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駁斥「家常菜有毒」說

生活小常識大全,生活中的小竅門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專家駁斥「家常菜有毒」說

專家駁斥「家常菜有毒」說

核心提示:

小蔥拌豆腐

、茶葉煮雞蛋、黃豆燉豬蹄這些留傳多年的經典菜餚,近日來卻被打上“有毒家常菜”的標籤。看起來如此家常的食物搭配方法,真有問題嗎?這些說法是科學事實,還是誇大其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作了分析。

小蔥拌豆腐

“有毒”理由:豆腐中的鈣與蔥中的草酸,會結合成白色沉澱物———草酸鈣,造成人體對鈣的吸收困難。

評點:如果不和豆腐一起吃,小蔥中的草酸不是會被人體直接吸收嗎?吸收後難道不可能在體內和鈣結合形成結石嗎?浪費一點豆腐中的鈣,總比增大患結石的風險強得多。再說,大部分蔬菜中都含有草酸,而小蔥中所含的草酸數量有限,對豆腐中的鈣不會構成很大的影響。

豆漿沖雞蛋

“有毒”理由: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從而失去二者應有的營養價值。

評點:這些都是外行話,豆漿中怎麼會有“胰蛋白酶”!生豆漿中所含的是“胰蛋白酶抑制劑”,它會妨礙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然而,這種蛋白質在100℃加熱9分鐘,可以破壞85以上。因此,豆漿只要煮10分鐘,再和雞蛋一起吃就沒問題了。

茶葉煮雞蛋

“有毒”理由:茶葉中的酸性物質與雞蛋中的鐵結合,會刺激胃,且不利於消化吸收。

評點:不懂化學的說法。茶葉中的單寧類物質的確可以和鐵等多種礦物質結合,妨礙微量元素吸收,它也會和蛋白質結合,從而降低蛋白質的利用率。但是,煮茶葉蛋並不會帶來雞蛋中鐵的浪費。其實雞蛋本來就不是補鐵的食物,肉類才是。雞蛋中的鐵吸收率只有3,是因為雞蛋黃中的高磷蛋白妨礙鐵吸收,和茶葉無關。

燒紅白蘿蔔

“有毒”理由: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但紅蘿蔔中卻含有一種叫抗壞血酸的分解酵素,它會大大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

評點:其實“抗壞血酸”就是維生素C的化學名稱。所謂“酵素”,就是“酶”的日文版說法。由於酶非常怕熱,所以在炒菜過程中,它們已經失活了,又怎麼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呢?實際上,大部分蔬菜當中都含有破壞維生素C的氧化酶類,但在加熱烹調過程中,這些怕熱的酶會失活,不會引起維生素C的嚴重損失。

蘿蔔水果同吃

“有毒”理由: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經代謝後,很快會產生抗甲狀腺的物質“硫氰酸”。此時如果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它們中的類黃酮物質在腸道會轉化成羥苯甲酸及阿魏酸,可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從而誘發甲狀腺腫。

評點:蘿硫氰酸酯類物質的確有降低碘吸收利用率的作用。然而,引起甲狀腺腫的麻煩,只有在缺碘的時候才會存在。由於目前全國普及使用加碘鹽,人們根本就不缺碘,而大量吃動物性食品更是提供了充足的碘供應。即便天天吃蘿蔔和水果,也不至於引起甲狀腺腫的問題。

海味與水果同食

“有毒”理由:海味中的魚、蝦、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鈣,如果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食,不僅會降低蛋白質的營養價值,且易使鈣質與鞣酸結合成一種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質,這種物質會刺激胃而引起不適。含鞣酸較多的水果有柿子、葡萄、石榴、山楂等。因此這些水果不宜與海味菜同時食用,以間隔兩個小時為宜。

評點:有一定道理,但不夠確切。蛋白質、鈣和單寧類物質可以發生作用,但這並不是危險的主要理由。因為,如果吃了富含蛋白質的雞蛋,或吃了富含鈣的豆腐後,再吃這些水果,並不會像吃海鮮後那樣引起強烈的反應。如果胃腸不夠堅強的話,應當盡量避免在食用海鮮之後進食大量水果。

牛奶與橘子同食

“有毒”理由:剛喝完牛奶就吃橘子,牛奶中的蛋白質就會先與橘子中的果酸和維生素C相遇而凝固成塊,影響消化吸收,而且還會使人發生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

評點:牛奶蛋白質遇酸沉澱是很正常的事情。胃酸比橘子汁可要酸得多,如果遇酸沉澱就不吸收,牛奶豈不是沒有被吸收的希望了?再說,如今的橘子已經越來越甜,酸味越來越少。奇怪的是,人們吃果粒酸奶時卻無此顧忌。

生活小常識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