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德一世是個德國人,他為什麼能成為比利時的國王?
利奧波德一世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國王的權力是非常大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這個道理。尤其是在歷史上,基本上都是家天下,皇帝死了,兒子接班。所以在歷史上很多人擠破了鬧到也希望能夠奪取政權。
然而在歐洲卻有另一番景象。很多國家的統治者竟然都不是自己本民族本國家的人,說起來確實有點奇怪。
就像我們今天說得比利時。比利時獨立後,本國竟然選不出國王,反而是向歐洲各地的王公貴族發出了邀請函,最後選擇了一位德國人,他就是利奧波德一世。
比利時獨立後,為什麼國王卻是外國人呢?
其實說來話長了,比利時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裡都屬於其他國家的附庸,曾先後被羅馬人、高盧人日耳曼人所統治。後來,奧地利強大的時候,比利時又歸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統治。
拿破侖肆虐歐洲的時候,比利時又稱為了法國的一部分。維也納會議後,那些強國們為了削弱法國,私自把比利時和荷蘭並到了一起。
然而別看比利時和荷蘭相鄰,在歷史上也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但是雙方之間宗教、文化等都不相同,尤其是這種人為的撮合,以荷蘭為主導的聯合,使得雙方矛盾激化,非常對立。
果不其然,到了1830年,比利時人民舉行了起義,決定走獨立的道路。
可獨立後,比利時卻選擇了君主立憲,還非得從國外選擇一個國王統治比利時人民。其實說起利奧波德一世,人家也是香餑餑,除了比利時,希臘也曾希望讓其當國王,但被拒絕了。
說起來,之所以比利時請外國人當國王,其實很簡單。
當時,歐洲很多國家是君主立憲制國家,比利時也加入了進來,不過比利時畢竟第一次獨立建國,內部幾大勢力爭鬥不止,誰也不服誰,在這種情況下,非得從國內選擇的話,那麼勢必引起內亂。
那麼既然國內選不出,就從國外選。其實這在歐洲是有傳統的,司空見慣。其實在歐洲和中國歷史上有三點是非常大的區別。
第一是外國人做國王,第二是女性和男性是同等的繼承權,第三就是國家間的聯姻頻繁。
尤其是聯姻,使得很過王國之間有著數不清的關係,歐洲人是講究血統的,如果沒有高貴的血統,基本上是當不了國王的。
在歐洲,除了國王和貴族外,宗教的勢力非常大,神權凌駕於一切,教皇甚至某種程度上還高於國王。宗教高於民族,宗教高於國家,外國人來本國當國王,完全不是問題。
也正是有了以上的基礎,比利時才有可能從外國請來一個國王。然而請誰呢?就不是自己說了算了。本來比利時和法國離得近,也挺有淵源的,所以想請一位法國人,但被英國人拒絕了。
最後比利時左看右看,選擇了這位德國人。
第一,利奧波德王子是有巨大光環的,他是英國前任駙馬,薩克森-科堡-哥達公爵恩斯特一世的弟弟。同時他的姐姐還嫁給了愛德華,人家的姑娘可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女王。
可以說,利奧波德與英國有著扯不清的聯繫,很親密。這樣一來,一旦比利時受到外來威脅,英國肯定不能坐視不管。
第二,利奧波德王子屬於德國人,算是中立的,選擇他的話,基本上沒有人會反對的。順便說一下,在當時以及後來,歐洲數個國家的國王都和德國人有著巨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