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簡史:本為政治宣傳歌曲 日本版本最多
莫斯科紅場閱兵儀式,《喀秋莎》的旋律是少不了的一環。我對《喀秋莎》這首歌有種莫名其妙的狂熱。甚至和歷史時代情懷都沒有關係,單純因為這首歌本身。常常一群年輕人在一起彈吉他唱小清新民謠時,被我歡快地一句「我們來彈《喀秋莎》吧。」弄得大家面面相覷。
當然對這歌有情結的不止是我一個,很少有一首歌像《喀秋莎》那樣有過無數個語言的版本,不但俄羅斯本國,甚至他們從前的敵人們也熱愛這首歌,我所知道的就有超過12個語言的版本。在戰爭之後的漫漫歲月之中,有無數個搖滾樂團、電子樂團、DJ對它進行不斷的翻唱改編。
《喀秋莎》常常被人們誤認為是一首俄羅斯傳統民謠,其實它是一首作曲家譜寫的政治宣傳歌曲。可是這些歌的意義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早已「偏離」了他原始的面目,生長出另一個全新的自我。對於中國人來說,這首歌變成了一個濃得化不開的時代情結:對於白樺林、手風琴那個純真的年代一去不復返的追憶。 1939年,蘇聯與日本在偽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坎發生了戰爭,蘇聯桂冠詩人伊薩科夫斯基寫了一首抒情詩《喀秋莎》。作曲家勃朗特爾看到這首詩歌後,馬上便把它譜成了歌曲,雖然在這場戰役中,蘇聯紅軍完勝日本關東軍,但《喀秋莎》當時並未因戰爭勝利而流行開來,而是在兩年之後的衛國戰爭中,這首歌才伴隨炮火硝煙傳遍了整個蘇聯。戰後,蘇聯政府為了表彰《喀秋莎》這首歌在戰爭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專為它建立了一座紀念館,這在人類的戰爭史和音樂史上是首例。
然而喀秋莎究竟是什麼呢?它既是俄羅斯常見的女性名字葉卡捷琳娜的愛稱,也是蘇聯衛國戰爭時候一種火箭炮的名字,這個火箭炮還有一個暱稱叫做「斯大林的管風琴」。
20世紀30年代末,年輕的蘇聯火炮設計師利昂契夫發明了一種新式火炮,由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並且成了德軍最恐懼的武器,也就是從那以後,「喀秋莎」成為了蘇聯炮兵的首選武器,只要在條件允許的地方都會大量使用,甚至「喀秋莎」也成為了蘇聯紅軍的代名詞。有趣的是,蘇芬戰爭時,芬蘭軍隊也有一種恐怖血腥的武器,同樣也有一個無比溫柔的名字:艾瑪(Emma)。
當蘇軍終於攻打到柏林城下時,他們用世界上最強大的攻城臼炮轟擊柏林,每一顆炮彈都有半噸重;與這些臼炮一起怒吼的,還有成千上萬蔚為壯觀的「喀秋莎」。
戰爭中愛情歌曲與愛情一樣總是彌足珍貴,隨著戰爭的深入,歌頌浪漫愛情的《喀秋莎》在世界各地傳唱。在意大利,《喀秋莎》變成了《風的嘶吼》,1943年意大利人用《喀秋莎》曲調重新填了歌詞,這首歌和《游擊隊員之歌》一起,成為意大利二戰時期反法西斯最著名的歌曲,甚至比意大利的國歌更加深入人心。這首歌最好聽也最著名的版本,則來自於意大利老牌樂隊Moderna city ramblers,愛爾蘭民謠式的配樂,前面有一段長達3分鐘的solo(獨奏),驚艷無比。我曾經在離法國不遠的小城Cuneo看過他們的表演,幾千人跟著這首歌跳舞跳瘋了。其中的歌詞這樣唱道:「如果冷酷的死亡在我們身上降臨,游擊隊員會為我們復仇。等待卑鄙的法西斯的命運一定是殘酷的。風停了下來,暴雨也平靜了,驕傲光榮的游擊隊員回到了家,帶著他們在風中的紅色旗子,至少我們自由和勝利了。」
或許人們根本不會想到,作為二戰時的敵對方,日本《喀秋莎》的版本竟然是最多的,加籐登紀子的傳統民謠版本非常受歡迎,她出生在二戰舊時滿洲國哈爾濱。另外,中國人熟知的《四季歌》的演唱者日本著名老牌樂隊DARK DUCKS也創作了非常好聽的日語版《喀秋莎》。日本之前有一部動漫《少女與戰車》也把它選入主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