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正在影響每個人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抑鬱正在影響每個人

世界衛生組織從1990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0日確定為世界精神衛生日,每次都有一個主題,今年主題是:抑鬱影響每個人。目的是希望人們能更加關注抑鬱症這個無形殺手。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高達3.2~5.9%;全世界每年有1000萬個人有自殺意念,而其中50~70%為各類抑鬱症患者,抑鬱症自殺成功者達到100萬人。他們的死,從表面上看,似乎事出有因,但從精神醫學的角度去分析,其實,都是抑鬱症疾病在作祟。

抑鬱症不僅是自殺的主要因素,而且已經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更是人們醫療負擔加重主要因素之一。有專家估計,到2020年,抑鬱症醫療方面的開支將位於所有疾病負擔的第二位。雖然人類面臨如此嚴重的問題,然而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此的認識還停留在相當膚淺的水平上,有鑒於此,世界衛生組織才將今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定為;抑鬱影響每個人。

抑鬱症不同於情緒低落

中醫認為,人有七情六慾,其七情為:喜怒哀樂悲思恐。按照現代的理論認為,這些都歸屬於情緒表達的範疇。中醫的悲、哀不管從字面,還是從實際內涵,都與目前的抑鬱相一致。由此,我們可以認為,抑鬱是一種情緒狀態,它的主要表現為;情緒顯著下降、非常悲傷、憂慮,感到自己沒有價值、怨天尤人、自責自罪、不願與人交往、喪失愉快感、有時還常常伴有失眠。

一般而言,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有過抑鬱的體驗,譬如下崗失業、失去親人、天災人禍、生離死別、患並高考落第、經濟困難等等,但是,許多人都能很快地從抑鬱悲傷中解脫出來,因此,這類抑鬱就屬於正常的情緒波動。而有些抑鬱就沒有那樣輕鬆自如了,因為這種抑鬱不管在持續的時間上,還是嚴重的程度上,都與前者大為不同。甚至有些抑鬱並沒有明顯的理由可以加以解釋,即使發生高興的事情也不會使他們興奮起來,在抑鬱症患者的眼中,五彩繽紛的世界是個使人度日如年的人間地獄。隨著抑鬱的加重,這些患者不想做任何事情,以至於連早上起床穿衣服等日常習慣活動都感到很困難,嚴重影響其工作、生活及社交,相當多的患者因為不堪忍受現實的苦惱,產生「生不如死」的消極意念,並千方百計地尋求解脫的方法,台灣作家三毛、香港歌手張國榮、《歌德巴赫猜想》作者徐遲等等,都因為抑鬱症緣故,他們各自以特有的方式離別了人世,留下了無窮的遺憾。就此而言,這種抑鬱情緒不再是常見的、一過性的情緒低落反映,而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在精神醫學上就稱之為:抑鬱症或者抑鬱障礙。

我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4%左右

由於樣本設計、樣本數量、調查對像、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統計分析等上的差異,導致抑鬱症的患病率報道上出入比較大。但是,目前國際上比較一致地認為: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大概在10%左右;而我國抑鬱症的終身患病率為4%左右。如果我國以13億人口計算,也將達到5200萬。抑鬱症患者人數儘管很多,但在人們的感覺上好像並沒有那麼多,據分析,造成的根本原因在於:國人對抑鬱症的認識還處於啟蒙階段。一般的普通百姓不算,就是許多醫護人員對什麼是抑鬱症也不能正確認識,結果許多患者鬱鬱寡歡,病情嚴重,還不知道方向在哪裡。有關資料顯示,在綜合性醫院裡,大約有20~30%的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狀,由於對此缺乏認識而沒有得到應有的診治。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抑鬱影響每個人,可以說是真知灼見,擊中要害。因此,大力宣傳、普及精神衛生知識,使人們提高對抑鬱症的防治認識,顯得非常的重要。

抑鬱症的治療手段

抑鬱症的臨床治療主要涉及三個內容:即電休克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電休克治療原理可能是,在低電壓、低電流的作用下,患者出現短暫的抽搐發作,從而使大腦內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突觸後神經元的敏感性增高,抑鬱症狀就此得到改善。目前在臨床上真正使用並不多。一般而言,只是在萬不得已情況下,譬如,抑鬱症患者症狀非常嚴重,自殺意念非常強烈,防護手段少之又少,在徵得家屬同意之下,電休克治療才能進行。至於藥物治療,20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是選用三環類抗抑鬱劑和單膠氧化酶抑制劑,這是許多人所相當熟悉的一類藥物,如丙咪秦、阿咪替林、多慮平、氯丙咪秦、苯乙肼等,以及後來問世的四環類抗抑鬱劑麥普替林。但是,在臨床使用的過程中,藥物的毒副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擔憂。直到20世紀80年代,鹽酸氟西汀的問世,才開創了抗抑鬱藥物的新紀元。

至於抑鬱症的心理治療,比較常用的主要是認知心理治療。臨床發現,抑鬱症患者除了情緒低落外,還常常伴有認知方面的錯誤,主要體現在二個觀點上,即無望和無助。在患者看來,現實世界對其而言已經失去希望,沒有希望就意味著絕望。其次是無助感,患者不是認為自己被拋棄或者被遺忘,就是感到任何外來的救助都是於事無補的,任何人都不能幫助其擺脫困境。正是存在這樣的想法,最終常常導致患者選擇自殺之路。而認知心理治療的根本目的就是通過一定的技巧,幫助患者轉變上述錯誤的認知,重建認知結構,從而在理智的基礎上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方式,找回自我。藥物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方式治療抑鬱症,效果比單用一種治療方式來得好,對鞏固療效,防止復發,也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抑鬱症的預後如何?

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許多人對抑鬱症的預後持相當樂觀的態度,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各類新型抗抑鬱藥物的問世,更是給世人以無限的通想,許多人樂觀地預言,抑鬱症是一組預後良好的疾玻但最近英美一些精神科專家經過長達20年隨訪後發現;大約有20%的抑鬱症患者並不會通過幾次的治療而獲得痊癒,相反病情會逐漸地趨向慢性化,這些患者會反覆發作,工作、生活和社會適應功能會大大降低。有些患者為了維持基本的一些功能,而不得不長期服藥,有的甚至終身服藥。就是採取這種辦法,臨床效果也是不盡人如意。據觀察,導致這種狀況的可能因素有:患者在童年可能經歷過較為明顯的創傷、患者病前就存在人際交往困難問題、患者病前性格存在某些與眾不同的問題如敏感多疑、心胸狹窄、過分愛清潔、做事過分認真等、社會生活的不良刺激因素始終沒有很好消除、社會支持系統不完善譬如獨身、夫妻關係不和睦、合併其他精神或者軀體疾病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會影響患者的完全康復。但是,儘管如此,抑鬱症比起其它一些精神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還是不錯的。有相當多的患者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再次重返工作崗位或者校園,出色地履行其應盡的職責,也是比比皆是,屢見不鮮。 (作者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生)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