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言的起源》的主題是什麼?是哪位德國作家寫的?
一般文學史家公認,1770年赫爾德在斯特拉斯堡與歌德相會,是狂飆突進運動的重要標誌。法蘭克福的「赫爾德—歌德派」、「格廷根林苑派」、以席勒和舒巴特為主要力量的南德派,是這場運動的三支主力,歌德是旗手,赫爾德是精神領袖。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赫爾德,全名為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Herder,1744.8.25-1803.12.18)是德國、哲學家、路德派神學家,詩人。其作品《論語言的起源》(Treatise on the Origin of Language)成為狂飆運動的基礎。
在17、18世紀的歐洲,隨著蘭克指出的「自由的、無條件地追求事物本質的方向」日益普及,國家的發展和科學的發展開始成為一回事。
在絕對王權體制之下,法國成為了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之一,法蘭西學院隨之創辦,國家與啟蒙精神的結合成為一種時尚。與這一自上而下的啟蒙風氣相應,各式各樣的哲學人類學與文明起源論層出不窮,關於人類語言起源的一系列討論也就隨之誕生。
這方面的典型文本除了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就是赫爾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的《論語言的起源》(Abhandlunguber den Ursprung der Sprache)。
赫爾德是啟蒙時期聲名遠播的哲學家、文學批評家和詩人,是康德的學生和歌德的老師,在思想史上扮演著「狂飆突進」代言人和浪漫主義先驅者等等角色。
《論語言的起源》是赫爾德提交給普魯士皇家科學院的參賽論文。科學院舉辦徵文比賽,旨在鼓勵更多的人加入啟蒙主義的討論。這篇文章能在眾多「選秀者」中脫穎而出最終獲獎,說明其中的思想與流行的啟蒙思潮關係密切。
然而,有學者通過考察哈曼與赫爾德的通信,猜測赫爾德這篇論文有隱微地反諷科學院的意味。這也就讓我們遭遇了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赫爾德究竟是啟蒙精神的繼承者,還是如後世許多學者所言,是「反啟蒙」思潮的先驅?
《論語言的起源》顯然並非一篇單純的語言學論文,而是要通過研究語言的起源及其相關的人類理性、感性等方面的問題,來表達赫爾德關於人性與文明進程的哲學思想。
這篇文章由三個篇章與四條「自然規律」構成。第一個和第二個篇章通過攻擊當時盛行的幾種語言起源論,反過來凸顯赫爾德本人的「自然狀態」學說;第三個篇章則進一步推論出赫爾德關於語言、感性和人類的一般看法。
赫爾德表示,之前的哲人對人類理性的形而上學定義是排斥了具體感官能力的不當抽像,人的「意願本質」的實質並不僅僅是理性能力(Vernunftkraften),而是一種人類天然地尋求自我認識並尋求在更大空間中自我顯示、實現的「思慮」(Besonnenheit),這種能力對成熟的知性與本能的感性進行綜合,使得其中的對立得到抵消。
人類與其說是思辨理性的動物,不如說是思慮的動物。通過思慮所形成的綜合性的靈魂,讓人類能夠針對自然界自由地施展其力量。
最值得注意的是,赫爾德相信思慮的能力是有成長性的。嬰兒沒有成熟的理性,但他天然具有思慮能力,能夠成長為具有成熟理性的個體,「將要生長起來的東西,不是已經有了一個胚芽麼?一粒種子裡面,不正包含著整棵大樹麼?」
人類能夠基於這一天賦自由地在時空中成長起來,並學會讓思慮能力成熟地朝向一個主要方向發展。所以,「哪裡還有什麼隔絕開來的理性力量?在此,起決定作用的是一種統一的、積極的心靈力量——感性一強,思辨理性就弱;思辨理性的成分一多,生動的色彩便會減少」。
早在寫作《德意志當代文學斷片》時,赫爾德就明確表示「語言」具有構建人類認識能力,尤其是概念思維的地位:「不僅僅是意識在語言當中得以構成,並且唯有通過符合於語言,思想才能獲得形式,文學的思想在語言當中努力表達出來,並與之相契地形塑著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