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安慰劑效應」,指的是在不讓病人知情的情況下服用完全沒有藥效的假藥,但病人卻得到了和真藥一樣甚至更好的效果。這種似是而非的現象在醫學和心理學研究中都並不鮮見。由此,不少醫生在對病人進行治療時,不得不將這種「安慰劑效應」考慮進去。
美國牙醫約翰·杜斯在其27年行醫生涯中,就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一些牙痛患者在來到杜斯的診所後便說:「一來這裡我的感覺就好多了。」其實他們並未說假話———可能他們覺得馬上會有人來處理他們的牙病了,從而情緒便放鬆了下來;也可能像參加了宗教儀式一樣,當他們接觸到醫生的手時,病痛便得以緩解了……實際上,這和安慰劑所起的作用大同小異。
作為全美醫療作假委員會的創始人,杜斯醫生對安慰劑研究的興趣始於其對醫療作假案件的調查。他指出,牙醫和其他醫生一樣,有時用誤導或誇大醫療需求的辦法來引誘病人買藥或接受較費錢的手術。為了具體說明「安慰劑效應」究竟是怎麼回事,他援引了美國醫療協會期刊刊登的有關末梢神經痛的研究成果。據悉,接受試驗的人員分為4組:A組服用一種溫和的鎮痛藥;B組服用色澤形狀相似的假藥;C組接受針灸治療;而D組接受的是假裝的針灸治療。試驗結果顯示:4組人員的痛感均得以減輕,4種不同方法的鎮痛效果並無明顯差異。這說明,鎮痛藥和針灸的效果並不見得一定比安慰劑或安慰行為更為奏效。
實際上,人類使用安慰劑的歷史已相當悠久。早在抗菌素發明以前,醫生們便常常給病人服用一些明知無用的粉末,而病人還滿以為有了希望。不過最後,在其中某些病例中,病人果真奇跡般地康復了,有的甚至還平安地度過了諸如鼠疫、猩紅熱等「鬼門關」。
安慰劑研究專家羅莎認為,能給病人服用價格低廉又並無任何副作用的安慰劑而又能起到療效自然是美事一樁,但遺憾的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安慰劑未必能起到真正又持久的療效,而真正意義上的治療卻被耽擱了。今天,有關「安慰劑效應」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原因仍然是一個難解的謎,新的發現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深入研究。(戴德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