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保健的新觀念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孕婦保健的新觀念

懷孕是婦女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站,無論對即將出世的嬰孩,還是於憧憬未來的孕婦,都是至關重要的時期。由於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孕婦、胎兒以及新生兒的死亡率有了顯著的下降,但孕婦在妊娠期間出現的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等合併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胎兒、新生兒死亡情況還是屢見不鮮。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呢?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是加強孕婦的自我保劍這方面的內容應該包括正確掌握有關食物、藥物、疾病處理、運動、衣著、睡眠姿勢等的保健知識。值得強調指出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某些傳統的保健觀點已顯得比較陳腐和不合理,其間孕婦的合適體位問題更是值得一提。

長年來,人們總是認為孕婦的睡眠和分娩的最好姿勢是仰臥位,現在看來這顯然有悖於情理,是不科學的。據國外近年研究資料證實,分娩和懷孕後期採取仰臥位,非常不利於子宮和胎兒的血液循環,妊娠的中期和後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可壓迫下腔靜脈和腹主動脈,前者導致流回心臟的血液減少,孕婦有可能發生低血壓;後者則能使雙側腎動脈血流不足,子宮動脈流經胎盤的血液量減少,這便會造成孕婦的腎臟的損害,對胎兒也將構成巨大的威脅,這決不是無依據的。最近研究人員利用血管掃瞄儀對16名健康、無併發症的足月胎產婦(宮口已開了3~4厘米)進行臍動脈血流測定,明顯看到當孕婦仰臥時臍動脈阻力增高,而側臥位時阻力即下降。因此,正確的孕婦睡眠姿勢應該採取側臥位,在臀部下可墊一(xie【契】)形的柔軟物件,如小枕頭、毛巾或泡沫塑料等,側臥至少傾斜30~40度,也即身體長軸平面和床的平面呈一個30或40度的銳角。分娩時的體位直到目前為止,都採取仰臥位,這顯然也不利於分娩,現不少專家多主張半臥位。

懷孕後,特別是妊娠的中、後期是否應該多走動?這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民間的甚至部分醫務人員的傳統看法似乎是多走、多動,孩子便好生,事實上恰恰相反。過久站立使增大的子宮壓迫盆腔血管,導致下肢及盆腔血流鬱積,使回心血量減少,從而影響子宮胎盤和腎血流量,這便會引起胎兒的生長不良,並容易促發妊娠毒血症。國內外一些婦產科權威都大力提供正常孕婦每天下午應側臥1~2個小時,以防出現浮腫;已經浮腫的孕婦不應再散步(liou【足留】)(da【足達】);有慢性高血壓病史的妊娠婦女則必須保證一晝夜內側臥12個小時以上。那種一味強調孕婦多站、多走的觀點是謬誤。

那麼,孕婦能否進行運動鍛煉呢?美國婦產科學會已告誡孕婦對此必須謹慎。儘管適當的鍛煉有一定的好處,如防止身體過重,保持肌張力,從而使分娩順利,減輕背痛等妊娠症狀等。但過度的鍛煉能使血流從子宮流向肌肉,運動產生的熱量使孕婦體溫升高,這些都有害於母嬰的健康。因此,對孕婦來說,特別是平素體弱、肥胖、慣於久坐者,僅能做些短時間緩和的活動。

孕婦的睡眠姿勢和活動對胎兒的正常發育和孕婦的健康有著莫大的關係,切勿掉以輕心。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