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的功效,苦楝皮的作用,苦楝皮的副作用
苦楝皮
(《證類本草》)
【異名】楝皮(《斗門方》),楝根木皮(《綱目》),雙白皮(《南京民間藥草》)。
【來源】為楝科植物苦楝或川楝的根皮或干皮。
【植物形態】1苦楝(《證類本草》),義名:翠樹、紫花樹、森樹、楝棗樹、火棯樹、花心樹、苦辣樹、洋花森。
落葉喬木,高15~20米。樹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狀毛,旋即脫落,老枝紫色,有細點狀皮孔。2回羽狀復葉,互生,長20~80厘米;小葉卵形至橢圓形,長3~7厘米,寬2~3厘米,基部闊楔形或圓形,先端長尖,邊緣有齒缺,上面深綠,下面淺綠,幼時有星狀毛,稍後除葉脈上有白毛外,余均無毛。圓錐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長約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針形,兩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針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長約7毫米。核果圓卵形或近球形,長約3厘米,淡黃色,4~5室,每室具種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多生於路旁、坡腳,或栽於屋旁、籬邊。北至河北,南至雲南、廣西,西至四川,都有分佈。
2川楝,詳"川楝子"條。
以上兩種植物的葉(楝葉)、花(楝花)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四時可采,但以春末夏初為宜。砍下樹幹或挖出樹根,剝取根皮或干皮,洗淨曬乾。
【藥材】1根皮
呈不規則條塊、片狀或槽狀,長短寬窄不一,厚約3~6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皮孔大而明顯,有不規則的縱裂深溝紋,木栓層常作鱗片狀,衰老的栓皮常剝落。露出磚紅色的內皮;內表面淡黃色,有細縱紋。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成層,可層層剝離,剝下的薄片,有極細的網紋。氣微弱,味極苦。以乾燥、皮厚、條大、無槽朽、去栓皮者為佳。
2干皮
呈槽形的片狀或長捲筒狀。長短不一,長約30~100厘米,寬3~10厘米,厚3~7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較平坦,有多數縱向裂紋及橫向延長的皮孔。內表面白色或淡黃色。質堅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層片狀。氣味與根皮同。以外表皮光滑、不易剝落,可見多皮孔的幼嫩樹皮為佳。
主產四川、湖北、安徽、江蘇、河南、貴州等地。此外,陝西、山東、雲南、甘肅等地亦產。
【化學成分】苦楝含有多種苦味的三萜類成分。
在根皮、干皮中的主要苦味成分為苦楝素,即川楝素和另一尚未完全確定的微量成分。還含有其他苦味成分:印楝波靈A、印楝波靈B、梣皮酮、葛杜寧、苦裡酮、苦內酯、苦洛內酯,以及苦楝子三醇等。
在干皮中還有正卅烷、β-谷甾醇、葡萄糖和其他微量成分。
從日本產苦楝的韌皮部中,曾得到一個具有與山道年類似殺蟲作用的化合物,還分離出香莢蘭酸和dl-兒茶精,前者能驅除蛔蟲與短膜殼絛蟲。又從苦楝變種的葉子,分離出二種黃酮體:芸香甙和山柰酚-3-L-鼠李糖-D-葡萄糖甙。
果實中的苦味成分有苦楝子酮、苦楝子醇。還有4,4,8-三甲基-3β,7α,23-三羥基-膽甾-14,24-二烯-21-羧酸-21,23-內酯。
從日本苦楝的果實和果皮中,除得到苦楝子酮外,還有楝酮乙酸酯和去乙酰杜楝質等。
種子油含多種脂肪酸,其中不飽和酸約占35%,主成分為亞油酸(45~50%)、油酸(32~40%)。果實油含肉豆蔻酸、亞油酸、油酸、棕櫚酸、棕櫚油酸。
【藥理作用】川楝、苦楝的根皮或干皮(剝去外層棕色粗皮的內白皮)中所含的苦楝素,有驅蛔作用。早年即證明,苦楝皮的酒精提取物在體外對豬蛔,特別對其頭部具有麻痺作用,自提得其有效成分苦楝素後,作用遠較酒精提取物為強,與山道年相比,則緩慢而持久。對其作用原理有二種說法:用較高濃度(1:1000以上)的苦楝素對豬蛔作用的觀察,認為它能麻痺豬蛔,特別是其頭部的神經節;用較低濃度(1:5000~9000)的苦楝素,則觀察到對豬蛔及其節段(頭部及中部)有明顯的興奮作用,表現為自發活動增強,間歇地出現異常的劇烈收縮,破壞其運動的規律性(活動增強與減弱相交替),並能持續較長時期(10~24小時)。此種興奮作用乃是苦楝素透過蟲體表皮,直接作用於蛔蟲肌肉,擾亂其能量代謝,導致收縮性疲勞而痙攣,最後使蟲體不能附著腸壁而被驅除體外。所謂麻痺作用,可能是蟲體長期受藥物作用後而呈間歇性痙攣收縮的貌似靜止狀態。臨床上服苦楝素排蟲時間較遲(24~48小時),排出的蟲體多數尚能活動,由此可得到解釋。
高濃度的苦楝藥液(25~50%)在體外對鼠蟯蟲也有麻痺作用。苦楝子的酒精浸液,對若干常見的致病性真菌在體外有較明顯的抑製作用;熱水提取物也有抗真菌作用;但水浸劑特別是煎劑,效力較醇浸劑弱。因此,苦楝子治療頭癬等真菌感染時,用酒精製劑可望提高療效。苦楝素能興奮兔在位及離體腸肌,使張力和收縮力增加,故用以驅蟲時,不需另加瀉藥,對血象、血壓,呼吸、子宮等均無明顯影響。
【炮製】洗淨,稍浸泡,潤透,切絲,曬乾。
【性味】苦,寒,有毒。
1《別錄》:"微寒。"
2《日華子本草》:"苦,微毒。"
8《醫林籍要》:"大苦,大寒。"
【功用主治】清熱,燥濕,殺蟲。治蛔蟲,蟯蟲,風疹,疥癬。
1《別錄》:"療蛔蟲,利大腸。"
2陶弘景:"根:以苦酒摩塗疥;煮汁作糜,食之去蛔蟲。"
3《日華子本草》:"治游風熱毒,風疹惡瘡疥癩,小兒壯熱,並煎湯浸洗。"
4《滇南本草》:"根皮殺小兒寸白蟲。"
5《醫林纂要》:"殺疳、治疽。"
6《現代實用中藥》:"根皮對絛蟲、蛔蟲、蟯蟲都有效。"
7《湖南藥物誌》:"治凍瘡。"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鮮者1~2兩):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宜忌】體弱及脾胃虛寒者忌服。
【選方】1治小兒蛔蟲:一樟木,削上蒼皮,以水煎取汁飲之,量大小多少。此為有小毒。(《千金方》)二樟根白皮,去粗,二斤,切。水一鬥,煮取三升,砂鍋(熬)成膏,五更初溫酒服一匙,以蟲下為度。(《簡便單方》)
2治小兒蟲痛不可忍者:苦楝根白皮二兩,白蕪荑半兩。為末,每服一錢,水-小盞,煎取半盞,放冷,待發時服,量大小加減,無時。(《小兒衛生總微論方》抵聖散)
3殺蟯蟲:楝根皮二錢,苦參二錢,蛇床子一錢,皂角五分。共為末,以蜜煉成丸,如棗大,納入肛門或陰道內。(《藥物圖考》楝皮殺蟲丸)
4治鉤蟲病:苦楝皮(去粗皮)十斤,加水五十斤,熬成十斤;另用石榴皮八兩,加水五斤,熬成二斤,兩種藥水混合攪勻,成人每次服一兩。(《湖南藥物誌》)
5治癮疹:楝皮濃煎浴。(《斗門方》)
6治疥瘡風蟲:楝根皮、皂角(去皮子)等分。為末,豬脂調塗。(《奇效良方》)
7治頑固性濕癬:楝根皮,洗淨曬乾燒灰,調茶抽塗抹患處,隔日洗去再塗,如此三、四次。(《福建中醫藥》(2):43,1959)
8治瘺瘡:楝樹白皮、鼠肉、當歸各二兩,薤白三兩,生地黃五兩,臘月豬脂三升。煎膏成,敷之孔上,令生肉。(《劉涓子鬼遺方》坐肉膏)
9治小兒禿瘡及諸惡瘡,蠷螋瘡:楝樹枝皮燒灰,和豬膏敷之。(《千金方》)
十治蟲牙痛:苦楝樹皮煎湯漱口。(《湖南藥物誌》)
⑾治蛇咬傷:苦楝樹二層皮、韭菜各四兩,加米酒半斤、醋四兩,燉熱放涼後用。傷口先行擴創,用藥酒自上而下外擦,藥渣外敷,內服少許藥酒。(廣東《中草藥處方選編》)
【臨床應用】苦楝皮驅蛔蟲,民間使用已久,療效確實。解放後,各地臨床報道,病例數以萬計。但在實踐過程中,對藥用部分的選擇、制備、劑量、服法等均不一致,其驅蟲效果及毒性反應差距也很大。現根據部分臨床報道,綜述於下:
1藥用部分及採集季節
苦楝樹的干皮、根皮都可驅蛔。從唐《千金方》等歷代有關23種方書查考,其中有16種主要採用根皮。明代以後的記載更多採用根皮。根據近年臨床應用結果證明,根皮比樹皮療效高1倍;近根的樹皮(約在地面之上5寸處)較上層樹皮為優,其療效與根皮近似。在時間上以冬季或春季抽芽前採集的根皮,療效最高。此外,楝屬植物的各地品種不同,一般均認為以四川產的川楝為佳。
2制備方法、劑量與服法
一般採用煎劑,亦可製成片劑。苦楝皮有效成分難溶於水,需用文火久煎,才有確實療效。有人作對比試驗,分別以2、4、6兩用文火煎11小時,其療效比以8兩用武火煎4小時者為高。劑量:根據1963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和有關記載,苦楝皮的成人劑量為1.5~3.0錢(干皮),但實際用量頗不-致,高的竟有用至9~11克/公斤體重者。有人建議成人用4~6兩(鮮皮),小兒按3~6克/公斤體重計算。川楝片每片含川楝素結晶0.025克,成人劑量為6~8片,2~4歲2片,4~8歲3~4片。苦楝素片每片含苦楝素25~50毫克,用於兒童以5毫克/公斤體重療效最好。或每2歲服用1片(4歲用2片……14歲用7片),16歲以上用10片。服法:睡前或晨間空腹頓服,或在睡前和次晨分服。煎劑服時可加糖矯味,不必另服瀉藥。有主張在服藥前先吃些油類食物,以減少藥物對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胃腸道反應的發生。
3驅蟲效果
根據採用苦楝皮(或粗製苦楝片)治療的20000餘例,及川(苦)楝素片治療約5000例腸蛔蟲病的臨床分析來看,一般在服藥後數小時或2~3天內排出蛔蟲,以24~48小時排出者居多。排蟲率20.2~100%不等,大便陰轉率5.5~92.8%不等。曾有介紹,以苦楝皮煎劑治療小兒蛔蟲性腸梗阻50例,獲得顯效。方法以25%煎劑200毫升作保留灌腸,半小時後再用300~500毫升作第2次灌腸,1小時後再用600毫升行第3次灌腸,此為一療程。若經24小時未見排出,可再進行第二療程。對嚴重失水者可先補液矯正脫水。也有用川楝片內服治療蛔蟲性腸梗阻,劑量:1歲2片,2~4歲2~3片,5~8歲4片,9~12歲5片,均日服2次,並可根據情況給予50%硫酸鎂25毫升。此外,用鮮苦楝根4~6兩(不去皮)煎成100%煎劑治療膽道蛔蟲病,亦取得一定療效;12歲以下每日1劑,分3次服,12歲以上每日1劑分2次服,2~3劑為一療程。一般服藥後2~3小時痛即減輕,從第1次大便開始,即有蛔蟲排出。一個療程後,尚有輕度症狀者,可隔1~2日後再續服一個療程。又苦楝根皮對驅除蟯蟲、絛蟲、鞭蟲,亦有一定效果。
4毒性反應
苦楝皮的副作用,一般在服藥後1~6小時尚未排蟲之前發生,通常為頭暈、頭痛、思睡、噁心、腹痛等,其發生率高者可達100%,低者不到1%,持續時間大多在數分鐘或1~3小時,最長16小時,可自行消失。嚴重反應或嚴重中毒時,可出現呼吸中樞麻痺、類似莨菪類植物中毒症狀及內臟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視力障礙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川楝素240"系從川楝皮中提出的白色晶體,具有蓄積作用,對胃腸有刺激性,對肝臟亦有損害;為了避免中毒,不宜連續服用。苦楝根外層紫褐色皮,古人曾指出有毒,但經近人試用,並未見副作用增加。引起上述各種嚴重反應或中毒現象,多因藥物過量,或因患者機體的特殊敏感性所致,臨床應用時務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