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閃擊戰的總設計師:施利芬

德國閃擊戰的總設計師:施利芬

德國歷史故事

德國閃擊戰的總設計師:施利芬

      如果說德意志人民的生存環境必須要他們開疆拓土,那麼老毛奇,小毛奇,魯登道夫,興登堡這些統帥們所做的就是帶著麾下的士兵攻城略地,而如何更好地更快的消滅敵人,這不得不提到一個人,正是他提出的計劃,讓德意志看到了征服世界的希望,這就是閃擊戰總設計師,施利芬計劃締造者馮.施利芬

阿爾弗雷德.馮.施利芬(Alfred von Schlieffen)出生於1833年,早期曾學習法律,後從軍。1853年作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願者加入第一禁衛槍騎團。1854年12月調服正規軍,並被任命為少尉。1858-1861年,在軍事學院學習。1865年,施利芬進入德國總參謀部,一直工作到退休。

施裡芬的仕途算得上一帆風順,自戰爭學院畢業之後,他的才華便為參謀本部的高層所重視。當時的參謀本部下屬有若干局,其中地位最為重要當數軍事歷史局,軍事歷史局從來被視為參謀總長的智囊,其局長也被視為未來參謀總長的候選人。1884年,在毛奇的支持下,施利芬出任參謀本部軍事歷史局局長,先後擔任了毛奇與瓦德西的智囊角色,並於1891年出任參謀總長。因此,施利芬始終對毛奇充滿敬意與崇拜,並以毛奇、克勞塞維茨的學生自居(克勞塞維茨曾任普魯士戰爭學院院長,時毛奇在戰爭學院學習,後毛奇始終以克勞塞維茨的學生自居,實際上,戰爭學院院長從不授課,克勞塞維茨與毛奇並無太多瓜葛)。

俾斯麥所締造的統一的德意志帝國改變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格局,老牌歐洲強國無不對之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同時,德國地處歐洲中心,列強環繞,戰略上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德意志統一不久,德國參謀本部便開始著手研究如何應對未來全面的歐洲大戰。

對德國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東面的俄羅斯、西面的法國與海上的老牌強國英國。對於陸軍而言,歐洲戰爭意味著同時與法國和俄國作戰。因此,參謀本部研究的課題便是如何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瓦德西曾經於1887年提出固守西線,集中力量打擊俄羅斯的戰略方案,為俾斯麥所否決。

那什麼是讓整個歐洲在德意志鐵蹄下震顫,被歐洲軍事思想家認為是差點改變世界的施利芬計劃呢?

施裡芬在輔佐老毛奇與瓦德西時,便對法國與俄羅斯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歷了拿破侖戰爭的法國,雖然在普法戰爭中失敗,並失去了盛產鐵礦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其陸軍卻雄風不減,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是統一的德意志帝國在歐洲大陸上最大的敵人。反觀俄羅斯,雖有600萬常規部隊,但裝備落後,戰略思想仍舊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當德國的克虜伯大炮、毛瑟槍已經馳名世界,德國參謀本部正在著重研究馬克沁機槍的價值時,俄羅斯的士兵不少還以綁了尖刀的木棍作為唯一裝備。同時,俄羅斯廣闊的領土、落後的鐵路網和老化的戰爭動員機制使得俄國的戰爭反應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細研究了雙方力量對比之後,施裡芬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構想:利用德國兵力動員迅速的優勢,先行擊敗法國,而後回頭集中力量對抗俄羅斯。施裡芬判斷,俄羅斯落後的軍事動員體制使得俄國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對德國的軍事集結。而在這段時間內,擁有毛奇時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鐵路網,德國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軍事集結並打敗法國。這就是「施裡芬計劃」的基本戰略思想,以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時間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軍參謀總長的第一年,施裡芬便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被稱為第一號備忘錄。在這份備忘錄中,施利芬採用了軍事學家所罕見的「劇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來歐洲大戰的基本過程,提出了「時間差」的戰略構想與實施方式。之後,施裡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號備忘錄,這三份備忘錄,便是「施裡芬計劃」的基本雛形。此後,在任期內,施裡芬主導進行了對未來戰爭的無數的演習、沙盤演練與討論,對備忘錄進行了反覆的修改。1905年12月,施裡芬完成了最後一份備忘錄,並於1906年親手交給了繼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裡芬計劃」終於成形。

「施裡芬計劃」的主要目標自然是法國。普法戰爭失敗後,法國為抵禦德國進攻,從瑞士阿爾卑斯山開始,經貝耳福、厄比納爾、土爾和凡爾登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堡壘,僅僅在厄比納爾和土爾之間留有豁口以通法德邊境,並在豁口的兩翼部署了密集的交叉火力,因此」施利芬計劃」的中心與重點,便是如何繞過法國漫長而堅固的防禦體系。

「施裡芬計劃」基本內容是:將德國全部作戰兵力分為對俄國的東線和對法國的西線。其中,西線部隊79個師,東線部隊則僅有10個師夾雜一些地方部隊。東西線兵力分配比例大致為1:8。西線又分為左右兩翼,右翼部隊為68個師,左翼部隊11個師一部分配在凡爾登中央地段,這裡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僅僅135英里,也是法國對德防禦體系的重心所在。其餘則部署在長達240公里的的法德邊境線上。西線中的右翼,是德國主力中的主力,也是德國贏得戰爭勝利的靈魂。

按照「施裡芬計劃」,一旦戰爭打響,東線德軍部隊以其少數兵力與奧匈帝國軍隊遙相呼應,牽制俄軍,目的在於將俄國限制於東普魯士邊境。於此同時,集結於西線的右翼以凡爾登地區為軸心向西南方向旋轉,取道歐洲的中立國比利時,由比法邊界進入法國,在穿越比利時平原、橫掃法國沿海後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包圍巴黎,繼而向東,從法軍背後包抄其主力。而西線的左翼的任務,便是抵禦法軍主力的攻擊。

「施裡芬計劃」要求右翼部隊主力自動員下達後第十二天前打開列日通道,第十九日拿下布魯塞爾,第二十二日進入法國,第三十一日達到提翁維爾--聖康坦一線,第三十九日攻克巴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判斷俄國軍事力量的充分動員需要6到8周,因此,施利芬計劃中要求德國在這一時間內徹底擊敗法國。

整個一戰就是按照施裡芬的構想來進行得,以這個築壘地區為樞軸,由七十九個師組成的右翼,將以閃電戰經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後面馬上由戰時後備軍之類的第二後備軍跟上來。由八個師組成的較小的左翼,將留在法德邊界。像一扇巨大的旋轉門一樣,德國人在這個繞著樞軸旋轉的運動中,將一直橫掃到法國沿海地區,從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圍巴黎,然後轉向東面。

如果法國士兵離開他們的洛林要塞,把八個德國固定師趕向萊茵河,這樣就更好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進的德國人將從後面來攻打法國人。法國的要塞炮只面對德國,不能轉向西面來對付從法國方面進攻的德國人。

施裡芬計劃是為了避開開戰時直接進攻法國所遇到的四個堅固的堡壘.計劃西線全部兵力72個師中.53個師都分配在迂迴的右翼上,迂迴必需假道荷蘭,避開比利時的列日要塞和納慕爾要塞.直接進入法國領土對巴黎進行攻擊或者包圍,之後在從法國的四個堡壘薄弱的後方進行攻擊.整個右翼起到的作用是像一把大鐮刀迅速地橫掃法國.10個師面對凡爾登,作為部署的樞紐.這個樞紐的部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避免在計劃過程中左右翼間出現的空缺,特地用10個師部署填補在凡爾登這個樞紐空缺.而左翼以9個師的兵力部署在與法國的交界處一邊阻止法軍的突入一邊引誘法軍深入德國領地然後右翼的迂迴部隊從後包抄,將其殲滅在德國境內.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亦在右翼的德軍的進軍範圍之內,初步估計施裡芬計劃其中就包括吞併比利時

他的伯父在1890年曾預言下一次戰爭可能要打7年(甚或30年),因為現代國家的資源太巨大,僅一次會戰失敗並不能迫使它放棄戰爭。小毛奇在1906年說得更徹底:「那是一種民族戰爭,不是一次決定性會戰所能完成的,必須經過長期苦戰把全部國力都耗盡,否則一個國家不會屈服,而在這樣的戰爭中,即令獲得勝利也還是得不償失。」

但是非常可惜,小毛奇雖不乏智慧,但卻完全沒有魄力。他既然不能根據自己的理想來重新擬定一套戰略,而對於前任所移交下來的計劃也感到無可奈何。他內心裡對施裡芬的思想不敢苟同,甚至對它缺乏信心,但他對於這位德高望重的老元帥有一種自卑感,在表面上不敢明白地表示反對,尤其是那無異於向整個參謀本部挑戰。

甚至施裡芬本人也有力不從心之感,他知道自己的偉大計劃並非一種必勝的公式,那實在是一種極端冒險的賭博。他常說,對於這樣的偉業我們是太弱(too weak)了。他做了15年參謀總長,並未能把德國陸軍擴大到實現其計劃時所需要的數量。他曾想至少應拼湊編成8個「暫編軍」(Ersatz Corps),這個理想也未能達到。假使連施裡芬都辦不到的事情,而希望小毛奇能夠辦到,那實在未免太過奢望。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德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