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當心冰箱成疾病之源

生活小常識大全,生活中的小竅門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夏日,當心冰箱成疾病之源

夏日,當心冰箱成疾病之源

你知道嗎,冰箱也會潛藏食品安全隱患,一不小心就帶來“冰箱病”。因為冰箱本身並不具備滅菌功能,只能推遲食物腐敗變質的過程,更何況有的冰箱沒有及時除霜,阻礙了冷空氣流通,使冰箱內溫度上升。如果生熟混放,會引起食物交叉感染;加之食物存放過多、過擠,以致食物表面溫度低,內層溫度高,細菌就會“死灰復燃”。冰箱門啟閉頻繁時,箱溫驟變,為細菌大量繁殖創造了適宜環境。很多家庭不認真清洗、消毒電冰箱,更為細菌繁殖提供了條件。所以,冰箱既不是“消毒櫃”,也不是“保險箱”,更不該成為“垃圾箱”。

冰箱保存食物的常用冷藏溫度是4℃~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的細菌生長速度會放慢。但是,“嗜冷菌”可以在0℃~20℃的環境中生長。也就是說,它們在冰箱的冷藏室中繼續生長和繁殖,污染食物,如耶爾森菌、李斯特氏菌等在這種溫度下反而迅速增長繁殖。誤食了被這些細菌污染的食物後,輕者腹痛、腹瀉、發熱,嚴重的甚至招致敗血症。此外,一些真菌和黴菌也會造成冰箱內食物的交叉污染和腐敗變質。

冷凍櫃的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在這種溫度下,一般細菌都可以被抑制或殺死,對存放在內的食品具有更好的保鮮作用。但冷凍並不等於完全殺菌,仍有些抗凍能力較強的細菌存活下來。

為防止引發胃腸道疾病,夏季使用冰箱必須注意:

存放時間有限制:肉類生品冷藏時間一般為1~2天,瓜果、蔬菜為3~5天。雞蛋在冰箱裡最多冷藏15天,蛋殼髒要先擦拭,但不要用水洗。綠葉蔬菜冷藏5天後,即使沒變色,最好也不要吃。冷凍櫃內,魚肉存放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如果肉凍得發黃,說明脂肪已經被氧化,最好丟棄。

食物擺放有講究:食物不能擺放過多,與冰箱壁之間要留有空隙,便於空氣流通;吃剩的飯菜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一般熟食品在上,生食品在下。冷藏室的溫度上低下高,因此魚、肉等動物性食品宜放在上面,而水果、蔬菜等放在下面。冷凍櫃內,冷飲等直接入口的食品放在上層,凍魚凍肉則放在下層。

定期消毒有必要:夏季最好每週對冰箱清洗一次,除菌、消毒。除常規部位外,更需注重用冰箱專用消毒劑對冰箱內部的滴水槽、隔板槽等死角噴灑消毒。冰箱內壁、死角噴霧完成後,應將冰箱門關閉5~10分鐘,讓消毒劑充分殺菌,最後用抹布擦乾淨。

蔬果放冰箱前不要洗:一般蔬果表面都有一層蠟質,具有保護其不受微生物侵害的作用。蔬果在清洗後,尤其是用洗滌劑清洗乾淨後,其表面的蠟質層會遭到破壞,細菌很容易進入蔬果內部,導致蔬果變質腐爛。

夏天冰箱中最容易引起疾病的四種食物:牛奶及乳製品、肉類(特別是牛肉食品)、剩餘的蔬菜和色拉、水產品。這幾種食物容易被寒冷條件下照樣生長繁殖的致病菌——李斯特氏菌污染。夏季在冰箱中貯存過的熟食,加熱要徹底,加熱時間在15分鐘以上。

食物解凍後不能再放入冰箱:冷凍食品(如雞、鴨、魚和各種肉類)一經解凍,原來已經休眠的細菌和酶的活力迅速恢復,很快引起肉的變質,還能產生有毒物質。最好將買回的新鮮食品分割袋裝後放入冷凍櫃,保證每袋食品取出後一次性吃完。這雖然有些麻煩,但避免瞭解凍食品重新放回冰箱,可確保食品衛生和飲食安全。

剛取出的食品別急著吃:人的胃腸溫度一般在36℃左右,而剛從冰箱裡拿出來的食物只有2℃~8℃,腸胃受到強烈的低溫刺激後,血管驟然收縮變細,血流量減少,胃腸道消化液也停止分泌,導致生理功能失調,容易發生痙攣性腹痛。所以,從冰箱內取出的、不再加熱的食品,宜在室溫下放置一段時間後再食用。老人、小孩、慢性胃並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應特別小心,注意慎食或少食過冷食品。

冰鎮西瓜別超過兩小時:西瓜本來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過多容易傷脾胃,如果貪涼吃冷藏時間過長的冰西瓜,對脾胃的傷害就更大。西瓜最好是現買現吃,如果需要冷處理,冰箱內放置時間不應超過兩小時,這樣既可防暑降溫,又不傷脾胃。

不宜放入冰箱冷藏的食物:黃瓜、青椒、茄子等蔬菜在冰箱中久存,會出現“凍傷”——變黑、變軟、變味。香蕉、火龍果、芒果、荔枝、龍眼、木瓜、紅毛丹等熱帶水果也不宜冷藏,否則果肉會變黑和變味。土豆、紅薯、蘿蔔等,因其表皮比較厚實,一般不容易腐爛,不用放入冰箱儲存,存放於室內陰涼乾燥處即可。

生活小常識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