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愛德華馬奈簡介 愛德華馬奈有哪些代表作品?
愛德華馬奈的作品有哪些?愛德華馬奈的名言有哪些?這就為你介紹:
愛德華馬奈簡介
愛德華·馬奈(Edouard Manet,1832.01.23 - 1883.04.30)是19世紀印象主義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於法國巴黎。
他從未參加過印象派的展覽,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藝術創作態度,卻深深影響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興畫家,進而將繪畫帶入現代主義的道路上。
受到日本浮世繪及西班牙畫風的影響,馬奈大膽採用鮮明色彩,捨棄傳統繪畫的中間色調,將繪畫從追求立體空間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朝二維的平面創作邁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2014年11月5日,他的《春天》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得3320萬美元。
愛德華馬奈的故事
一、早期教育
愛德華·馬奈(1832-1883)是法國19世紀著名畫家,印象派領袖。他出生在巴黎一個富有的法官家庭,青年時當過海員,後進入學院派畫家庫圖爾畫室學習。
馬奈對社會和政治沒有什麼興趣,他的全副心思都集中在藝術上。他不盲從地跟著老師,因而受到了他的夥伴的歡迎。
之後按照學院派的規矩,臨摹古代畫家的作品。他經常參觀盧浮宮,他遊覽過意大利,德國、比利時和荷蘭,這些都幫助他獲得了造型藝術的良好造詣。
馬奈雖厭惡學院派,但也不喜歡如居斯塔夫·庫爾貝(GustaveCourbet,1819-1877)這樣的學院反對派。他把自己的全部經驗和技巧,全都用於以其自己的方式去解釋和表達他所描繪的現實。
不僅如此,現實對於他,僅僅是創造另一種他自己尚未明確認識到的事物的根據,這另一種事物便是藝術。
但獨特的個性使無法容忍學院派的那種僵化與虛假,他說:「每當我走進畫室,總覺得好像是走進了墳墓一樣。」離開畫室後,他到各地美術館臨摹和研究前代大師們的作品。
二、成名
1863年在落選者沙龍中展出的《草地上的午餐》一畫引起了世所罕見的轟動,不論是題材還是表現方法都與當時占統治地位的學院派原則相悖。
它直接表現塵世環境,把全裸的女子和衣冠楚楚的紳士畫在一起,畫法上對傳統繪畫進行大膽的革新,擺脫了傳統繪畫中精細的筆觸和大量的棕褐色調,代之以鮮艷明亮、對比強烈、近乎平塗的概括的色塊,這一切都使得官方學院派不能忍受。
三、爭議
1865年展出的另一件作品《奧林匹亞》同樣以其離經叛道的藝術形式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遭到了評論界和新聞界的猛烈攻擊,被咒罵為「無恥到了極點」。
以左拉為首的進步作家和青年畫家們則為馬奈喝彩。 左拉說:「馬奈將在盧浮宮佔一席地位。」這場爭論使得馬奈名聲大振,一批年輕畫家聚集在他周圍,他們受馬奈新穎畫風影響,努力探求新的藝術風格與手法,被當時人諷刺為「馬奈幫」,這就是後來著名的印象派,馬奈無形中成為這些印象派畫家的領袖。
馬奈以其強烈的繪畫敏感性和其典範性的作品,使他所處時代的繪畫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1883年4月30日,馬奈病逝。馬奈這一名字出典於拉丁文題銘Manetetmanebit,意思是:「他活著並將活下去」。
愛德華馬奈是怎麼死的?
愛德華·馬奈死於1883年4月30日,死於梅毒和風濕病。這種疾病導致疼痛和局部癱瘓。 他的左腳因為壞疽被截肢,手術11天後去世,年僅51歲。
1883年,馬奈被埋葬在巴黎的帕西墓地。參加他的葬儀的人非常多。
愛德加·德加說道:「馬奈要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偉大。」
1890年,「奧林匹亞」一畫被以募捐方式買下並贈送給國家。並把這幅傑作陳列在盧浮宮。可是,這種承認已經遲了,人們即便沒有這種承認也早已知道,馬奈的作品是屬於不朽的藝術作品之列的。
愛德華馬奈的作品
一、《吹短笛的男孩》
《吹短笛的男孩》,又稱吹笛少年,1866年,160x98cm,布油彩,巴黎奧賽博物館,愛德華·馬奈。法國《吹笛少年》畫中描繪的是近衛軍樂隊裡的一位少年吹笛手的肖像。
畫家在探索形與色的統一時,注意到人物個性特徵的刻畫。在色彩上追求一種穩定的、幾乎沒有變化的亮面,然後突然轉入暗部,將人物置於淺灰色、近乎平塗的明亮背景中進行描繪,用比較概括的色塊將形體顯示出來。
在這幅畫中沒有陰影,沒有視平線,沒有輪廓線,以最小限度的主體層次來作畫,否定了三度空間的深遠感。杜米埃說過馬奈的畫平得像撲克牌一樣。
自然主義作家左拉曾在這幅《吹短笛的男孩》面前讚歎道:「我相信不可能用比他更簡單的手段獲得比這更強烈的效果的了。」
雖然現在看來,這幅畫給人帶來的震撼並未見得有多強烈。然而在馬奈那個時代,這幅畫的好處恰恰在於叛逆,不合當時的禮教。
第一沒什麼內容,第二沒有什麼深意,就是個小男孩,什麼都不代表,什麼都不說明。而且馬奈畫的時候非常快,完全變革了以前的畫法!當時官方沙龍展的評委們都不願意收這幅作品,誰又想到100多年後,這幅畫市值8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