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01年6月26日《廣州日報》一篇題為「35歲所長被癌症嚇死」的報道,講述了一位35歲的鄉村稅務幹部在一次體檢中,意外發現自己患上肝癌,回家一周後便離開人世的病例,並提出「腫瘤患者究竟是因癌細胞擴張而死還是過度恐懼而嚇死」的爭論。癌症真能嚇死人?應如何看待這樣的爭論?我們來看看著名的腫瘤專家管忠震教授對此所作的分析。
這一標題是廣州某大報紙提出來讓讀者討論的。其實,我對報紙出這麼一道題來進行討論感到有些驚訝,在我看來,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已知道,癌症是威脅生命的嚴重疾病,不管你怕還是不怕,如果未經有效治療,都可能致命,換句話說,癌症的嚴重性在於疾病本身,而主要不在於對它的恐懼。
癌症不再是不治之症
為甚麼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來討論呢?讀了該報健康論壇欄目編者的短文,大致瞭解了原委。該短文中說:「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癌症還屬於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幾乎就等於被宣判了死刑……」我不得不指出,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中國腫瘤界常指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治療,三分之一的癌症治療後可減輕痛苦。近年來,歐美一些國家的統計表明,確診的癌症,約有接近50%的患者可能治癒。患了癌症並非都是不治之症,癌症患者應及早就醫,爭取治癒的機會。雖然腫瘤學界對此作了不少科普宣傳,但看來宣傳的力度還很不夠,以致公眾及傳媒仍有「不治之症」的印象。
中國癌症的治癒率稍低於一些歐美國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一方面常見腫瘤的類型並不相同,其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國的早診早治率較低,不少患者診斷時己屬晚期。癌症的早診早治非常重要,越早治療,治癒率越高。但即使發現較晚,也並非全部都是不治之症,應採取積極治療的態度。
心理因素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無可否認,患者的心理狀況與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治療效果有很大的關係,但也不應過分誇大心理因素的作用。心理治療應該是癌症治療的必要補充或合理綜合治療的組成部分,而絕不能取代對癌症本身的有效治療,即手術、放療及藥物治療(包括化療及生物治療)。事實上,只有醫師採取認真負責的態度,掌握先進的學術信息和治療技術,採用最合理的有效治療,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能逐漸減輕以致消除患者的恐懼和焦慮。不採取合理積極的治療,單純口頭的安慰是不起作用的。
面對癌症,應當象面對人生的任何困難與挫折一樣,既要認識嚴重性而認真重視,又要在醫生的幫助下勇敢與之鬥爭,爭取治癒或在可能的條件下取得最光明的前景。因此,最重要的是不要以為反正是不治之症,採取消極、放棄的態度。
癌症雖然奪去了不少的生命,但看看你周圍的同學、同事、親人、朋友,應該也會發現有不少患過癌症,經過治療後仍然在工作,在享受著寶貴的生命。隨著醫學科學的進步,癌症的治癒率肯定還會逐步提高。我們沒有理由悲觀,而且我希望下一次報紙的討論議題不是「癌症是病死的還是嚇死的」,而是「我的癌症是如何治癒的」,讓那些戰勝癌症的朋友們介紹他們與病魔鬥爭的經驗,這樣的現身說法,會把生命的陽光帶給更多的癌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