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小兒的飲食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嘔吐小兒的飲食

病兒嘔吐,實是自衛反應的一種。它表示對某種食物不能消化,或有過敏,或此時消化機能失常,嘔出以減輕胃的負擔。形成嘔吐的原因不一,因此防治與飲食隨之有異。

1.空氣入胃 喂哺牛奶時,因奶頭內未充滿乳液而將空氣嚥入,或吃假奶頭,或吮手指,皆可使空氣入胃而發生嘔吐。因此嬰兒喂哺後,要抱豎起伏在成人肩上輕拍其背部片刻、使胃內空氣吐出後,放在床上才能安睡。用瓶餵牛奶時要將乳液充滿奶頭,吃假奶頭或吮手指習慣皆宜禁止。

2.喂哺量太多或咽乳液太快 用人乳餵哺的嬰兒,每次母乳量並不相同,有時太多,嬰兒將過多的乳量吐出,稱為溢乳。人工餵養兒,如餵奶過量,或稀釋用水過多,或奶頭孔太大,一次吮入量太多,而且很快嚥下,也常易發生嘔吐。若能按照人工餵養法合理餵養,而且勿使乳頭孔過大,可免於發生嘔吐。

3.喂哺次數太多 嬰兒胃內食物,需3~4小時後開始完全消化。人乳餵養兒,消化功能正常者,三小時也能消化完畢,但尚有少數嬰兒不能。所以喂哺嬰兒,最好每3~4小時一次,免於嘔吐。早產兒或弱小嬰兒胃容量小,可每2小時喂哺一次。

4.食物營養素調製不適宜調製牛奶內脂肪或糖過高,常易發生嘔吐。一般調製牛乳內脂肪含量,不宜超過2~3%;糖不宜超過10%,否則容易發生嘔吐。巧克力內含脂肪量高達27%,可造成胃呆或嘔吐,不宜多吃。

5.反芻 有一種嬰兒,喂哺後再將乳液回至口內咀嚼,然後嚥下。此屬不良習慣,矯正方法可用厚乳(牛乳內加澱粉5~10%),使牛奶厚而粘貼於胃壁,無法回出。

6.先天畸形 胃腸道畸形甚多,最常見者為幽門肥大或狹小,大多發生於孩子出生後2~3星期,往往會將喂哺的乳汁吐出,上腹部可以手捫到塊狀物。此時應請醫生診治,必要時需外科手術治療。

7.腸部阻塞 嬰兒腸部易於激惹,腸部蠕動極快,往往將腸的一段套入另一段,發生腸套疊。此種患兒可突然腹痛、嘔吐,大便帶血,似果醬狀。此症早期可以將腸部復位,遲則須手術治療。如不診治,腸部有壞死危險。

8.急性炎症 猩紅熱、腦膜炎、急性腎炎、痢疾、中毒性消化不良、中耳炎等,皆易嘔吐。先治疾病,飲食以流質為宜,同時將飲食減少。

9.腦部疾病 如腦炎、腦瘤等,皆可發生嘔吐。找出病原,針對治療。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