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納粹分子是怎麼形成的?德國是個怎麼樣的國家?
德國納粹分子是怎麼形成的?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眾所周知,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源地,一個讓600多萬的猶太人遭到了屠殺國家,同時也讓奔馳、寶馬、西門子等眾多的德國優秀品牌國家。一個能將世界上最壞的事情做絕,同時也能把世界上最好的事情做到極致的國家,肯定是走向事情的兩個極端。那麼同時兼具天使與魔鬼的原因是什麼呢?
長期分裂的德國
我們瞭解德國發動兩次世界大戰,迫害猶太人的同時,也要瞭解德國曾經是現代文明教育的創造者,而且還是工業社會福利制度開創者,這些東西我們今天依然在使用。德國曾經創造了關稅聯盟,這個關稅同盟讓各主權國家形成了一個新的聯合體,也是現在歐盟效仿的模板。
德國民族在它們發展過程中,曾經經歷過劇烈的震盪,而每一次的震盪都影響世界歷史的進程。德國歷史上經歷了三次大的發展階段,分別是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每個大帝國之間都會出現一段非常長時間的分裂。
德國的第一帝國在公元962年建立,被稱為德意志民族的神聖羅馬帝國,也就是奧托-斯陶芬王朝,這個王朝一直延續到1806年,最後被拿破侖摧毀。這個跨度達844年的王朝,經歷了歐洲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重商主義、啟蒙運動等。
在拿破侖失敗之後,1815年維也納會議上,當時的戰勝國英國、俄國、奧地利、普魯士需要構建一個戰後和平社會,也就是維也納體系。作為已經消失的德意志民族,需要構建一個新的德意志同盟。
這個同盟由34個獨立的邦國和自由城市組成的,這並不是完整的國家,而是一個鬆散的邦聯體。這些邦國擁有共同語言,共同的習俗,但是他們分屬於不同邦國和城市。之後的關稅同盟的建立,工業化的突破,都是在這個鬆散同盟中建立的。
1871年俾斯麥給德國帶來了新變化,他的政策就是通過武力的方式實現德國的統一,也就是再造一個新德國。當奧地利戰敗,俾斯麥把奧地利開除了德意志民族大家庭,俾斯麥完成了一個小德意志的統一,從此這兩撥德意志人民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而且俾斯麥也用戰爭的形式締造了第二帝國。
整個德意志第二帝國雖然只有47年,但是它奠定了德國的崛起,在第二帝國這段時間裡,德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二工業強國,GDP甚至超過當時歐洲大陸兩大霸主國家英國和法國的總和。
這個時候不可能滿足於如此小的版圖,在俾斯麥下台之後,威廉二世把德國帶領走向更大的政治舞台,這個時候和維也納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衝突。維也納體系目的是為了保持歐洲大陸的均衡,這也是英國一直期望的狀況,而德國剛好處在歐洲大陸的腹地,不可能向海外擴張,很容易打破維也納平衡框架。
實際上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每個歐洲國家都有干係,所有當時比較強大的工業國家都在擴張,只是德國剛好處在中心位置,成為最為顯眼的一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德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帝制垮台,成立了民主共和的魏瑪共和國。這個軟弱的共和國,前前後後不到15年就崩潰了。
從此德國進入了第三帝國時代,1933年1月,隨著希特勒的上台,到1945年5月2日希特勒的戰敗,第三帝國經歷了12年的時間。二戰之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對德國進行了聯合佔領,其中蘇聯佔領了德國的東部,英美法佔領了德國的西部,這就是1945年至1949年的四國佔領時期。
因為希特勒這個強勁對手的消失,原來的同盟關係瞬間土崩瓦解。過去人民忽略的意識形態的對立,此時成為了主要矛盾,曾經的盟友,現在成為了敵人,而處在兩大陣營中間的德國成為了犧牲品。
德國被分裂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以及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於是在首都柏林,修建了隔離東西方意識形態的柏林牆,這也是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的分界線。
1989年11月9日,德國柏林牆倒塌,這個讓德國分離了40年的隔離牆倒塌之後,讓德國又重新走向了統一。如果算上奧托-斯陶芬王朝,以後各王朝的統一都沒有實現太長時間,德意志同盟50多年,俾斯麥德意志帝國47年,民主的魏瑪共和國只有15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國12年。
無論是第一帝國還是第二帝國,只有德國處於強盛時期,德國才走向統一,而下一個軟弱的時期,又會走向分裂。這就出現了強權專制代表統一,而民主共和代表分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
這還是因為在德國發展現代化過程中,一直在解決民主和民族的問題,一方面需要建立民主制度,另一方面又要解決好民族統一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在德國非常複雜,有歷史傳統問題,也有地理因素的影響。其他國家可能民主與民族問題不會同時出現,這樣解決的時候相對簡單點。但是德國民主與民族問題一直交織在一起,要麼一起解決,要麼都解決不了。
德國地理環境所帶來的影響
在農業社會中,處於中心地帶會帶來信息交換的優勢,帶動城市經濟與文化的發展。但是這種獨特的優勢隨著近現代海洋貿易的發展,卻成為德國的一項劣勢。
德國擁有歐洲的所有地貌,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整個德國北低南高,北邊是德國平原,中部是由東向西的高地,南部則是巴伐利亞高原和阿爾卑斯山山區,西南邊是萊茵斷裂谷,整個國家被這些地形割裂成四分五裂的城邦。
告別中世紀以後,能否形成一個穩定的中央集權國家非常重要,而德國卻形成了多中心的國家,除了柏林,維也納、巴伐利亞、科隆,都是所在地區的中心。不像法國,整個法蘭西人口都集中在巴黎盆地,人口也集中在巴黎。
而且德國還處在各民族的交匯地,德國是德意志民族,斯拉夫民族,以及拉丁民族中間地帶,德國曾經是這三個民族上千年爭奪的定居點,每一個民族都利用自己的強盛時期進行擴張。
處於中間位置的德意志民族,當力量弱小的時候,就會被斯拉夫民族和拉丁民族擠壓,那些以前德意志民族控制的荷蘭瑞士等就會脫離出去。當德意志民族強大的時候,他們會建立一個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的龐大帝國。
德國邊界向來都不是固定的,而且德國周邊邊界線非常長,耗費的軍費金額要遠超島國和半島國家。而且德意志皇帝與羅馬教皇長期爭霸中,軍事力量遭到嚴重削弱,導致國家權力散落在各個諸侯手中,因此德國的中央集權並沒有出現在國家層面上,而是在各諸侯邦國中出現,這就進一步加劇了德國的分裂。
德國在1618年至1648年間爆發新教與天主教長達30年戰爭,整個戰爭幾乎讓德國1/3的人口死亡,帶來了經濟的嚴重倒退,同時還導致德國分裂為360多個小邦國,這種歐洲中心的地理優勢,蕩然無存。
這就導致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到來的時候,德國完全沒有跟上。當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在全世界進行殖民擴張,而此時根本沒有德國身影。英國、法國、西班牙、這些大西洋沿岸的國家,在發展自身資本主義商業經濟的同時,民族國家也慢慢形成,城市貿易逐漸擴大。同時新工業革命帶來經濟,軍事上的巨大優勢,讓它們橫掃當時的歐亞大陸。
德國除了沒有趕上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的殖民擴張,而且德國爆發了宗教改革,讓德國進一步分裂。歐洲轟轟烈烈的新教改革運動就從德國開始的,這更加加劇了德國的分裂。16世紀中期,通過了《奧古斯塔拉的宣言》,根據各城邦君主的信仰來決定臣民的信仰,臣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信仰來選擇城邦。
這種民眾的自由流動,讓更多民眾選擇宗教信仰的同時,還可以選擇經濟發達的城邦,而那些城邦經濟發達呢?無疑是中央集權的城邦,通常我們認為專制帶來經濟的倒退,但是德國形成新的專制國家是建立在商品交換與經濟貿易為基礎上的中央集權專制,首先是稅務等方面的統一。
納粹形成的歷史原因
如果一個城邦沒有大範圍徵稅的權力,那麼就無法維護運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無法組建一支強大的軍隊,也無法鎮壓那些分裂的力量。強大的徵稅權力,是保證中央集權國家運行的基礎。如果沒有強大的中央集權,商品經濟也無法發展起來,因為無法保障私有權利,人們是不願意積累個人財富的。
因此我們看到德國對於集權統一有多麼渴望,之後的納*粹運動,就是用共同體對抗共產主義的階級對立,用國家集權來對抗國家分裂,用種族來對抗個人主義和國際主義,用有組織的整體劃一來對抗個體的反差。
這種個體必須對超級權力的絕對屈從,是歷史的產物,因為在這個地理空間中,分裂佔據了德意志民族大部分時間,宗教更是加劇了這種分裂,所以納粹這種殲滅任何意義上的自由意志,是整個民族對於集權統一的嚮往。
第一次世界大戰每個國家都要負起責任,只是德國剛好處在歐洲的中心,也是損失最大的。德國的領土面積從原先的70萬平方公里,縮減到58萬,減少了12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河南省面積。除此之外,還要負擔巨額的戰爭賠款。法國人一開始索賠的數額是1320億金馬克,但當時整個德國已經是一片蕭條了,根本拿不出那麼多錢,最後法國只能把賠款數額減到了200億。更嚴重的是,由於擔心德國會再一次發動戰爭,英、法等國對德國的軍事規模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規定德國的常備軍不能超過十萬人,軍隊也不能擁有重武器。
當時德國人認為只有集權統一的軍國體制,才能拯救當時的德國,人們認為德國之所以能崛起和維持,依靠的不是人民力量或社會思想,而是紀律嚴明的軍隊和忠實但思想狹隘的官僚。
因此人們相信德國不是一個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支有國家的軍隊。在當時,不僅是希*特勒,大部分德國人都希望通過戰爭來獲得更多的東西。這就是希特勒能夠如此迅速的掌控德國軍政,並把它帶入戰爭深淵的深層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