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羽蛇城簡介:當今的各種地理圖書為何極少提及?
神秘的羽蛇城有哪些奇特之處?羽蛇城是什麼時候建造的,是誰建造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羽蛇城簡介:
在法國布列塔尼半島上,有一群龐大的石柱群,平列蜿蜒,遠遠望去猶如長蛇在空中飛舞。其平列總長度達近10千米,巨石總數達4000塊,最重的達到350噸,可以稱得上說是世界上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最壯觀的石柱群了。
羽蛇城有何奇特之處?
眾所周知,布列塔尼半島突出在大西洋的海面上,而卡納克石柱群就是在半島上的卡納克鎮附近。在那裡,現在豎立於地的花崗岩巨石有3000多塊,另外還有近1000塊殘破或者失落了。每塊立石一般的高度是1~5米,而且石柱以天然大理石作為墊底。具體講來,它一共包括有3個石陣。
第一石陣距離卡納克鎮500米左右,石柱成12行縱隊排列,呈東西方向,蜿蜒在高低起伏的土地上,一直延伸到松林極目的遠處,總長度已經達到4000米之多,蔚然壯觀。石柱行列微微彎曲,石與石間距離長短不一,石面打磨得相當平滑。在石陣的起點處有甬道,甬道的兩壁和頂部是由花崗岩石板砌成的,裡面很黑很低,必須手持電筒、屈身前進。過了甬道,就進入一個小石室裡,石室的四壁雕有圖案,相當美觀。
大約隔有一個小丘的距離,就是第二石陣。排列成7行,在總體長度上超過第一石陣。在石陣的中間有一座古老的磨坊,遊人可以登上磨坊頂部,觀看兩旁綿延不絕的石柱陣容。過了一片稀疏的樹林,就會看到第三個石陣。排列成13行,可惜長度僅僅有355米。不過那裡的石柱在排列上,遠比前面兩陣更為密集。
考古學家試圖將石柱與當時的拜蛇教聯繫到一起。歷史上,當地高盧人是十分崇拜蛇神的,因而那些彎彎曲曲的石陣,有可能是模仿蟒蛇蜿蜒爬行的姿勢來建造的。又因為那些石柱匍匐於高低起伏的大地上,遠遠望去,頗有振翅飛動的氣勢,因此,也就稱其為「羽蛇城」。
這麼驚人的石陣陣容,18世紀以前的史書上竟然沒有一個字的記載!當今的各種地理圖書也極少提及,那麼這麼神奇的「羽蛇城」,是什麼年代建造的,又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
1764年,有位考古學家偶然路過這裡,見到了石柱群,並作了報道,他認為這是羅馬時代的遺物,這才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而他的論說也僅僅是依據民間傳說而已。公元3世紀,羅馬軍隊不斷進犯布列塔尼半島,卡納克的守護神康奈裡大展神威,親臨山巔,玉手一指,將追趕的羅馬士兵封死在原地,一個一個地化成了石柱,那羅馬的統帥就化成了最大的一塊。這位考古學家雖不信這樣的神話,但他堅信這是羅馬時代的遺物。
羽蛇城是什麼時候建造的?羽蛇城是誰建造的?
當然還有更多的猜測,有認為是廟宇祭壇的,有認為是外星人訪問地球石的「登陸台」的,如此等等,莫衷一是。20世紀60年代,考古學家使用放射性碳測試技術,確定石柱存在於公元前4650~前4300年,距今約6000多年,比英國的斯通亨石環要早得多,可謂人類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遺址之一。
但是,石陣所在地沒有石頭,須從4000米以外的山巖上開採。古人最先進的搬運工具也就是繩索、滾軸、槓桿、滑車,還有土坡的斜力下滑。他們是如何搬動350噸重的大石柱的呢?是什麼鼓動他們狂熱地進行這麼浩大的工程呢?英國考古學家哈丁翰只能說:「卡納克石柱群比金字塔更神秘,是考古學史上歷史最久而又未被人類攻破的秘密。」如果要揭開石柱的秘密,必須先弄清營造石陣的那批古人的來源,繼而瞭解當年的生活情景。留存下來的墓葬,為此提供了可靠的間接物證。
1900~1907年,法國的考古學家勒胡西率領著一支隊伍,發掘卡納克附近的聖米謝爾古墓。該墓的體積是7.5萬立方米,出土大量公元前4000年前後的遺物。1979~1984年,另一位考古學家勒霍斯帶隊發掘卡納克的格夫爾林尼斯島上的甬道墓,發現該墓是個可以經營的地下建築,大理石塊砌成的同心圓台如同露天運動場的看台一樣,墓壁上還有精美的浮雕圖像。
他們還在距那裡20千米外發現了另一古墓,墓內的石雕也有類似的圖案。格夫爾林尼斯島上的甬道墓,今天已經闢為地下博物館供遊人參觀。新石器時代的石雕令人歎為觀止。29塊墓道牆壁石板中有27塊刻有圖案,6000年前的無名大師雕刻了許多的同心圓弧、樅樹、斧頭、蛇、牧羊者手杖等等精美圖案,還有類似女神的人像。墓內室頂端的一塊巨石上面,刻著一頭長角的牛頭和其前半身以及一把斧頭。
卡納克人有高超的本領營造這樣的「地下宮殿」,就已經充分說明:6000年以前的卡納克人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文化素養了,自然也有足夠能力來架設簡單的「地面柱林」,建造出顯示著高度文明的石柱群落來。也就是說神奇的「羽蛇城」實際上正是卡納克人高度文明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