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歷史故事

解密:新三皇同盟為何因為保加利亞而最終解體

根據1881年的,三皇同盟的續約,奧匈帝國同意俄國把保加利亞和東魯米利亞合併,而作為回報,俄國將同意奧匈帝國對波斯利亞和黑塞哥維亞的兼併。 保加利亞自從1878年《柏林條約》

薩拉熱窩事件前的地區格局:發生二次巴爾幹戰爭

歐洲列強不甘心巴爾幹人民掌握自己的命運,它們各自懷著侵略擴張的野心進行干涉,使巴爾幹問題更趨複雜。德國從維護自己在土耳其的利益出發,和奧匈一起支持土耳其,力圖阻撓

波斯的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 他們的風俗及宗教如何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

薩拉米海灣之戰為何如此關鍵?戰鬥過程如何呢?

攻佔溫泉關以後,波斯軍長驅直入希臘直撲雅典城。然而雅典城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波斯王薛西斯大怒,下令放火燒燬了希臘這座最大、最富庶的城市。 那麼,雅典城的居民都上哪

他為了讓兒子坐穩王位,竟把剩下19個兒子全殺了

大家好,我是小編,說起賽利姆一世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俗話說帝王之家無親情,在中國歷史上,為了坐上龍椅,殺兄殺弟,甚至殺掉自己的老爹都在所不惜,其中最出名的

倭馬亞王朝的經濟制度:與阿拉伯傳統制度相結合

阿拉伯帝國,除阿拉伯半島外,絕大部分是拜占廷和波斯帝國的原來屬地。這些地區早已確立了封建制度,阿拉伯人征服後,保存並發展了這種既存的封建生產關係,並使之與阿拉伯傳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主——斯妲忒拉二世的簡介

斯妲特拉二世(希臘語:Στάτειρα;;?-前323年),也可能名叫巴耳馨。她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公主,國王大流士三世和王后斯妲特拉一世的女兒,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大流士三世和斯妲

亞歷山大大帝的第一個妻子:羅克珊娜的生平簡介

羅克珊娜(Roxana;巴克特利亞語為蘿莎娜可,Roshanak,意為閃耀的小星,或者光亮,波斯語則為Rokhsāna,意為光之美),也稱羅克珊妮(Roxane),是大夏(巴克特利亞)貴族之女,亞歷山大大帝的

布哈拉汗國是軍事管理體系是如何完善的?軍事技術又是如何發展的?

布哈拉汗國是中央集權封建王朝,曾經十分強盛。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自13世紀蒙古帝國建立以來,河中地區基本由察合台汗國統治。但到了14世紀,察合台汗國分

笈多帝國的經濟:成為連接東西方經濟文化的紐帶

超日王重視水利灌溉,特別加強水利工程建設.促使北印度農業發展,推動鐵農具使用,穀物種植包括大麥、小麥、水稻、黍米、豆類、芝麻等。經濟作物包括棉花、大麻、甘蔗、亞麻、

十字架原意為“叉子”,最後如何演變為基督教信仰的標記?

十字架,源自拉丁文crux,意為「叉子」,原是一種處死犯人的殘酷刑具,流行於古羅馬、波斯帝國和迦太基等地,通常用來處死叛逆者和奴隸等。後演變為基督教信仰的標記,象徵著耶

伊土戰爭簡介:兩大伊斯蘭軍事集團之間的聖戰

伊土戰爭是在16至18世紀時期,發生在地處亞洲西部安納托利亞半島、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與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薩菲王朝之間的一場百年戰爭。這場戰爭由

亞歷山大帝國簡介:亞歷山大建立的強大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又稱馬其頓帝國,由著名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開創,其版圖東起蔥嶺與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灣並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臘,北抵黑海及阿姆河

“萬王之王”薛西斯有何能耐?薛西斯統治時期的波斯是怎麼樣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萬王之王」薛西斯的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起古波斯帝國,自古以來給人們的印象就是強大而神秘。在很多影視劇作品當中,但凡是提到了古波斯王

解密:波斯帝國的帝國夢何以如此不堪一擊?

波斯人也一直未能解決帝位繼承問題,皇室成員為爭奪皇位自相殘殺,至為慘烈。這對政治穩定顯然極為不利。 按傳統史觀,天下大勢久分必合,合久必分。這一史觀也適用於波斯帝國

兩伊戰爭導彈襲船戰將波斯灣變成恐怖“死海”

其實,襲擊油輪的作戰方式很早就在兩伊戰爭中出現了,但那時還只是孤立的行動,並沒有明顯的目的性,也沒有上升到政治層面。1980年10月1日,伊拉克的米格21就用炸彈攻擊伊朗油輪

岡比西斯二世: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岡比西斯二世(英語:Cambyses II of Persia 波斯語:کمبوجیه دوم 古希臘語:Καμβύσης 前530年~前522年在位)是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第二任皇帝,其父親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締造者居魯

解密: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因何跨不過恆河流域?

中國古籍中對印度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史記·大宛傳》中,書中將「印度」稱為「身毒國」,而至唐代則多稱之為「天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說:「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

溫泉關血戰為何讓波斯人損失慘重?斯巴達勇士到底有多強?

「過客啊, 請帶話給斯巴達人, 說我們踏實地履行了諾言, 長眠在這裡」。 這是矗立在希臘德摩比勤隘口(俗稱溫泉關),紀念公元前480年溫泉關戰役的一尊獅子狀紀念碑上鐫刻的銘文

伊土戰爭的經過:為何最終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伊土戰爭是在16至18世紀時期,發生在地處亞洲西部安納托利亞半島、歐洲東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區的奧斯曼帝國與在亞洲西部伊朗高原上的波斯薩菲王朝之間的一場百年戰爭。這場戰爭由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