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藝術:亨德爾《水上音樂》簡介及其創作背景
「巴洛克」是1600年至1750年間在歐洲盛行的一種藝術風格。它產生在反宗教改革時期的意大利,發展於歐洲信奉天主教的大部分地區,以後隨著天主教的傳播,其影響遠及拉美和亞洲國家。巴洛克作為一種在時間、空間上影響都頗為深遠的藝術風格,其興起與當時的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繫。巴洛克藝術還代表了整個藝術領域,包括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內涵也極為複雜。但最基本的特點是打破文藝復興時期的嚴肅、含蓄和均衡,崇尚豪華和氣派,注重強烈情感的表現,氣氛熱烈緊張,具有刺人耳目、動人心魄的藝術效果。那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水上音樂》,又稱《水樂》、《船樂》。亨德爾作於1715年,是一部管絃樂組曲。傳說是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上為新即位的英皇喬治一世演奏的,故有「水上音樂」的美名。
全部組曲由二十首小曲組成,開始是一首法國式的前奏曲,其後是布萊舞曲、小步舞曲等各種形式的舞曲,同時也有緩慢樂章。樂器使用了小提琴、低音提琴、日耳曼橫笛、法蘭西橫笛、雙簧管、圓號、小號等。
介紹
如今我們演奏和聽到的《水上音樂》已經不是亨德爾的原作,而是後來英國曼徹斯特的哈萊樂隊指揮哈蒂(harty)爵士為近代樂隊所改編的樂曲,共有六個樂章:快板、布萊舞曲、小步舞曲、號角舞曲(一種古代的三拍子舞曲)、行板、堅決的快板。
由於旋律優美動聽,節奏輕巧而流傳後世。這裡我們選錄了六個樂章中的第一樂章、第二樂章和第六樂章。
第一樂章為莊嚴的序曲,樂曲氣氛活潑熱烈,開始由圓號與絃樂器共同奏出輕盈的同音反覆和華美的顫音,相互對答。
第二樂章為舞曲般的旋律,氣氛輕鬆舒展。這裡選錄的第二主題為小調,抒情性很強。
第六樂章為堅決的快板,威武雄壯。這一部分是全曲最為精彩的篇章。
亨德爾的《水上音樂》,乃亨德爾訪問倫敦時,為倫敦的王室而作,作於1715年。當時,在泰晤士河上夜遊,是皇室喜愛的夏季活動。乘坐掛著綵燈的遊船,周圍有成群結隊簇擁著的大小帆船,國王乘坐的船旁有音樂家的船演奏音樂。
亨德爾一共參加了三次這樣的夜遊活動(1715年8月22日,1717年7月17日,1736年4月26日),他的《水上音樂》最早的原始手稿其實已丟失,最細緻的復原本乃萊德利希所複製。這部作品根據亨德爾的三次夜遊,編為三組。
作者
喬治·弗裡德裡希·亨德爾(George Friedrich Handel,1685年—1759年),出生於德國哈雷,巴洛克時期英籍德國作曲家。
1702年,進入哈雷大學法學院學習。1703年,加入漢堡劇院;在此期間,陸續創作了《阿爾米拉》《尼祿》等在內的首批歌劇。1706年,赴意大利,在此期間結識了科雷利、A·斯卡拉蒂等音樂家,熟悉了意大利歌劇和器樂音樂風格及寫作技巧。
1710年,返回德國,任漢諾威宮廷宮廷樂長;任職期間,曾於1710年與1712年兩度赴英國,其歌劇受到英國王室和貴族的歡迎,遂留居不歸。
1726年,加入英國籍;並在18世紀20年代,進入歌劇創作的成熟時期,創作並上演了《羅德琳達》《亞歷山德羅》等歌劇。1733年,轉戰清唱劇創作;同年,其清唱劇《底波拉》《德波拉》首演。1741年,最後一部歌劇《戴米達亞》上演。
1742年,清唱劇《彌賽亞》首演。1749年,管絃樂作品《焰火音樂》首演。1759年,在倫敦逝世,享年74歲。
亨德爾的音樂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表達了巴洛克時期的先進思想,並以其宏偉的音樂風格,預示了主調音樂風格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