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八世為何要連年派兵入侵法國呢?
亨利八世即位之初的英國議會,上院由幾十名貴族、主教及修道院長組成,由於其成員的任命召集之權在於國王,所以較易為王權控制。下院成員,一部分由全國各郡中土地年收入40先令以上的鄉紳選舉,原則上每郡兩名,一部分由國王授予特許狀的城鎮,按各自的慣例選派,共有300餘人,他們多數是小貴族、鄉紳、工商業者和律師,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著鄉紳和資產階級的利益,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亨利八世重用商人出身的教士托馬斯·沃爾西,從1515年起沃爾西兼任大法官、約克大主教、樞機主教和教皇代表,總攬內政外交大權。
亨利八世也開始重用改革派執掌各個要職。他發現了商人、律師出身的托馬斯·克倫威爾,從1532年到1540年,先後讓他兼任王室財務官、國庫大臣、國務秘書、掌璽大臣、教會首領代表等要職,使克倫威爾掌握了行政、司法、財政、外交、宗教各方面大權。
從1522年起,亨利八世連年派兵入侵法國,並向查理五世提供軍費開支,以求支援。巨大的支出耗盡了的國庫儲備,亨利八世不得不召開議會徵稅,並強索捐助。這侵犯了鄉紳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全國一片反對之聲,亨利八世只得讓步。
當時英國不但外交受挫,內政也陷於混亂。托馬斯·沃爾西無視鄉紳和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使許多急待解決的內政問題遭到忽視。隨著宗教改革思想傳入英國,廣大群眾反天主教會的情緒日加高漲,鄉紳和資產階級中湧現了許多思想更為激進,力主改革的人士,他們要求摧毀天主教會,排除羅馬教廷的干涉。正值此際,亨利八世的離婚問題成為英國改革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隨著內政、外交、財政、司法、軍事、宗教事務的日益繁雜,原來的宮廷和貴族諮議院這些舊機構已不能適應需要。克倫威爾等改革派便進行了政府改革。由大法官、財政大臣、樞密院長、掌璽大臣、國務秘書、警務大臣、會計官、御前大臣等十幾位主要專職大臣組成樞密院,成為中央政府核心。亨利八世作為國王有任免樞密大臣的全權,並是樞密院會議的名義主持者。
由議會法案規定其組織形式的各個財政法院分管各項收支,國王的宮廷則變為專管國王個人事務的政府部門。司法制度也進行了改革,星室法院、請求法院等特權法院成為推行政府政策,實行鎮壓的得力工具,彌補了舊有的通常法院因循腐朽,缺乏效率的狀況。這些改革造成了強大的中央集權,使亨利八世擁有以前的國王從未得到的專制權力。
亨利八世晚年在國內外政策上均無建樹。他企圖控制蘇格蘭沒有成功,隨之在1542到1546年間重與法國開戰。依靠大規模徵稅、借債來維持戰爭,結果毫無成就,帶來的只是財政破產,物價飛漲,貨幣貶值,王室沒收修道院所獲地產,大部分被拋售到新貴族和資產階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