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得到愛,然而,愛有時是那樣難以捉摸。正如一位新聞系二年級同學所說,愛不是你想要就會得到,也不是你決定去愛,人家便一定會照單全收。有時,你對人家好,可人家卻報之以冤仇。有時你愛的人,恰恰是給你傷害最大的人。當你付出種種努力之後仍未感受到愛的和煦時,你一定不禁要問,世界上究竟是否有愛這回事?為什麼愛的陽光不會照耀在我的身上?我的愛究竟出了什麼毛病?
就在我們的課堂上,Bill收到了一份獨特的生日禮物,它告訴我們:愛是什麼。
不尋常的生日蛋糕
Bill是這門課的主講教師。這位生於香港、長在非洲、在美國接受高等教育的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生,總是對個人探索懷有極大的熱忱。他的課堂總是有歌有詩有電影。
那天,正當他準備結束「愛與自愛」那堂課的時候,明亮的課堂突然變得一片漆黑。門悄悄地打開了,Bill的妻子Eva捧著燃著蠟燭的生日蛋糕,緩緩向Bill走來。四周響起了同學們「祝你生日快樂」的歌聲。這份突如其來的禮物讓Bill驚喜萬分。
原來,為了給忙碌的丈夫送上一份特別的驚喜,Eva在一個星期之前就做了精心準備。她事先特意來聽過一次課,並請我們幾位助教保密。她還準備了一個別緻的禮品本,在同學間傳遞。禮品本中夾著一個紙條,上面寫道:「各位老師、同學,今天是Bill的生日,請你在這個本子上寫上你想要說的話。」當「生日快樂歌」響起的時候,本子恰好送到Bill手中。
一眼望去,Eva屬於那種靦腆恬靜的女孩,說不上多麼外向。然而,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她有勇氣邀請那麼多陌生人給丈夫製造一份驚喜呢?是愛。
愛是需要改變的儘管我們期盼永恆
愛,這個抽像的字眼在Bill的生日蛋糕裡一下子變得實在起來。兩周後,在我的邀請下,Bill和Eva談起他們對愛的理解。在他們看來,愛的前提是成長,而成長就意味著改變和關懷。
愛是需要改變的,儘管人們總是期盼愛的永恆。活著的愛總是需要不斷更新:無論是愛的內涵,還是表達方式。在Bill看來,他和妻子每天都有變化。有些變化正是在夫妻共同的活動中產生的。他們一起去學交誼舞,有時一起去看彼此小時候生活的地方,相互製造一些驚喜。愛,正是源自於彼此在變化中的深入瞭解。「你不可能完全認識你愛的人,而認識過程所產生的喜悅和驚奇,就是戀愛的結果和回報」。
然而,我們常常誤以為自己完全瞭解了所愛的人,這種「瞭解」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似乎就成了一成不變的「真理」。「熟悉」扼殺了我們對所愛之人的好奇,也蒙上了我們發現驚喜的眼睛。
愛是為對方做點什麼。Bill不無遺憾地說,有時,我們為對方的很多考慮,實際上是為了自己。
一位同學在隨筆中勇敢地反省自己:「我一直以為自己充滿愛心,因為我常常幫助和開導別人。但我真的愛過嗎?當我這樣捫心自問的時候,我發現自己並不是愛別人,而是利用愛的表現換取別人的感情和讚賞。」
在Bill看來,愛需要你用自己的耐心和努力,給對方創造成長的自由空間,讓對方感到愛。因此,我們需要經常捫心自問,如果你愛一個人,你是否願意為他(她)的成長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你為他(她)所做的一切,是否真的從對方的需要、動機、成長考慮,幫助他(她)發揮最大的潛力?你們的關係是否真的激發人性中美好的東西,促進彼此的成長?
在這一點上,Eva認為,狹義地說,愛總是有一個對象,需要你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為他著想,並學會犧牲。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完全喪失自己,而是意味著,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與對方成為一體,而另一部分則保持自己的獨特性。為了區分傳統意義上的犧牲,Bill特意補充道,在愛的關係中,犧牲實際上是一個悖論,「如果你犧牲的出發點是為了回報,你就很難得到愛。然而,如果你只是為了愛而犧牲,在犧牲中你起碼可以得到成長,甚或得到愛」。
你對人家好人家未必對你好
一位二年級的同學感歎道,有時愛別人真的很難,不是努力就能做到的!一位與她相識近十年的朋友,既是中學同學,也是現在的室友,住在同一區,修讀同一系。「但我們的關係很奇怪,她常常處於主導位置,她不想理我便可以完全對我不理不睬,即使在同一個房間,也可以視而不見。但見到別人卻非常興奮,似乎有說不完的話題。我在街上看見她喜歡的小禮物,總會想起她,並買給她;常常打電話問候她;聽到同學在背後批評她,自己會不惜一切替她辯護……可是她毫不領情。付出了,完全得不到回報,我非常傷心。有時我會懷疑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好……」
愛應該尋求回報嗎?倡導犧牲的Eva說:「愛是兩個人的共同努力。」她說,儘管她很容易與同事交朋友,但也遇到過對方突然不明不白地疏遠自己。「那時候真的很難過!我會做很多努力改善這種關係,比如解釋、道歉等。如果仍然沒有用,我就會對自己說,她可能有一個打不開的心結,不是我的責任。我會走開」。
Bill認為,愛是兩個人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果你與另一個人的關係出現「給與缺的不平衡,你需要檢討自己:對方沒有回應,我為什麼還要繼續給予呢?我在這個關係中是否採取成熟的相處方式?在人際關係中,社會規範和愛的理想之間總是存在著一定張力。成熟的相處方式就是根據具體情境,在兩者之間作出平衡。
回應是一種付出
在小組討論中,帶領討論的同學要求每人寫下三個最愛自己的人,及你做過什麼愛的表示。一位新聞系的一年級同學很快就想起父母和外婆,想起了他們對自己無條件的接納和付出。然而,這位同學卻怎麼也想不起自己為他們做過什麼。「我感到很慚愧,原來我付出的是那麼少1
一位社會學系一年級同學在隨筆中寫道,自己在與朋友相處時,只是被動地接受,而不懂付出。「每當收到朋友的信箋和電子郵件,我會感到很溫暖,心裡確有千言萬語想回復。但兩秒之後,便借口太忙太累而置之不理。逐漸地,我以為忙碌和疲勞是我真正不回復的原因。然而,在討論中,我才發現原來是我自己怕受傷害。實際上,在我考慮是否回應時,心情非常矛盾。一方面想表達自己重視對方的愛,可是另一方面卻怕自己得不到對方的回應和重視」。於是,愛的溪流可能因你害怕而終止。
從某種意義上說,回應其實是一種付出。你回應別人的關懷,也正在關懷別人。
不愛自己,怎愛他人?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愛他人」和「愛自己」似乎是截然對立的。然而,人們卻很少想到,有時正是因為沒有能力愛自己,我們才不敢也不能愛他人。實際上,愛自己是愛他人的前提,自愛的人才有空間去愛人。
討論中不少同學都談到,由於受到傷害或不曾被愛過,一直不相信自己是可愛的,也不敢相信他人會真心愛自己。他們痛恨自己,曾做出許多傷害自己的事。一位受過家庭傷害的生物系女生在隨筆中寫道,「從小到大,我都沒有怎麼好好對待過自己,沒有好好與自己相處。我常常為別人的和自己的過錯責備自己,甚至痛恨自己。」不自信成了她成長的包袱,也阻礙她享受愛和表達。用她自己的話說,「因受到傷害而對人有恨,而又因不自愛而對自己有怨」。
幸運的是,她在生命的不同時期遇到關心她的朋友、老師和社工,幫助她逐漸學會接納自己。她從自己的經歷中體會到,培養愛自己的能力,第一步就是原諒和寬恕:既原諒和寬恕自己,也原諒和寬恕別人。
如果你的童年遭受過很多傷害,那麼對你來說,學習愛自己可能是一段艱難而痛苦的歷程,因為你需要常常面對自己的內疚和羞恥。然而,一位統計系的同學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學習愛自己也是令人鼓舞的、充滿希望的人生歷程。
「當我越能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就越能接受他人和自己的不同。然而,一路走過來,我經歷了許多掙扎。每前進一步,心中都有許多無形的恐懼,但自我成長的喜悅卻是難以言喻的。現在的我已經有能力去愛,敢於和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敢於表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我最感激的是,有幾個真心的朋友陪伴我成長。我也相信,現在的我有能力認識更多的朋友,不再受童年的陰影影響。」
愛,實在是很複雜、很特別,沒有人能夠給它一個完整的解釋,也很少有人能夠完美地實踐,因為許多愛的問題並沒有簡單的答案。在這裡我引用一位同學的話結束本文:沒有人生下來便懂得怎麼去愛,我們需要窮盡一生,不斷學習怎樣愛身邊的人,以及怎樣與問題好好相處。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