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雕塑家貝尼尼:《聖德列薩祭壇》雕刻鑒賞
《聖德列薩祭壇》,大理石雕像,作者是喬凡尼·洛倫茨·貝尼尼,創作於1645--1652年,講述了德列薩,一個16世紀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件作品是貝尼尼為卡爾那羅禮拜堂所做的祭壇雕塑。它講述了德列薩,一個16世紀的西班牙修女的故事。德列薩少年時就進修道院作了修女,潛心修煉,侍奉上帝。
她常常會產生幻覺,看見上帝,於是就寫了一本自述,把自己每次的幻覺記錄下來。這份自述流傳到17世紀後,被教會用來宣揚宗教思想,並把德列薩封為聖女,這件事在民間有著很大的影響。
這件雕塑作品描寫的是聖德列薩在幻覺中見到上帝的情景,表現了她對上帝之愛的渴望。她躺在浮雲上,寬大的衣袖向下低垂,兩眼輕合,嘴唇微張,臉色蒼白,在昏迷中祈求著神的愛。在她面前,小愛神面帶頑皮,將一支金箭射向她的胸膛。
德列薩在她的自訴中寫道:這支箭已刺穿了我的心,當他把箭抽出時,我感到無限的痛苦和甜蜜,我想把這種痛苦永遠地繼續下去……當時的意大利正倡導著禁慾主義,禁慾的痛苦折磨著無數和德列薩一樣的少女。
而貝尼尼則用堅硬的大理石刻畫出了德列薩的病態,表現了一個正在渴求愛慾的女人最柔軟的內心。小天使代表幸福,與德列薩的臥姿構成了和諧的節奏,意味著痛苦與幸福的撞擊。整個雕塑被放在祭壇上,祭壇上方安放了一些鍍金的金屬條,光線從祭壇頂上照下,被金屬條反射,其金色的散光打在白色的大理石上,襯托出人物的形體,減弱了體積感和大理石的重量感。
同時,多樣的光和影增強了人體線條的韻律和美感,從而產生出十分強烈的舞台戲劇效果,使人如同進入了一個夢幻的世界。
從思想上看,這件作品反映了一定的人文主義色彩,突出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當時的社會中,是有其進步意義的。從雕塑技巧上來看,聖女多而亂的衣褶,雲朵的飄浮效果以及人物複雜的曲線,都充分顯示了貝尼尼的雕塑天才。可以說,這件作品達到了貝尼尼雕塑藝術的頂峰。
《聖德列薩祭壇》,完成於1652年,歷時長達十二年之久。藝術史上稱之為十七世紀藝術上的卓越成就。主人公德列薩是十六世紀西班牙的一位修女,從小患了癲癇病,每次發作,均有幻覺產生,可感受到各種神的奇跡。
後來她過著隱居生活,用書信將這些幻覺記載下來。到了十七世紀,教會利用德烈薩來宣揚宗教的神秘主義,於是將這位修女封為聖徒。貝尼尼表現的是德烈薩在一次幻覺中的景象,她看到小愛神模樣的天使正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來。
她自己寫道:「我感到這個箭頭刺透了我的心,當他把金箭抽出時,我感到彷彿是在抽我的心……,我正經受著一種無限的甜蜜,使我想把這種痛苦永恆地繼續下去……。」貝尼尼正是表現了這一情節和複雜的內心情感。
德烈薩的頭部無力地向後仰著,是一種昏迷失神的狀態,臉色顯得蒼白,眼睛微微閉著,張開的嘴像在呻吟,手腳均無力地下垂,整個身體坐在好像飄動的雲端之上。這是由痛苦和幸福兩種對立感情交織在一起的複雜形象。
德烈薩記述的是她對神的愛情,但確實表露的是人間愛情的悲酸情調。貝尼尼在這組雕像中熟練地掌握了石料性能,雕出了豐富多變的衣紋和雲朵。完全沒有石料的重量感。
在這組祭壇的上部,還加了一束束鍍金的金屬條,燈光從上面照來,金色的反光射在人物身上,增加了雕刻的戲劇效果,這是光效應的早期綜合利用的先例。
從這件作品中可以看出,巴洛克雕刻和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刻,在風格上有著不同。前者強調寧靜和穩定,後者強調運動。巴洛克還特別強調和表現人體複雜的曲線和明暗的對比。因此可以稱這一組作品是巴洛克雕刻的優秀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