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海戰背景:德國試圖切斷英國物資運輸通道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德國海軍重整旗鼓的前途也日益明朗。希特勒向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海軍元帥允諾,在未來的建軍計劃中,海軍在公平的分配中將佔優先地位。這贏得了雷德爾和全體海軍人員的擁護。雷德爾隨即制定了一個代號為「Z」的海軍建設計劃,該計劃的重點是在8年至10年內建立起一支足以同英國進行海上主力決戰的強大水面艦隊。
它包括10艘大型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8艘裝甲巡洋艦,4艘航空母艦,44艘輕型巡洋艦,68艘驅逐艦,90艘魚雷艇和249艘潛艇。但潛艇部隊司令官鄧尼茲卻竭力反對這項計劃,認為如此長久的計劃是不現實的,德國必須集中資源盡快建造足夠的潛艇,以便在即將到來的戰爭中對英國的海上生命線以致命的打擊,而潛艇是達到這一目的最實際最有效的手段。但他爭得的最好結果是:優先建造戰艦,同時建造潛艇。希特勒的首要目標是征服歐洲大陸,然後再迫使不列顛帝國求和,因此在其擴軍計劃中,一直把陸軍和空軍作為發展重點,雖然他同意了雷德爾雄心勃勃的計劃,但實際上海軍還是被置於其次考慮的地位。
基於此,希特勒在1935年同英國簽定了絲毫不危及英國海軍優勢的《英德海軍協定》,規定德國海軍的噸位數為英國的35%,這樣使英國可能不會再干涉德國在歐陸上的軍事冒險。總之,從戰略意義上講,德國海軍的發展和建設是起輔助作用且處於從屬地位。這成為德國海軍將領一再埋怨的永久話題之一。 1939 年9 月戰爭爆發後,德國與英、法之間立即展開了爭奪大西洋制海權的戰鬥。大西洋當時集世界航運的四分之三,對英國尤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是英國輸入戰略物資、工業原料和糧食的「生命線」。由於德國海軍只有3艘袖珍戰列艦和57艘潛艇,能隨時開往大西洋執行任務的只有2艘袖珍戰列艦和23艘潛艇。鄧尼茲為此抱怨道:「這樣少的武器只能起到刺痛敵人的作用,而不可能使一個世界第一流的海軍強國求和。」由於實力無法與英國正面抗衡,遂力圖以破襲大西洋航運來迫使英國屈服。海上交通線的襲擊與反襲擊,便成為其主要形式與特點。
大西洋海上交通線是英國賴以輸入戰略物資、原料和糧食的生命線。為迫使英國屈服,德國決定以海軍主力破壞大西洋海上交通線,1939年9月大戰爆發時,德國的戰艦就開始襲擾英國的海上貿易了。英國則針鋒相對,將強大的皇家海軍投入保衛海上交通線,戰爭遂由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