是,在他去世後的半個世紀裡,他的王朝被推翻,他的帝國被消滅。
文化的統一和政治的統一有時是互相牴觸的,印度文明往往在一個範圍裡增進了統一的文化,卻又在另一範圍裡破壞了政治的統一。然而,這已成為到現代為止的印度歷史的一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