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中國的美食是中國留學生思鄉的最常見表達方式。每每有人回國,大家總羨慕地說:「又能回去吃好東西啦。」那什麼時候最想家?在學生食堂努力吞嚥土豆泥和水煮蔬菜的時候,想吃話梅瓜子卻只能買包薯條悻悻填嘴的時候———因為那是這裡能找到的少數幾樣小鹹食品之一。
在法國南部生活的時候,很為吃不到中國菜而難受。「中國餐館」誠然也有幾家,卻大多是越南人開的,做出的菜甜甜的,吃得讓人心裡直起疑。法國人眼中吃中餐的概念就和中國人決定偶爾去吃一回西餐一樣,它往往代表著:昂貴,隆重的場合,週末的約會。有時候路過中餐館,隔著玻璃窗,看到裡面的「老外」們正襟危坐,堅持用筷子架起莫可名狀的「中國菜」填進口裡,鄭重其事地咀嚼,彷彿無上美味———覺得心裡很為他們難過。
知道子女在外吃不好父母最是焦心,於是「等包裹」成為一種很實在的期盼。包裹來了,看到用愛心包紮得整整齊齊的牛肉乾,小核桃———還有外婆自製的黃豆筍乾!心細的媽媽還會附上家常小菜詳盡的烹飪方法。咬著牛肉乾讀家信,節日般的一天!
搬來巴黎以後,中國食物不再那麼不可求,中國城裡彷彿什麼都有,以至於剛到時頻頻打電話回家「報喜」:今天吃到豆腐啦還有韭菜!好高興。人在異鄉,物質要求降到很低很低,變得容易滿足起來。
反正留學生活最常盤算的就是「做點什麼吃好」。剛來時住的「大雜院」,一人一小間平房,到了吃飯時間,很自然地大家會湊到一起來。菜做得最好的被大家慷慨地封為「大廚」———以後就能者多勞啦。很奇怪,在國內都嬌生慣養的,一出國,廚藝突飛猛進的往往是男生。看高大男生彎著腰,仔細切炒加料伺候著,一邊還津津有味地告訴你味道將是如何如何———感覺瑣碎,卻常被感動———真正是生活所迫呀。吃罷,殘羹(一般沒什麼剩下的,一堆空盤子而已)堆在桌上,大家照例要再來一次「精神會餐」:細細回憶國內「好吃的」。因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中國地大物博,各家「好吃的」都不相同,所以談得甚是熱鬧。
大年夜,北方同學興致勃勃提議包餃子。於是大家擀面剁餡忙活一通,再用電飯鍋七手八腳煮上。從小在南方生長的我從沒包過餃子,大家團團圍坐吃上的時候,望著碗裡一隻隻形狀各異的餃子,真有過年的感覺。
隨著法語會話能力的提高,大家的廚藝也大有長進。學期結束,大家一起做了頓中國飯請老師,看著滿桌的菜,法國老師很驚訝。我們七嘴八舌地解釋:「這是中國家庭招待客人的基本標準埃」「我媽媽每天都要做四五個菜做晚飯的。」老師聽罷點點頭,嘗一口菜,半晌才說話:「中國的媽媽好辛苦埃」
的確,看看法國人日常都吃些什麼?清晨起來一杯咖啡,中午是一根夾著蔬菜火腿蛋片的三明治(咬起來需費力張大嘴,很需要一些技巧),傍晚路上匆匆走著的行人很多胳肢窩下夾一根長棍麵包,這很可能就是一家子的晚飯了。置身香氣四溢的巴黎街頭,肚子不爭氣地咕咕亂叫,鼻子產生幻覺,從混合著奶油披薩烤肉的陣陣風味中兀自辨別出類似上海小餛飩的香氣,它清新脫俗,自居一格。猛然想起大學時代和同學半夜翻校門出去吃「路邊攤」上髒兮兮的小餛飩之情景。於是開始出神發呆,且讓這一刻家鄉的滋味親切圍繞,越長越好。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夏意蘭