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耳曼北部的荒涼地帶,普魯士這個小國是怎麼崛起的?

在日耳曼北部的荒涼地帶,普魯士這個小國是怎麼崛起的?

世界歷史雜談

在日耳曼北部的荒涼地帶,普魯士這個小國是怎麼崛起的?

在日耳曼北部的荒涼地帶,一個小國迅速崛起,它就是普魯士。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普魯士的歷史就是一部疆土變遷史。公元9世紀,查理曼大帝將歐洲的文明中心從之前的地中海地區轉移到歐洲東北部的蠻荒地帶。他的法蘭克士兵將歐洲的邊境線不斷向東推移。位於波羅的海與喀爾巴阡山之間的平原地帶是斯拉夫人和立陶宛人的居住地,查理曼從他們手中奪取了大量土地。法蘭克人對這些邊遠地區的管理方式就像美國建國前對其中西部地區的管理方式一樣。

為了抵禦那些尚未開化的撒克遜人對東部領土的侵襲,查理曼建立了一個邊境省份——勃蘭登堡。斯拉夫部落的一個分支文德人此前曾在此地定居,但在公元10世紀,他們被法蘭克人征服。他們之前建立的名為勃蘭納博的集市成為勃蘭登堡的中心,這個新省份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在公元11~14世紀,一系列貴族家族充當著這個邊界省份的管理者。直到公元15世紀,霍亨索倫家族漸漸壯大,成為勃蘭登堡的統治者,把這片被人遺棄的荒涼地帶變成當代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不久前剛被歐洲各國和美國合理逐出歷史舞台的霍亨索倫家族,發源於德國南部,他們非常不起眼。公元12世紀,一個名叫腓特烈的霍亨索倫家族成員借由一樁婚事,成為勃蘭登堡城堡的守將。從那以後,他的後代便牢牢抓住每一次機會來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權力。

經過幾個世紀的巧取豪奪,霍亨索倫家族終於成為選帝侯。選帝侯是專門賜給王公貴族的名號,凡是獲此名號的人都有權參與舊日耳曼帝國皇帝的選舉。在宗教改革時期,他們選擇站在新教徒一邊。到了公元17世紀,霍亨索倫家族已經成為北部日耳曼地區最具實力的家族之一。

在三十年大戰期間,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以同樣的熱情對普魯士進行了洗劫。但在偉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的治理下,損壞迅速得到修復。通過對國內一切經濟和智慧力量的合理利用,腓特烈建立起一個物盡其用、人盡其才的國家。

現代普魯士是一個個人理想和志願與國家整體利益相吻合的國家。這種國家狀態可以一直追溯到腓特烈大帝時期。腓特烈·威廉一世是一名任勞任怨、勤儉節約的士兵,喜歡酒吧裡流傳的故事和重口味的荷蘭煙草,但他特別討厭帶有花邊的皮草類東西(特別是法國製造的)。他的心中只有一個理念,那就是職責。他嚴於律己,對任何人的軟弱行為都無法容忍,無論他是將軍還是士兵。

他和兒子腓特烈的關係一直不好。父親是個五大三粗的人,兒子卻是個溫文爾雅的紳士。小腓特烈對法國的禮儀、文學、哲學和音樂情有獨鍾,但在他父親看來,這些都是些女人追求的東西。終於,兩人迥異的性情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衝突。小腓特烈試圖逃往英國,卻被捉到,還被送到法庭接受審判,不得不目睹幫助自己潛逃的好友被斬首示眾。作為對他懲罰的一部分,年輕的王子被流放到外省的一個小關卡,在那裡學習如何在未來做一個好國王。

這次流放也算讓小腓特烈撿了個便宜。當他1740年回到普魯士繼承王位時,對國家的大小事務瞭如指掌,無論是開據一個平民新生兒的出生證明,還是整個國家的年度預算這樣複雜的事務,他都處理得游刃有餘。

作為一個作家,尤其是在他題為《反馬基雅維利》的書裡,腓特烈對這位古佛羅倫薩歷史學家的政治觀點十分不屑。因為馬基雅維利曾教授皇室弟子,只要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在任何有必要的時候都可以撒謊。然而在腓特烈看來,一個英明的君主首先要先成為人民的公僕。

他以路易十四為榜樣,要做一個開明的君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腓特烈雖然每天都為百姓工作20個小時,卻從不允許任何人在他身旁指手畫腳。他的大臣們只是級別高一些的記錄員。普魯士是他的私有財產,他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治理國家。對於任何有損國家利益的事情,他都絕不允許發生。

1740年,奧地利皇帝查理六世去世。他曾在一張羊皮紙上簽下一份條約,試圖以此來確保他的獨生女兒瑪麗亞·泰莉莎的地位。但他的遺體剛被安葬在哈布斯堡王朝的祖墳裡,腓特烈的軍隊就抵達了奧地利邊境,隨後佔領了西裡西亞地區。依據某個頗有疑問的古老條約,普魯士宣稱,西裡西亞(甚至整個中歐地區)都應歸他們所有。經過多次戰爭,腓特烈征服了整個西裡西亞地區。有好幾次,他都險些被奧軍擊敗,但最終還是成功擊退奧軍的所有反擊,保住了自己在這片新征服領土上的地位。

整個歐洲都對這個新崛起的國家刮目相看。18世紀時,日耳曼還是個在宗教戰爭中幾乎被毀滅、被所有人輕視的弱小民族。而如今,腓特烈像彼得大帝一樣,讓所有曾近輕蔑自己族人的人都感到了畏懼。普魯士的內部事務都被處理得有條不紊,所有人都沒有抱怨的理由。國庫也日漸充實,不再受赤字的困擾。酷刑被廢除,司法體系也得到完善。城市建起了平坦的道路、優質的學校,再加上嚴謹的管理,這一切都讓人們感覺到,無論國家需要他們做什麼,他們都覺得是值得的。

幾個世紀以來,德國都是法國、奧地利、瑞典、丹麥和波蘭等國交戰的戰場。在普魯士的帶領下,德國終於重拾信心。這一切都是那個身形瘦小、長著鷹鉤鼻、整天穿著舊制服的小老頭的功勞。他講了很多關於他的鄰居的好笑但並不禮貌的故事。在18世紀的外交活動中,只要能從謊言中獲利,他就會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完全不顧事實。

儘管他創作了《反馬基雅維利》這本書,事實上他並不像書中所寫的那樣。1786年,腓特烈的生命終於走到了盡頭。朋友們都離他而去,他也沒有留下一兒半女。他去世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僕人和他養的幾條狗。他對於狗的喜愛遠勝於人類,因為他說過,狗對人類永遠都有一顆感恩的心,對朋友也永遠忠誠。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