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閃電戰是怎麼來的?閃電戰又是如何發展的?
說到德國閃電戰,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跡。
德軍在二戰中採用的閃電戰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在二戰之初德軍憑借閃電戰幾乎戰無不勝,德軍在27天之內征服波蘭、1天內征服丹麥、23天內征服挪威、5天內征服荷蘭、18天內征服比利時、39年征服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的法國,這種利用新型武器飛機、坦克、空降兵快速包抄敵人行形成圍殲戰的戰術模式通常在幾天之內完成,在此前的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如此快速包圍幾十萬大軍的圍殲戰,所以所以德軍的攻勢被稱為「閃電戰」,但是閃電戰在二戰後期很快就被粉碎,因為閃電戰遇到了大縱深國家根本無力形成鉗形攻勢,故而落敗。
閃電戰的由來
閃電戰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的軍事指揮策略。普魯士王國在19世紀後期分別發動1864年的普丹戰爭、1866年的普奧戰爭、1870年的普法戰爭從而統一了德意志地區,在這其中指揮作戰的軍事將領就是普魯士總參謀長老毛奇,老毛奇比較贊同拿破侖「運動就是戰爭靈魂」的思想,他主張普魯士軍隊應該分開並進、從敵軍兩翼包夾敵軍,快速殲滅敵軍的有生力量。這種機動、協同、速度的原則在普法戰爭展現無疑。
老毛奇這種戰略思想和德國的地理位置有關係,因為德國地處中歐,四面臨敵,如果不能快速殲滅敵人,極有可能在東西兩線被敵人圍攻,這兩個敵人主要是兩個歐洲大國:法國和俄國,因為19世紀到20世紀初期德國的軍事力量和工業力量一直是歐洲第一,法俄只有聯手才能遏制德國的擴張,所以德軍要想在兩線作戰中取勝,就不可能平分軍事力量東西兩面發動進攻,唯有集中力量先打垮一面的敵軍,在德軍高層看來擊垮西面的法國是德軍的最好措施。
於是德軍在1891年到1905年之間制定的施裡芬計劃便是在法德對峙時,右翼德軍突擊部隊通過盧森堡、比利時、荷蘭繞道進入法國境內,包夾法軍前線部隊,並且進攻巴黎。在1914年爆發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就被東西兩線的被法國和俄國聯盟攻打,施裡芬計劃被德軍實施,但是德軍的突擊部隊根本無力通過馬克沁機槍、速射炮、鐵絲網組成的塹壕,結果是德軍的進攻最終被英法聯軍擋住,施裡芬計劃根本無法實施。
不過這個時候德軍發動的裡加戰役實現了閃電戰的雛形,即找到敵軍防禦薄弱點,快速突進,進而圍殲敵軍。是德軍參謀總長魯登道夫策劃的裡加戰役勝利,在裡加戰役中,德軍組織3個師的兵力強渡德維納河,突破俄軍的陣線薄弱點,繞過堅固的俄軍防禦點,向伊克斯庫爾、雷登博伊斯、新岑堡方向進攻,意圖形成對俄軍的合圍,但是德軍的機動性太差,缺乏火力導致沒有取得圍殲敵軍的戰果,也就是著名的「古特爾滲透戰術」。通過一支衝鋒隊繞開敵軍的火力點,切斷敵軍與後方的聯繫,為大部隊強攻敵軍做好準備。
魯登道夫在戰後對裡加戰役做出總結,他認為突擊需要具備突然性,同時迅速找出敵軍薄弱點,然後利用炮火猛烈攻擊,繼續撕裂突擊口,突擊不必理會後續部隊,繼續向前進攻,後續部隊則沿著突破口從側翼夾擊敵軍,魯登道夫的這套戰術奠定了閃電戰的基本模式,並且取得了1917年和1918年的春季戰役的勝利,不過由於一次世界大戰的士兵還是靠著兩條腿進攻陣地進攻,這顯然無法能夠擴大戰果,假如突擊士兵的行軍能夠通過機械化前進,那麼德軍很快就能擊垮並且圍殲其他部隊。
閃電戰的成熟
閃電戰在二戰時期有三個重要的要素:空軍、裝甲部隊和摩托化步兵。分別是閃電戰需要的火力支援、突擊部隊、後續擴大戰果的部隊。在一戰時期,西方列強在執行陸地作戰時主要還是在地面作戰,也就是炮兵和步兵離不開陸地,這使得炮火支援只能依賴於陸地炮兵的移動,火力支援十分低效,步兵依靠雙腿推進,速度十分緩慢。但是在一戰中出現了坦克和飛機,坦克由丘吉爾組織研究,在1916年9月15日投入索姆河戰役,飛機在1911年的意土戰爭中就被投入戰場,只是由於技術不成熟和軍隊的戰略思維落後故而沒有得到大規模應用。
尤其是裝甲部隊,最早提出把坦克單獨拉出來作戰的人是英國人富勒,不過富勒的理論在英國並不受軍隊高級軍官歡迎。號稱法國「坦克之父」的埃蒂安納將軍早在1920年就提出了裝甲部隊作戰理論,他要求建設一支裝甲部隊用於地面進攻,但是不被法軍高層所接受,此時的法軍深陷塹壕戰思維,正在修建馬奇諾防線,法國的戴高樂將軍在1934年出版了關於裝甲部隊作戰理論的《建立職業軍》一書,他也認為裝甲部隊將會是地面進攻的主力。蘇聯最早提出裝甲戰理論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這位「紅色拿破侖」在1937年的「大清洗」被槍斃。
德國是唯一一個重視裝甲部隊作用的大國,主要動力來自於希特勒和古德裡安,希特勒是一個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得鐵十字勳章的士兵,對於塹壕戰中步兵集團衝鋒十分不贊同,他本人很喜歡突襲戰,而古德裡安則是繼承了德國老毛奇和魯登道夫的軍事思想,認為奇襲、快速、集中才是作戰的三要素,古德裡安還主持改進坦克,並且把自己的戰術模式付諸實踐,德軍的高層並不認同古德裡安的看法,但是希特勒卻十分欣賞古德裡安的作戰模式,1934年德國建立裝甲部隊,古德裡安為裝甲兵總監,1938年又擔任德國機動部隊總監。
這使得古德裡安可以運用自己的軍屬理論,這也是閃電戰的基礎,具體過程是這樣的:首先由戰機取得制空權,事後對敵國的通訊中心、指揮部、機場、橋樑、火車站等重要戰略地點進行轟炸,防止敵軍集中兵力。隨後空降兵則對要塞、橋樑等關鍵目標實行佔領,最後裝甲部在敵軍的防線上實行突擊並高速推進,從兩翼包夾敵軍,實行合圍,而坦克運到的堅固火力點由飛機進行轟炸,讓坦克快速前進,之後乘摩托化步兵部隊跟進裝甲部隊高速推進,鞏固裝甲部隊奪取的陣地,充當圍攻包圍圈敵人的主力部隊。
在閃電戰中,飛機和坦克、摩托化步兵必不可缺,是關鍵的三要素,三者配合可以很快從大範圍內包圍敵軍,實行圍殲戰。沒有飛機的掩護,坦克強行突擊只會成為活靶子,沒有坦克,飛機轟炸毫無意義,沒有摩托化步兵的追擊,突入敵軍的坦克部隊很有可能成為孤軍,被敵軍擊垮粉碎。但是三者假如能夠成功結合,那就能在敵軍還未完成全國總動員之前就能擊垮敵軍,消滅敵人的軍事抵抗。
閃電戰的弱點
閃電戰雖然可以短短幾十天的時間內消滅一個國家,但是這並非意味著閃電戰不可戰勝,相反閃電戰的弱點也很大,閃電戰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裝甲部隊,而裝甲部隊需要大量的石油作為燃料,後勤保障對於裝甲部隊十分重要,另外裝甲部隊的快速移動依賴於良好的道路和橋樑,而且閃電戰可以大規模圍殲敵軍,把敵軍潛在的戰爭潛力消滅。如果德軍的閃電戰被敵軍遏制住,那麼敵軍可以把圍殲戰轉化為消耗戰,德軍必將受入圍攻而失敗,蘇德戰爭就是德國閃電戰失敗的最好例子。
德國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對於蘇聯的打擊,由於德軍閃電戰的巨大威力,到1941年11月底德軍深入蘇聯境內850—1200公里,佔領蘇聯國土15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3個法國的面積,淪陷區人民約7450萬,蘇軍損失高達380萬人,德軍勢頭直逼蘇聯首都莫斯科,但是德軍的裝甲部隊的前行極限到了,裝甲部隊需要的汽油、彈藥和零配件無法及時得到補充,而且蘇聯沒有西歐國家一樣的公路,一旦下雨,道路就變成了泥漿,德軍後勤的汽車經常被卡在泥潭裡無法動彈,就這樣德軍裝甲部隊到達了進攻極限。
裝甲部隊無法展開大規模突進和德國的空軍也有關係。自蘇德開戰以來到1941年11月30日,德國飛機總數達到4219架。這些飛機超過80%損失在蘇聯戰場。從開始進攻蘇聯至11月1日,德國空軍在東線平均每個月維持2462架作戰飛機(不含聯絡機以及運輸機)和2963個機組,同時平均每個月要損失741架飛機和318個機組,飛機能夠轟炸的戰略區域也到達了極限,閃電戰的兩大要素基本消失了,蘇聯的龐大的戰略縱深使得閃電戰完全失去了優勢,蘇聯的戰爭潛力開始被發掘出來了,戰爭由閃電戰變成了消耗戰。
在消耗戰中,德軍是無力和蘇聯抗衡的,蘇聯人口在蘇德開戰時大約有1.9億人,這使得蘇聯征發了2960萬人用於蘇德戰爭,無論德國的後期戰術如何優秀、指揮官如何出色,德軍戰鬥力有多強,都無法消滅蘇聯無窮無盡的有生力量,在蘇德戰爭期間,蘇軍陣亡及失蹤人員高達1194.413萬人,被俘560萬,因傷致殘500萬,但是蘇聯依舊沒有倒下,此外英美為了減少自身的傷亡,給予蘇聯大量的補貼,讓蘇聯出人和德國對抗,比如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就給予蘇聯的糧食達到420多萬噸,各型飛機14018架,各型車輛46萬6968輛,這使得德國根本不可能打敗蘇聯,閃電戰並不適合全國總動員的消耗戰。
結語:閃電戰的啟示
閃電戰非常適合於中小面積的國家,直到今天我們依舊看可以到很多戰爭中有著閃電戰的影子,甚至是現行技術條件下的閃電戰復現。而且世界各國的軍事專家和歷史學家也不斷在研究閃電戰,發掘閃電戰的意義的對於當代社會依舊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現代軍事領域已經發展到了太空武器階段,新的作戰模式和新的軍事理論該如何變化,或許可以從閃電戰中得到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