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桿菌病,也成波浪熱,是布氏桿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玻本病遍佈全球,國內多鑒於內蒙、東北、西北等牧區,各大城市也可見散發病人。臨床上主要表行為輕重不一的發熱、多汗、關節疼痛。
我在門診曾遇到一位54歲的男性患者老張,張家口市人。春節時吃了涮羊肉,半個月後出現發燒,體溫38-39攝氏度,伴出汗、關節疼痛及乏力。查體發現肝、脾均腫大,布氏桿菌凝集實驗陽性,血培養有布氏桿菌生長,確診為布氏桿菌玻經抗菌及有關治療痊癒。老張是城鎮人,不接觸牛、羊等牲畜,為什麼也患上了布氏桿菌病呢?這和他吃的涮羊肉有關。
布氏桿菌為革蘭氏陰性桿菌,有羊種、牛種、豬種、森林鼠種、綿羊附睪種和犬種。我國以羊種佔絕對多數,其次為牛種菌,豬種僅存在於少數地區。這些家畜得本病後,其陰道分泌物特別具有傳染性,其皮毛、各臟器組織、胎盤、乳汁、尿液常染菌,病畜乳汁中帶菌較多。布氏桿菌在體外生活能力也較強,在乾燥土壤、皮毛和如類製品中可生存數周到數月,在水中可以生活5日至4個月之久。這些存活的細菌可通過人體損傷的皮膚、消化道及呼吸道、眼結膜、性器官粘膜進入人體體內。也可因吃了染菌肉食、乳製品,進入消化道。上面提到的病例就是因食入了未煮熟的染菌羊肉而致病的。
布氏桿菌進入人體內後,經血液易在肝、脾、淋巴結等網狀皮系統中形成新的感染灶,又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各個臟器,而產生各種併發症,如腦膜炎、支氣管肺炎、胸膜炎、子宮內膜炎、個別病人可發生失語、癱瘓、聽力減退、角膜炎、視神經炎、視網膜炎、腎炎、腎盂腎炎等,孕婦可發生流產。
對急性感染的病人初一般治療和對症治療外,主要是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一般需4-6周的療程。治療關鍵是如何方式復發,其復發率可達4%-50%。因本病治療較複雜,患病後不要自行治療,一定要到醫院診治。
由於布氏桿菌的生存力強,傳染途徑廣,發病後療程長,復發率高,併發症多,所以做好預防十分重要,特別是牧區:1、病畜應隔離,流產的胎羔應加生石灰深埋,牧區從外地買進的新牲畜必須經檢疫無病後方可放入牧區。急性期病人應隔離致症狀消失、血尿培養陰性。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糞、水管理,防止病畜、病人的排泄物污染水源。生乳須經處理後方可出售。來自疫區的皮毛須放4個月以上待自然滅菌後方可使用。牧民、屠宰工人、皮毛及乳加工者等均應注意個人防護。防護面具、地面均應用石炭酸或漂白粉進行嚴格消毒。
3、接種疫苗,保護易感人畜:牧民、獸醫、實驗室工作者等均應接受預防接種。健康牲畜也要預防接種,而且要連續免疫3-5年。
4、吃肉時要煮熟,尤其涮肉時,不要只顧"鮮嫩"而忽略了衛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