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海戰的背景:日俄兩國爭奪東北利益引發戰爭
日本在甲午戰爭勝利之後,中國成為它的主要侵略目標。而這與同樣圖謀中國的沙皇俄國形成了尖銳的衝突,在俄國、法國和德國的直接干涉下,強迫新興的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以當時日本的實力,根本無法同這三個列強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協,俄國逼迫日本放棄遼東半島一事,已令日本懷恨在心,1898年,清帝國與俄國簽訂了旅順、大連租借條約,將旅大地區租給俄國25年。俄國還積極向朝鮮半島擴張。朝鮮向來是日本與亞洲大陸交流的跳板,朝鮮若為俄國所控制,不但日本向亞洲大陸擴張將化為泡影,甚至日本本土亦不免為俄國所侵擾。日俄兩國關係日益惡化。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戰勝的日本依靠獲得的巨額戰爭賠款,國力和野心大增,立刻展開一個十年海軍擴充計劃。在另外一方面,俄國亦自1898年起積極擴充海軍的實力,在法國的協助之下,於聖彼得堡(St.Peterburg) 的造船廠中建造新型戰列艦,企圖在1904年使其海軍實力成為僅次於英、法二國的第三海軍大國。1902年英國為制衡俄國在東亞的擴張,與日本簽訂英日同盟條約,提升了日本的國際地位,同時也加深了日本以戰爭解決日、俄爭端的決心。
日本經過近10年的準備,與它的「老對頭」俄國展開拚死一搏——1904年2月8日夜,日海軍魚雷艇隊襲擊了駐泊旅順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了。日俄兩國交鋒,日本並無必勝的把握,其戰略構想乃是利用駐中國東北俄軍與歐俄本土補給線遙遠,想趁俄軍未能調集大軍東來增援之前,傾全國之兵擊潰遠東俄軍,打擊俄國士氣,再利用國際列強的調停,逼和俄國,以確保日本的利益。在俄國軍方,也猜想得到日本的此一戰略,雙方也都知道此一戰略的關鍵在於日軍能否安全地橫渡日本海,在朝鮮海岸或是中國東北登陸。1903年,俄國太平洋艦隊參謀長衛特捷夫特 (Vilgelm Vitgeft) 曾揚言,俄國太平洋艦隊絕對不會被日本艦隊所擊敗,而日軍想在朝鮮或黃海海岸登陸更是絕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