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干預從「吃」著手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慢病干預從「吃」著手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生張靜只要有空,便一早坐公交車趕到南京城北的挹江門衛生院,她要和劉師傅一起將100只用小麥、玉米、苞谷等雜糧製作的粗面饅頭髮到指定的社區居民手中,居民們每領走一個,她都要在名單上打鉤,3個月共免費發放了近萬個饅頭。領饅頭的多數是老人,也有中年人,他們是從社區居民體檢表中篩查出來的部分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的「三高症」患者。一位老大媽說,這饅頭可真好,吃了1個月,肚子明顯小了一圈,頭也不暈了,血脂明顯下降。

這是一次從「吃」著手的社區健康干預行動,發起者是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翟成凱教授。

課題準備了多年

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中國營養學會理事翟成凱教授研究營養與食品衛生20餘年。他說,國家對城市居民的慢病調查早已做過多次,針對居民飲食的誤區早在1997年就編撰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但令人遺憾的是,市民知道的並不多。從兒童、中年到老年人群都存在不合理的膳食習慣。隨著城市慢病人數的激增,對疾病的干預已經迫在眉睫。而目前我國健康教育方面的經費卻投入不足,許多專家更願意研究科技含量高的項目。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我有責任把科學的營養觀念告訴給市民。

翟教授要在南京挹江門3個社區3萬城市居民中進行試點,經費至少需15萬元,可申報課題用了兩年的時間依然未批。他坐不住了,去年4月決定邊啟動項目邊自籌資金。他的方案是第一步對社區1200人進行健康體檢,第二步進行健康干預,包括膳食干預及健康教育,第三步通過3~4個月的干預再重新體檢。他的這項《社區中老年人飲食干預對慢性病的影響的研究》課題最終得到江蘇省衛生廳的支持。

1200人免費大體檢

去年7月5日,由東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挹江門衛生院等共同對社區45歲以上居民進行全套免費體檢、健康調查與健康教育,包括身高、心率、皮褶厚度、血脂、血糖、載脂蛋白A1、血清飽和及不飽和脂肪酸等多項指標。1200個血液標本送到中大醫院做形態學的分析,每個人的統計數據有幾十個,最終給每個受檢者建立健康檔案,並將健康狀況的評價發給每一個受檢者。

挹江門衛生院院長陳燕明告訴記者,當時有的居民對體檢不以為然,以為又要賣什麼「膏藥」,以至上門發體檢表格遭到拒絕。然而1200人的體檢統計結果卻讓醫學專家和受檢者自己都吃了一驚,高血糖患者達10%、高血壓患者達20%、高血脂患者達47%———許多居民還不知自己早已身患疾玻

費盡心機找粗糧

運動少,膳食結構不合理,是「三高症」患者增加的原因。糖尿病就是吃出來的,人體內血液只有在弱鹼性的環境下,每個細胞的新陳代謝才能正常進行,可是那些可口的魚、肉、蛋、甜食及各種酒類、飲料等,又恰恰是酸性食品。酸性食品吃多了,就會使人的血液酸化。酸化的結果,使每個細胞的新陳代謝受到障礙,時間久了就會得糖尿並心腦血管疾病等。飲食越精細,高血脂的危險因素也越強。

聽了以翟教授為首的醫學專家們的健康教育後,300位居民自願參加翟教授的課題實驗。他們被分成三組,第一組不進行任何干預,第二組繼續接受健康教育,第三組在繼續接受健康教育的基礎上,每天吃課題組提供的粗糧,並多吃水果,改變以往的飲食習慣。

按翟教授的配方尋找未經加工的蕎麥、玉米、苞米、高粱等粗糧很困難,他們終於在南京最大的一家農貿市場找到準備餵豬、養鳥的粗糧。經科學配方,加工成麵粉,再委託一家乾淨、衛生的飯店每天做100個雜糧饅頭。據飯店師傅介紹,這個饅頭製作可有點費事,原料多,還要口感好。第一個月後,有老人反映便秘的問題解決了,第二個月不少人說肚子輕鬆起來,來討這種神奇饅頭的人越來越多。

活了70多歲,還真不會吃

針對社區居民的「三高症」,翟教授開展了系列專題講座。一位老人在聽了講座後感慨地說,活了70多歲,還真不會吃。他和老伴都有慢性病,他患冠心病,老伴患高血壓,可兩人燒菜卻還總愛多加鹽。在試點社區,早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了。業內人士認為,翟教授的課題研究為政府實施健康干預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日前,南京挹江門衛生院成立了糖尿病俱樂部。記者問翟教授是否會批量生產他的雜糧饅頭,他說正在考慮。

(新華網)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