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開手術室的面紗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撩開手術室的面紗

對普通百姓來說,醫院手術室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說熟悉,是因為在電影、電視上經常見到手術的情景。說陌生,是因為很多人畢竟未親眼見過,許多添油加醋的傳聞便給手術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他們想像:刀光剪影下,開膛破肚,一定很可怕。少數文學作品對這方面的一些過於誇張的描寫,也使群眾增加了對手術室的懼怕程度。今天,我們不妨去手術室看一看,撩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手術室的佈局

一般情況下,手術室設在靠近外科病房的地方,以方便接送病人。或者在建築物的最高層,使環境更安靜。手術室一般分為有菌區和無菌區。有菌區的入口附近,有男、女更衣服室,護士辦公室,麻醉師辦公室,器械室,敷料準備室等。手術人員進入手術室前,先到更衣室換上專用的拖鞋、無袖手術刷手衣和褲子,戴上口罩、帽子,就可以進入無菌區。無菌區設有多個分隔的手術間和刷手室。

手術間內中央放一手術台,屋頂懸吊可轉動的無影燈,並有可搬動的立式照明燈、器械台、麻醉桌、麻醉機、藥品櫃(常備搶救用藥)、氧氣筒等。

無菌手術

所有手術都要求在無菌條件下進行。這裡說的無菌是相對無菌。手術過程中所用的器械:刀、剪、止血鉗、針線、敷料、拉鉤、各種管都要經過消毒滅菌處理。手術前手術人員穿刷手衣進行嚴格的洗手、刷手、消毒,再穿戴無菌手術衣和手套,才可以開始手術。手術時要先對病人的手術區消毒,而且面積要超過手術刀口以外至少15厘米,然後鋪上無菌布單,只暴露出手術區,為手術創造一個相對無菌的環境。

你可能注意到手術人員的手經常在胸前,這是因為手術人員一經「洗手」,手臂就不准再接觸任何未經消毒的物品。這時即使身上瘙癢、流汗都不能用手去抓、擦,額頭出汗影響工作,也須由護士幫助擦去。手術中手套破損或接觸了有可能污染的物品,要重新更換手套。

手術結束後,所有用過的器械、布單要沖洗消毒。

分工合作

一個手術的成功,並非一個人的功勞,是集體勞動的成功。首先是麻醉師,他們的功勞不可埋沒。

手術時為了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所採取的方法就是麻醉。常用的有全身麻醉、針刺麻醉、局部麻醉(包括腰麻和硬脊膜外腔麻醉、局部浸潤麻醉)。

在整個手術過程中,麻醉師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們的工作繁瑣而緊張。他們要在手術前瞭解手術醫生的需求,選擇合適的麻醉方法保證手術中既無痛又肌肉鬆弛,便於手術操作。在手術期間要不停地觀察監測患者的呼吸頻率、深淺、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根據情況施以各種藥物,保證手術在生命安全的情況下自始至終順利進行。手術結束,要使病人完全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安全送回病房。

手術還需要護士的大力配合。在護士長領導下的護士、衛生員,為手術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包括手術間清潔消毒,準備手術所用器械物品,手術中配合醫生,為患者做一些治療。一台手術,至少需要兩名護士。一名和大夫一樣洗手上台,稱為器械護士,她的工作是為術者傳遞器械,穿針引線,使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在長期工作中,她們練就了觀察力,不用語言,通過觀察就能清楚地知道下一道工序,術者一伸手,她就能準確送上所需的器械。手術前、手術結束前,她還要仔細清點所用器械、紗布,保證數量無差錯,以免遺漏在患者體內。他們也是一名合格的監督員。還有一位在台下的稱為巡迴護士,她要為患者做靜脈輸液,擺放好患者的體位,幫助上台人員穿衣服,及時送來即刻需要的物品,既配合手術醫生、器械護士,還要輔佐麻醉師。

一個醫生是無法完成手術的,手術醫生至少要三人或更多,組成一個小組,分別稱為術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第三助手等。手術是一個分工合理、密切配合的工作。術者要做主要操作步驟,但這些工作必須由第一助手協調配合,及時為術者分擔。沒有一個好助手,術者只能乾著急。第二、第三助手則負責暴露傷口。患者是一個活體,雖然經過麻醉,但組織都有一定阻力,要想使手術成功,必須把需要的組織器官暴露出來。術中遇到特殊情況,決定下一步方案時,幾個人要進行商議。在所有手術記錄、麻醉記錄、手術登記上,術者及助手都要列出,一旦有意外情況或發生事故,幾個人都有責任。

手術並非只在外科進行,還有婦科醫生做婦科手術,五官科醫生做五官科手術等。

手術作為一種治療疾並搶救生命的得力措施,並不可怕,只要遵從醫生的囑咐,密切配合,相信有麻醉師護航、護士協助,及術者的一絲不苟的態度,病人一定能順利渡過手術關。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