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最高獎項首度獲得的科學家

世界之最大全,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之最集錦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世界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最高獎項首度獲得的科學家

世界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最高獎項首度授予亞洲科學家,中國學者張亞平獲此殊榮。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生物多樣性領導獎」每3年頒發一次,獎金18萬美元。此獎用於獎勵在全球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

貝基金會和約瑟芬-貝-保羅-邁克爾-保羅基金會面向教育與文化研究單位、博物館、動物園和學校,為有關研究提供基金資助。1995年,基金會聯合哈佛大學、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耶魯大學、密蘇里植物園等十多個生物多樣性研究領域著名的單位,設立了針對個人的「生物多樣性領導獎」,每3年一屆,每一位獲獎人將獲得18萬美元的獎金,是目前國際上專門針對這一新興領域設立的最大的一個成就獎。

張亞平1986年從復旦大學畢業後,在昆明動物研究所已故院士施立明研究員指導下攻讀博士學位,並於1991年獲博士學位。1992至1994年在美國聖地亞哥瀕危動物繁殖中心研究動物的分子進化與遺傳多樣性,1995年回國後晉陞為研究員,從事分子進化與基因多樣性研究。現任昆明動物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遺傳學會動物遺傳專業委員會主任。他十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研究動物和人的進化歷史和遺傳多樣性。他與合作者在分子水平系統地研究了我國一些重要動物類群和靈長類等的系統發育,澄清了這些動物類群系統與演化中的一些難題。他們建立了我國最大的野生動物DNA庫,系統地研究了一些瀕危野生動物的遺傳多樣性,並與一些非瀕危動物進行了比較。這些工作有助於揭示動物的遺傳多樣性與物種瀕危的關係,並為制定有效的保護計劃提供科學依據。他們還研究和揭示了我國主要的家養動物的起源與遺傳多樣性。他們對我國不同民族人群基因多樣性的研究,為揭示中華民族的起源與人類擴散、遷移歷史提供了新的線索。他們對基因多樣性的研究,揭示了基因變異與其結構功能的一些關係及其對動物適應進化的意義。張亞平先後在英國《自然》、美國《科學》等國際科技核心刊物發表論文60餘篇,在國內科技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

由於張亞平突出的研究成績,他先後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等獎勵。他的研究小組於2001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首批創新研究群體。

世界之最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