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之時體不虛者別亂補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秋冬之時體不虛者別亂補

「煲老火湯補一補」是廣州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逢此秋冬季節,進補更成為許多老廣的日常功課。但記者在採訪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有關專家時獲悉,原來不少人並不知道何時才要進補,也不懂得補哪方面才有效,花大價錢買補品卻往往補不上,實在冤枉。

什麼是「補」:

有不足才需要補

「醫生,我吃藥醫病很虛,是不是要煲湯補一下?」行醫二十多年,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二內科主任劉友章經常聽到病人這麼說。他告訴記者,廣州人意識到進補的重要性,但不少人對科學進補卻認識不足。

劉友章教授認為,並非每人到了秋冬都有進補的需要,「補」是補不足,有不足才需要補。而不足多為虛,虛又分陰虛、陽虛、氣虛、血虛等,幾種虛可單獨出現又可同時存在,而且是不平衡的。因此進補的總原則就是「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哪方面虛就補哪方面。由於患者很難自行判斷自己的情況,劉友章建議應當找醫生診斷病情,再作出合理的進補安排。如果自己亂吃補品,氣虛反而一味吃壯陽藥品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何時進補:

秋冬是最好季節

進補分季節性,因為冬天寒冷,進補不易產生火氣,因此是最好的補陽補氣的季節。這時陽虛的病人可以多吃溫補食物,如羊肉、狗肉、兔肉等補血壯陽之品;血虛患者在上述物品中添加當歸、紅棗、首烏、枸杞等;氣虛病人適當加入北芪、黨參、五爪龍等;至於陰虛患者建議選用烏龜、水魚、水鴨、雪蛤等食品,並適當酌量添加玉竹、麥冬、生地、天冬等藥材。

秋天的進補也很重要,以補氣養陰、潤燥為目的,可以常吃雪梨、木瓜、葡萄、桑椹子、馬蹄、銀耳等食物。同時,秋冬進補還有地域上的講究。劉友章教授表示,北方寒冷,空氣乾燥,相對而言南方就溫暖許多,濕氣較重。「在北方大口大口吃狗肉,加很多姜都頂得住,但在南方就不行,很容易動火,就是廣州人愛說的熱氣。所以我們南方人進補以滋補為主,北方人以溫補為主,煎炒炸食物在南方不適宜,煮食最好採用蒸、燉方式。」

性別之分:

男以氣為本,女以血為主

男女老少也有不同的進補主題。中醫認為,男以氣為本而女以血為主,男宜補氣壯陽或補氣養陰為要,而女則補氣養血為重,因此有「男吃人參女吃茸」的說法。如果是陰陽兩虛的則人參與鹿茸並進。

小孩子的狀況可用「肝常余而脾常不足、心火常亢腎氣不充」來形容,他們常有肝火但肺臟嬌嫩,進補的時候就要補脾平肝,清心補肺腎。老人家很多存在氣血、陰陽均不足的情況,但虛症的情況又因人而異,所以進補尤其需要隨症應變,哪類不足就偏重補哪類。

至於中青年,他們常見的虛症有:飲食生活缺乏規律,故容易發生濕熱;休息不足導致傷及氣陰;房事過度傷到陽氣;吃辛辣煎炒食物過多則易上火動氣。在進補時,也應該分門別類來對待。

勿將補湯看作增強體質的靈藥

廣州人喜歡煲湯,尤其信奉補湯,不少老廣甚至認為「這些湯很補的,可以不用吃飯了」。其實,湯的營養遠遠不能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靠喝湯過日子的,而吃飯吃菜、少喝湯的人活得健康的不在少數。專家認為,應以飯菜為主,不應以湯水為餐。

以為只有肉類才有補有些人吃飯時只吃補品、肉菜不吃飯,他們以為補品、肉類才是補身體的,米飯吃不吃都無所謂。但米飯等是主食,其營養成分為人體所必須,不能被補品所替代。

不是補得越多越好任何補品服用過量都是有害的。

不要生病後急著進補人體無論患何種疾病,體內各部的正常生理功能都發生不同程度的紊亂。此時,脾胃的受納、消化和吸收功能的失調往往很明顯,出現如口中乏味、不思飲食、消化不良等病理性變化。一般具有補益作用的藥物和食品大都有溫熱和高蛋白、高脂肪的屬性,這樣的營養品若吃下去,勢必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使病程延長。但是,健脾助消化之品則無大礙(如淮山、太子參、麥冬、陳皮等)。

來源:廣州日報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