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間,話不投機半句多;夫妻朝夕相處,生死與共。婚姻離異的緣由,說千道萬,除了少數的是出自性障礙之外,絕大多數是源於性格不合。因此,要防備婚姻的裂變,應著眼於夫妻性格不合的矯治。 日本婚姻心理學家泉宇佐,對夫妻爭吵的原因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妻子提出的前三位原因的順序是:性格(急躁、任性)──社會態度──在家庭裡的作用;丈夫提出的前三位原因的順序是:性格(急躁、發牢騷)──家庭裡的作用──生活態度。顯然,引起夫妻爭吵的要害是性格因素,尤為其中的"急躁"。至於會不會持家、會不會幹家務以及帶有價值觀念的對社會、對生活的態度等等,都退居其次或再次地位。 日本另一位婚姻心理學家兼子,對夫妻爭吵互不原諒而向法院提出離婚者進行調查,發現妻子提出理由的前三位依次是:不貞──肉體上和精神上受到虐待──性格不合;丈夫提出理由的前三位依次是:性格不合──不貞──同親戚不和。平心而論,夫妻之所以互為不貞,妻子之所以肉體上和精神上受到虐待和丈夫之所以同親戚不和,原因較為複雜,但大多都與性格不合有關。 有的文學家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其實,夫妻關係又何嘗不常為性格所左右? 心理學認為,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比較穩定的、具有核心意義的個性心理特徵。一個人形成了某種性格特徵後,猶如戴上有色的眼鏡,待人接物,一舉一動,無不烙著其特徵的印記。比如,急性的人幹什麼都是風風火火,慢性的人所作所為無不遲遲緩緩。性格是人在適應和改造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是人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是個體社會化的產物。性格雖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要改變它卻相當緩慢、困難,所以常言道:"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因此,性格不合的夫妻,朝朝暮暮,要長期地、無條件地和平共處,委實困難。 但是,問題的另一方面,我們亦必須看到:所謂性格合不合,或者說情意投不投,並非絕對,性格相合是相對而言的。現實生活中,有些小夫小妻,新婚時情投意合,如膠似漆,但到了後來卻反目相對,感情上格格不入,成了冤家對頭;而另一些夫妻,結婚時性格不合,時有彆扭,感情淡薄,但到了後來卻夫唱妻和,妻行夫隨,好不熱乎。 婚姻心理學認為,所謂夫妻性格不合,實質上是這一方沒有使另一方如願以償。同樣道理,所謂性格相合,情意相投,就是夫妻雙方彼此都能獲得滿足。這種互相滿足包括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通過努力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夫妻的性格不合,即使已到了見到對方都感到是一種精神折磨的地步,還是不要輕易分道揚鑣為好。與其束手待斃地哀歎與對方性格不合,不如身體力行,通過主觀努力,在實現家庭職能中相濡以沫,彌縫不合,擺脫困境。 如何擺脫夫妻性格不合的困境,進而彌合夫妻間的縫隙呢?最好是用「異質整合」的方法。夫妻性格的異質整合,一般要經過遷就、接納、應心三個階段。 遷就,就是一方順著另一方。夫妻之間,有各種各樣分野,如一方要鹹,一方要淡,一方愛音樂,一方好球類之類的興趣愛好分野;一方當教師,一方當護士,一方當鉗工,一方當營業員之類的職業所構成的生活方式分野;一方活潑好動,一方抑鬱孤僻,一方急躁,一方沉著之類的氣質分野等。有了分野,彼此難免產生不習慣、不適應現象。遷就,就是彼此寬容,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彼此思想認同,行為順著。 接納,就是遷就的習慣化。如果說遷就是克己妥協和讓步的勉強過程,那麼,接納就是勉強的解除,並漸趨自覺的過程。遷就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不僅不覺得勉強,反而覺得非此不可。比如,愛吃甜的蘇州人,與愛吃辣的四川人結合,從拒辣到嘗辣到吃辣,到後來竟無辣不下飯。至此,這位蘇州人的蘇州口腹同化於四川美味了。筆者一位朋友,妻子喜歡咋呼,據他說,年輕時「她一咋呼我就頭疼」;老來,妻子走親戚,他整天魂不守舍,「好像缺少了什麼,不對味」。瞧,接納得多徹底! 應心,就是得心應手。夫妻經過接納,性格、氣質、習慣、作風等全面適應,互相熟悉,配合默契,臻於高度的和諧。 性格不合的夫妻進行異質整合,必須牢記: 第一,異質整合從遷就到應心,是個潛移默化過程,久久方得見功,它需要雙方付出長期的努力; 第二,夫妻性格異質整合的基礎是愛情,如果雙方沒有維護愛情,維護家庭強烈願望,一切的一切,都將是侈談; 第三,夫妻是個共同體,榮辱與共,性格的異質整合,不存在孰是孰非與孰優孰劣;各走極端既不必要,亦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