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不一定都需要補血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貧血不一定都需要補血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人並未經過醫生診斷,自認為貧血,或身體較弱,便盲目長期大量服用市售的補血劑,通常不但沒有達到改善體質的目的,有時反而有害。因為貧血首先需要醫生確診,其次並不是所有的貧血都需要補血。

缺乏葉酸也會引起貧血

貧血是指血液裡的紅細胞數量減少或紅細胞裡的血紅蛋白減少(我們這裡討論的貧血是特指不伴有白細胞和血小板異常的單純貧血),它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第一,由於造血原料缺乏所致的營養性貧血。容易缺乏的物質主要有鐵劑、葉酸、維生素B12、B6、蛋白質等,最常見的是缺鐵引起的貧血和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貧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蛋白質缺乏所致的貧血僅見於少數晚期惡性腫瘤病人或某些惡性節食者。第二,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多數為血色素、白細胞和血小板的共同下降,僅少數表現為單純貧血。第三,溶血性貧血。由於物理、化學或自身免疫因素造成的紅細胞過度破壞。由上可見,引起貧血的原因很多,因缺鐵導致的貧血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目前,市面上的補血劑不下七八種,根據其商標上的補品成分,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硫酸亞鐵加上一些補氣血的中藥,如黃芩、枸杞等。另一類為噗林鐵加上中藥成分皂甘、當歸、黃芪等。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一類補血劑,都只適用於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只是第二類補血劑由於已經是血紅蛋白合成的半成品。因此,比單純補鐵元素的第一類補血劑見效更快,療效更好,但對於不是缺鐵引起的貧血,單用此類補血劑就無的放矢了。

那麼,對於缺鐵所致的貧血,應該怎樣正確服用市面上的補血劑呢?首先,應該由正規醫院的醫生給予明確的診斷,並且找出缺鐵的原因。例如是否系鐵攝入不足(偏食、嗜濃茶、生育期婦女、孕婦、兒童對鐵的需要量增加而攝入鐵相應不足),鐵吸收欠佳(慢性胃炎、胃大部切除術後),鐵丟失過多(各種急慢性失血,如潰瘍並婦女月經過多或腫瘤消耗等)。找出病因後,針對病因治療,同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一般,對嚴重貧血、血清鐵極低的病人或胃腸吸收不良的病人,主要採用注射鐵劑,待病情改善後再改為口服鐵劑或服用市面上的補血劑。

一旦病因去除、血色素恢復正常後,只需繼續服用一個月鐵劑即應停用,只有不能去除病因的病人才需要長期服用鐵劑,因為無原則地長期大量服用鐵製劑補充液會產生不良後果。醫學專家發現,長期過量攝入鐵會導致鐵吸收增加。大量的鐵元素沉積於心、肝、腎、腦等重要器官,會影響臟器功能,嚴重時出現臟器功能衰竭。因此,不要認為補充鐵劑是一件小事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科學合理地補充鐵製劑,才會既有效又安全。

獻血後吃補血劑一個月足矣

另外,有些人在獻血後會服用一些補血劑,這樣做是可以的,但時間不宜太長,半個月至一個月足夠了,因為人的血容量為4000~5000毫升,一次獻血200毫升,並不會對機體造成大的損害,也不會引起貧血。

特別提醒:

經醫生檢查確定不能口服鐵製劑的病人,可以使用注射鐵製劑,但一定注意要先口服,不能口服的再注射。

鐵製劑對胃腸有刺激作用,宜飯後半小時服用。如果病人不能耐受,可從小劑量開始服用。服鐵製劑以後,大便會出現黑色,是正常現象。

服鐵製劑時,同時服用維生素C100毫克,可保護鐵不被氧化。另外,還可加服維生素B6,因它是鐵代謝中的輔酶,有助於鐵的代謝利用。

禁止用茶水、牛奶、咖啡等飲品送服鐵製劑,以上飲品可影響鐵的吸收。另外,研究證實,蛋類、植物纖維亦不利於鐵的吸收。

服用液體鐵製劑時,如枸櫞酸鐵銨,宜用吸管服用,因為液體鐵製劑對牙釉質有損害。(李曉)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