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次去美國時,就有人告誡說,"在美國生活是要付小費的"。但那次忙於學業,外出接受服務不多,故只付過兩次小費。去年夏天,我攜妻子再次踏上美國國土去看望在美工作的兒子、兒媳。由於活動項目多、旅遊路線長,小費付了不少,也漸漸理解了美國的小費文化。
美國人消費觀中有一條天經地義的不成文信條:誰為你服務,你就應付給他小費,不能吝嗇;你為誰提供了服務,你就可向他索取小費,不必卑躬屈膝。你去住旅館,有服務生幫你提行李,你得付小費;在店住了一晚上,出門前要在枕頭上或桌子上放上1~2美元作為小費給打掃房間的服務員(如住高級飯店,每天應付5~10美元);你坐的士,到達目的地後,除了付車費外,還要加付15%的小費;你到飯店吃飯,飯後也得加付15%~20%小費。當然你也可以不付小費,如飯後只付餐費便揚長而去,是不會有人追著你討小費的。再如住旅館不付小費,服務員也照樣會把房間打掃得乾淨整潔。但這樣做都有背於美國的小費文化,長此以往,自己也會感到彆扭、煩惱,與當地社會格格不入。
在美國也不是每時每地都要付小費。如到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店吃飯,因為你從櫃檯取走一份飯後,就都是"自力更生"了:親自用紙杯接飲料,親自把餐具等送回指定地點,這樣自我服務,就不用再付小費。不過有時在快餐店也會情不自禁地非要掏腰包。有一次我們去一家美國餐館吃自助餐,顧名思義是自我服務,不用付小費。但吃自助餐時需不停地改變花色品種,不停地換盤子,因此也就有服務員不停地來收用過的盤子。看著有些頭髮花白的"奶奶級"服務員,她們笑若春花,語如春風,川流不息地忙碌著,我們真是感激萬分。餐後我們悄悄留下幾美元,就像留下了這些感激。
我們兒子每次都欣然給出小費,他總說,有些服務員養家餬口多半靠小費。美國的小費文化確實有利於那些相對貧窮的家庭。工作在服務行業的職工往往收入不高,如果家庭負擔重,光靠工資收入就有捉襟見肘之窘。因此平時掙點小費貼補家用就成為很必要的事了。然而更有意義的是,小費文化不但有利於貧富不均家庭保持某種物質上的平衡,而且有利於不同人群間保持某種心理上平衡。請看給付小費時,往往是付者一臉感激,納者滿面笑容。錢數不多,卻使付出者與收穫者的心理都得到滿足。前者維護了自尊,後者得到了表揚。我們在飯店就餐後,總是因享受到了良好服務,而懷著十分愉悅的心情支付小費。為了圖吉利,我們還常使餐費加小費的總額以66或88結尾。真正感到既酒足飯飽,又心滿意足。
據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調查表明,美國是支付小費最多的國家,每年總共要支付150億美元,在全球名列第一。由此想到美國人的捐獻文化。美國每年捐獻的錢也很驚人,相當於丹麥、挪威、沙特阿拉伯這些國家一年的生產總值。美國一年千億元的捐款,80%是個人捐的,70%來自普通人,且多數來自千百萬普通人每月幾元、幾十元的固定小額捐款。如1996年,美國人平均每戶捐款1017美元,相當於每戶捐出其收入的2.1%。
美國人樂此不疲於給小費、捐款,自有其歷史文化背景,然而美國人對善惡與健康的關係也頗有研究。據美國密歇根大學、耶魯大學、加州大學的多年跟蹤調查發現,一個樂於助人、處處行善、與人相處融洽的人,預期壽命顯著延長,男性更如此;而心懷叵測、損人利已、與他人不融洽的人,壽命就短。這是因為樂於助人、樂於行善的人,做了好事後,常可感受到受益者對他(她)的友愛和感激之情,從而獲得內心的溫暖,緩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焦慮和煩惱。美國哈佛大學還做過這樣一次實驗,讓學生觀看一部介紹一位美國婦女在加爾各答救助窮人和殘疾人的記錄片,學生們看後深受感動。這時對這些學生的唾液作分析,結果發現他們唾液中能防止呼吸道感染的抗體比看片前增加了。這說明那位婦女的事跡感動了學生,激發了他們的免疫系統,增強了他們的免疫功能。
中國清代王永彬說"行善濟人,人遂行以安全,即在我亦為快意",也就是說,對人行善,他人因此而行安全,而自己亦會感到十分欣慰。清人嚴復談及養身之道時也告誡說," 勿謂害小而為之,害不積不足以傷生;勿謂益小而不為,益不集無由以致劍"行善助人益健康,不但是古訓,而且更是被現代科學證實了的。中國現在慈善活動正搞得有聲有色,這無疑有利於大眾的身心健康,積極投身於此,應該說是一項健康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